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计算机行业周报:医疗教育成为AI落地重要场景 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加强
03-09 和讯 华西证券赵宇阳/刘泽晶
语音播报预计7分钟
医疗教育成为AI 落地重要场景
医疗教育成为AI 突破口,重点提示AI 应用几个方向:医疗、教育、低空经济,华为医疗卫生军团成立。华为新组建的医疗卫生军团或将整合华为在5G 通信、云计算、边缘计算等领域的积累,依托昇腾计算架构与盘古大模型的技术底座,打造新一代智能医疗系统。AI医疗的规模持续增长。AI医疗整体规模放大,根据甲子光年,2023 年中国AI 医疗行业规模达到973亿元,并预期在2028年达到1598 亿元,2022-2028年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0.5%。根据艾瑞咨询,截至2023年,我国AI+教育B 端市场规模约为213 亿元。未来3 年内,随着AI大模型等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学校、企业等B 端用户的相关教育需求将得到进一步满足,市场规模的增长预计将保持超过20%的复合增长率,应用范围也逐渐从基础教育更多的拓展至幼儿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社会企业培训等领域。
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加强
产业链:国产替代趋势明显。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中价值占比最高的零部件是传感器、电机、丝杠和减速器。随着机器人工作向复杂、多类型任务转变,灵巧手和柔性皮肤配合成为人形机器人的“手”,使更精细、自主、安全的末端交互成为可能,可能成为未来人形机器人竞争的关键领域。随着国产机器人硬件迭代升级和逐步量产化,成本和供应链优势将逐渐显现,预计国产替代将加速。代表性厂商:巨头跨界,初创涌现。近年来多方入局人形机器人市场,特别是特斯拉发布Optimus 点燃了行业热潮。国外机器人厂商主要探索应用场景,国内机器人厂商利用人形机器人满足主业在生产、销售等方面的需求。宇树科技发布Unitree G1 ,定价仅9.9 万元起,有望推动人形机器人进入千家万户。华为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于2024 年11 月15 日正式开始运行,与16 家企业签署合作备忘录,计划整合各部门具身智能相关能力,共建具身智能大脑、小脑、工具链等关键根技术。2022 年8 月11 日,在CyberDog诞生一年后, 小米就发布了首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CyberONe(铁大)。这款机器人身高177cm,体重52kg,最大峰值扭矩300N·m,峰值扭矩密度96N·m/kg,具备强大的情绪感知能力,能够辨别85 种环境语义、45 种人类情绪。智元机器人3 种产品:如今,智元机器人共有三条主打产品线,分别是远征、Genie 和灵犀。预计2025 下半年,智元机器人会发布一款面向机器人发烧友的产品X2。Figure AI 率先探索人形机器人实际应用, Figure 01 已在宝马美国斯帕坦堡工厂进入试点环节,还与OpenAI 合作推进机器人具身智能。
投资建议
受益标的:
云:金山云、优刻得、品高股份、青云科技、首都在线、微盟集团、迈富时;
AI agent+医疗:润达医疗、麦迪科技、美年健康、嘉和美康、朗玛信息等;
AI agent+教育:新开普、科大讯飞、佳发教育等;机器人:祥鑫科技、秦安股份、金杨股份、信质集团、三联锻造、均胜电子、华依科技、隆盛科技、豪能股份等;
机器人大小脑:科远智慧、能科科技、麦迪科技。
一体机:开普云、天玑科技、恒为科技、云从科技、卓翼科技、苏州科达等。
风险提示
市场系统性风险、科技创新政策落地不及预期、中美博弈突发事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贺翀)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