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成本率的确定是企业进行投资决策和资本结构优化的重要依据。目前,常见的资本成本率确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
首先是债务资本成本率的计算方法。

1. 到期收益率法:如果公司目前有上市的长期债券,可以使用到期收益率法计算债务资本成本。这种方法适用于公司有可交易的长期债券,且债券价格能反映其真实价值的情况。
2. 可比公司法:如果本公司没有上市债券,但有可以参考的同行业其他公司的上市债券,可以采用可比公司法。此方法适用于公司自身债券信息不足,但能找到可比公司的情况。
3. 风险调整法:通过估计与债务信用风险相匹配的信用级别,在此基础上使用风险调整法计算债务资本成本。适用于没有上市债券,也找不到可比公司的情况。
接下来是权益资本成本率的确定方法。
1.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权益资本成本 = 无风险利率 + 风险溢价。该模型适用于对系统性风险有明确度量,且市场较为有效的情况。
2. 股利增长模型:假设股利以固定的增长率增长,通过计算得出权益资本成本。适用于公司股利政策稳定,且预期增长率较为明确的情况。
3. 债券收益率风险调整模型:权益资本成本 = 税后债务成本 + 股东比债权人承担更大风险所要求的风险溢价。适用于考虑债务和权益风险差异的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确定资本成本率。例如,对于成熟稳定的企业,其股利政策较为稳定,可能更适合使用股利增长模型来确定权益资本成本率;而对于新成立或处于高风险行业的企业,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能更能反映其权益资本成本。同时,企业在确定资本成本率时,还需要考虑市场环境、行业特点、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和发展战略等多种因素,以确保计算出的资本成本率能够准确反映企业的筹资成本,为企业的投资决策和资本结构优化提供可靠的依据。
下面以表格形式对上述方法的适用范围进行总结:
|方法|适用范围| |--|--| |到期收益率法|公司有上市的长期债券,债券价格反映真实价值| |可比公司法|公司无上市债券,能找到可比公司| |风险调整法|公司无上市债券,也找不到可比公司|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对系统性风险有明确度量,市场有效| |股利增长模型|公司股利政策稳定,预期增长率明确| |债券收益率风险调整模型|考虑债务和权益风险差异| (责任编辑:张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