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上汽集团业绩反转的“三大密码”

昨天 每日经济新闻
语音播报预计11分钟

上汽集团业绩反转的“三大密码”

上汽集团业绩反转的“三大密码”

每经记者 黄辛旭 每经编辑 孙 磊

30.23亿元——今年一季度,上汽集团(SH600104,股价16.81元,市值1946亿元)归属净利润,尽管和比亚迪(SZ002594,股价394.80元,市值1.20万亿元)的91.55亿元相比有很大差距,但也比长城汽车(SH601633,股价23.45元,市值2007亿元)的17.51亿元多出不少。

更重要的是,与去年全年16.66亿元的净利润相比,上汽集团今年一季度的表现不可谓不亮眼。这一成绩背后,原因何在?

利润上升:自主业务增长,合资板块止跌

销量,自然是关乎车企利润的重要指标之一。今年前4个月,上汽集团累计销量约为132.14万辆,同比增长10.65%。

上汽集团的销量增长主要来自自主品牌业务。近年来,这一板块也被上汽集团认为是其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其中,今年前4个月,上汽通用五菱、上汽乘用车、上汽大通和捷仕达名爵汽车印度有限公司销量同比增长分别为45.24%、2.6%、6.5%和26.67%。

过去,上汽集团的“利润奶牛”是合资品牌业务,但近几年,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都出现销量下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汽集团的财务表现。

今年前4个月,上汽大众与上汽通用合计销量约46.1万辆。尽管两家合资公司在销量上仍为负增速,但下滑幅度已有所收窄。

上汽通用通过“品牌一口价”策略稳住燃油车基本盘,上汽大众则在今年推出了全系燃油SUV提供终身质保的政策。

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卢晓向记者透露,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上汽通用连续两个季度保持盈利,公司财务状况已经回到正常运营水平。

“过去两年,我们更多追求的是量,目前经营目标方针将注重量利平衡。”卢晓说。

整体来看,上汽集团旗下合资品牌短期内仍面临销量压力,不过降幅收窄、盈利能力回升的迹象已经显现。

控制成本:整合旗下品牌,达到增效目的

今年,各家车企的财务数据都显示:“赚钱”不易,控本更难。

对于上汽集团而言,更是如此。经过多年的布局,上汽集团旗下有数个品牌,以及多家零部件公司。“对外应对价格战,对内提升公司利润”,在这两大目标之下,上汽集团要降低看得见的成本,更要降低看不见的成本。

上汽集团举行的2024年年中干部大会上,上汽集团新任总裁贾健旭就强调:“集团旗下零部件公司先不要利润,帮忙降成本,所有企业要支持整车,先求生存,再谋发展。”

除了向旗下零部件“开刀”降本之外,贾健旭从去年上任之后就开始整合旗下各个品牌以达到增效目的。

“2025年为上汽集团OEM化元年,上汽集团主要有两块OEM业务,一是大乘用车业务,二是商用车业务;其他的投资业务则包括一些合资企业、零部件企业和金融公司。”贾健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

“大乘用车板块已经搭建了全新的流程体系,重塑标准化的管理运营标准。如今,各个部门会更加协同,取代争论内耗。”贾健旭说。与大乘用车板块一样,上汽集团的商用车业务经过改革打通了轻商板块,现在轻商板块有大通品牌、跃进品牌和依维柯品牌。

实际上,这种内部架构的变革,不仅仅体现在自主品牌层面,合资板块同样加快了体系层面的优化和调整。

记者从上汽通用方面获悉,自去年上汽通用新任管理团队到来之后,内部提出了“四大战役”,这“四大战役”涵盖了产品、渠道梳理、清库存、营销搭建、内部系统优化等多个方面。

整体来说,上汽集团旗下的各个品牌的内部调整都围绕着“聚焦资源”“提升效率”这一方向。用贾健旭的话来说,这属于“内家拳”,在内部进行大刀阔斧改革和重塑。

而在上汽集团旗下各板块的调整之下,今年一季度,上汽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87.98%。上汽集团方面也认为,目前的业绩表现是公司“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结构调整”的战略成效。

增长动能:拓展海外市场,押注智能化

在存量车市下,车企需要找到利润增长的新动能。出海成为近年车企们的第二增长曲线,其核心逻辑是寻找更高利润的增量市场。

中国车企在海外售价普遍高于国内,如在国内市场起售价约10万元的MG ES5,在泰国市场起售价已经达到16万元左右。实际上,上汽集团一直在出海表现上可圈可点,2024年其全年海外市场终端交付量约108.2万辆,同比增长2.6%。

海外市场的利润驱动下,上汽集团在今年上海车展上正式发布Glocal战略(即Global+Local战略),即在未来3年,上汽集团将打造包括SUV、轿车、MPV、皮卡在内的17款全新海外车型,搭载全新HEV混合动力系统的车型将覆盖全球主流细分市场,固态电池等技术也将实现落地应用。这一举措或将为上汽集团打开更广阔的利润空间,进一步放大规模效应。

但是,关税压力、汇率和市场波动等问题,同样也给上汽集团海外掘金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车企不能单条腿走路。

上汽集团还将目光瞄准了近年来的“香饽饽”华为,押注智能化红利,试图拓展这一领域的利润空间。

上汽集团与华为合作,共同打造的品牌名为“尚界”。首款新品的最后一次评审已经完成,预计在今年秋天亮相。

贾健旭透露,从去年年底开始,上汽集团陆续抽调5000名工程师与青年骨干组建专属团队,围绕产品定义、造型设计、智舱智驾等方面,与华为工程师紧密合作,共同研发。同时,上汽集团不仅会对“尚界”开放工厂和生产线,还在规划建设专属超级工厂。

未来,上汽集团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保持良好业绩,能否通过海外扩张的效率和华为技术实现产品差异化,将利润结构从“以量取胜”转向“高附加值驱动”,这还需要市场检验。

(责任编辑:董萍萍)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