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创业板激活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大普微成深市首个申请企业】 继科创板重启未盈利企业第五套上市标准后,6月27日创业板正式“激活”该标准。深市首个未盈利企业IPO申请获受理,是深圳大普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期内,大普微合计亏损13.42亿元,预计2026年度扭亏为盈。此次IPO预计融资18.78亿元,用于研发、产业化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保荐机构为国泰海通证券。 大普微成立于2016年4月,聚焦数据中心企业级SSD产品研发与销售,生产委托给代工厂。它是国内少数具备全栈自研能力的厂商,2023年国内市场排名第四,份额6.4%。 国内企业级SSD市场国际厂商占主导,国家对国产自主可控产业生态需求强烈。报告期内,大普微营收分别为5.57亿、5.19亿、9.62亿元,2024年亏损幅度大幅收窄。 未盈利主因研发投入高、议价能力有限、行业周期波动和大额股份支付费用。截至2024年末,累计未分配利润 - 5.9亿元,短期内难分红。 大普微控股股东为大普海德,实控人为杨亚飞。公司设置特别表决权机制,大普海德和大普海聚持特别表决权股份,比例10:1。 杨亚飞通过二者合计控制66.74%表决权。引入特别表决权是为保证控制权,公司股东多、股权分散,有58名股东,40名为私募投资基金。 申报前12个月新增8名股东,入股价格因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有差异。因表决权差异安排,选择“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且近一年营收不低于5亿”上市标准。 报告期内,大普微营业毛利波动大,毛利率2022 - 2023年低、2024年大幅回升。前五大供应商集中度高,对世平国际依赖大。 大普微剔除股份支付后销售费用率高于行业均值,存货周转率逐年下降。公司解释与备货和下游客户采购节奏有关。
本文由 AI 算法生成,仅作参考,不涉投资建议,使用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