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业绩掉队、坏账大幅增加 中银消费金融“蓝海”遇风浪

2020-07-17 投资者网
去App听语音播报

业绩掉队、坏账大幅增加 中银消费金融“蓝海”遇风浪

《投资者网》宋咏婷

中银消费金融于7月份迎来了新的人事变动。7月3日,上海银保监局核准了李正茂为副总经理;7月7日,批复核准了田红艳担任中银消金董事、总经理的任职资格。

随着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巨头加注该行业,未来消费金融线上化、数字化的趋势不言而喻。中银消费金融作为行业“老前辈”,在场景化、数字化等方面的短板逐渐暴露。

一面是近三万件司法案件缠身,不少贷款难以收回;另一面是投诉平台上客户的纷纷指责。中银消金走过的第十年,随着新领导团队的到来,摆在他们面前的仍有很多挑战。

场景弱势,竞争者涌入

我国消费金融领域依然处在发展“蓝海”。上半年平安消费金融、小米消费金融相继开业,行业内涌入了更多的互联网巨头。就连此前曾一度否认有布局消费金融计划的字节跳动,也于近日拿下网络小贷牌照,开启金融变革之路。

而传统消费金融公司更倾向于在教育、医美、旅游、3C等垂直场景耕耘。中银消金目前产品主要有抵押消费贷款、信用消费贷款和交易分期消费贷款三类。交易专项分期主要针对教育、医美行业。

医美行业迅速发展带动了医美分期的火爆,但与之对应的是频频发生的骗贷风波。风控监管仍是未解难题,在行业尚未走向成熟之前或将还会有大的变动。

就医美分期而言,B端的不稳定是医美分期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根据《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显示,合法合规医美机构行业占比12%,非法经营店铺数量超过80000家,可见行业中浑水摸鱼之流还较多,极易出现“跑路”现象。2018年医美分期平台的通过率从80%降至40%,部分机构无奈退出医美分期市场。

就教育分期来说,2018年海尔消费金融对接了600家在线教育平台;百度2016年财报披露的合作教育方已经超过3000家。《投资者网》致电中银消金客服了解到的该领域合作商户仅十来家,就数量上还是有很大的劣势。

此外,场景劣势还体现在其对中介机构的依赖。2018年,中银消金线下贷款业务占比超九成。在线下消费场景中,获客渠道主要依靠的就是中介机构。但中介协同商户骗贷行为也时常发生。

随着线下获客的成本和风险增加,消金公司开始积极布局线上业务。寻求开拓更多场景成为了众多消费金融企业的发展方向。

今年上半年玖富、小米、趣店等金融科技公司相继推出线上自建平台,自建消费场景;海尔消金则利用大股东优势,通过海尔智家(600690,股吧)、够花等APP经营场景;马上消金主攻线上场景,合作场景超过200个。

《投资者网》就是否有进一步拓宽消费场景的计划等问题向中银消金方面求证,目前未获得回复。

业绩掉队,风险悄然显露

根据公开数据来看,2018年是中银消金业绩变化的转折点。

2017年,公司业绩在行业中排名处于前列,甚至突破10亿净利润大关。2018年净利润同比下降约59%,而其他头部消金公司仍处于增长状态,其中中邮、兴业、捷信消费金融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195%、145%和37%。2018年捷信消金、招联消金净利润仍在10亿元以上,稳在第一梯队。

业绩掉队、坏账大幅增加 中银消费金融“蓝海”遇风浪

值得关注的是, 2018年中银消金资产减值损失增加近20亿元,占营业支出的比例从58%提高到了79%,处于头部消金公司中较高水平。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贷款损失准备提高,2018年贷款损失准备为33.78亿元,较上年增长1.44倍。

资产减值损失的增加直接影响到当期的盈利水平,其资产状况令人担忧。

业绩掉队、坏账大幅增加 中银消费金融“蓝海”遇风浪

此外,2017—2019年中银消金总资产、总负债均呈下降趋势。2018年贷款余额也从上年的403亿元降至360.8亿元。贷款规模的缩紧或是中银消金近年来资产规模缩小的重要原因。

业绩掉队、坏账大幅增加 中银消费金融“蓝海”遇风浪

值得一提的是,中银消金官网上规定的新易贷信用贷款最高贷款额度为20万元,然而拨打官网提供的全国服务热线,智能语音介绍的该产品最高贷款额度为30万元。

《投资者网》就中银消金是否存在违规展业现象向公司进行求证,目前未获得回复。

催收难,用户投诉不止

对消费金融行业来说,催收难是普遍面临的问题。为了收回款项,各消费金融企业也是手段百出。暴力催收、威胁恐吓等新闻层出不穷,行业乱象丛生。

随着对不合理手段催收的监管愈发严格,法律手段逐渐成为了众多消费金融企业追回贷款的首选方式,但这也将公司面临的坏账风险摊开在投资者面前。

根据企查查显示,截至7月14日,中银消金裁判文书数量超过3万份,其中2018年裁判文书8451份,到了2019年这一数字蹿升至16308份,翻了约一倍。案件总金额高达129亿元。简化来算,平均每份裁判文书涉及金额在39万元左右。

相比于其他消费金融企业,这一数字确实令人咂舌。同期成立的北银消费金融涉及司法案件数量也仅是它的1/3,案件总金额为3.5亿元。

业绩掉队、坏账大幅增加 中银消费金融“蓝海”遇风浪

中银消金早在2018年10月就因2015—2017年间贷前未做好尽职调查等多项原因被上海银监局处罚共150万元,如今大量的借款合同纠纷更是直接印证了公司在贷前审核上存在的疏忽。

这边中银消金在为收不回来的贷款大量起诉,另一边客户的抱怨投诉也从未停止。截至7月15日,在黑猫投诉以及聚投诉平台上,涉及对中银消金的投诉共有1738例。投诉内容集中在中银消金私自更改贷款人个人信息、收取高额利息、无法还款和客服不作为等方面。

今年6月,银保监会下发了关于开展银行业保险业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工作的通知,要求对照2020年乱象整治工作要点,全面深入开展自查并于12月20日前报送至监管部门,行业乱象或将进一步得到规范。

中银消金董事、总经理田红艳曾在公开场合表示,2020年是中银消费金融数字化转型的起航之年。新帅带领下,中银消金未来能否在消费金融领域这片“蓝海”中乘风破浪,还有待市场检验。(思维财经出品)■

(责任编辑:季丽亚)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