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新能源行业周报:大圆柱产业化再迎里程碑 风电零部件排产旺盛

02-23 和讯 国海证券李航/邱迪/王刚
语音播报预计19分钟
  光伏:新能源入市改革或带来抢装利好产业链价格修复,通威终止收购润阳或有利于行业出清。需求侧方面,2025 年2 月9 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文件开启新能源入市改革。新规下新老划断节点为6 月1 日,存量项目可按现行价格政策执行,我们认为2-4 月国内光伏项目或将出现抢装以争取在531 节点前并网,而抢装的出现将使排产上修、加速去库。建议关注爱旭股份通威股份福莱特、信义光能、福斯特
  供给侧方面,2 月15 日通威股份公告,终止向润阳股份意向性增资,这标志着通威50 亿元收购润阳的并购计划终止。我们预计这将有利于电池、组件产能的出清。随着3 月政策窗口期临近,市场对于光伏供给侧改革预期再起。我们预计后续有关部门或以能耗、转化效率两大核心指标为参考,以限制产业链源头的硅料产出、鼓励高效电池组件技术为抓手,缓解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建议关注硅料协鑫科技通威股份;高效电池技术帝尔激光迈为股份爱旭股份、隆基绿能、聚和材料、博迁新材。
  AIDC:互联网龙头持续加码AI,国内AIDC 技术角逐开启。2025年2 月20 日,阿里巴巴发布2025 财年Q3 财报。本季度资本支出为318 亿元,环比大增80%。公司首次明确提出“AI 驱动”作为核心战略,且强调未来三年在云和AI 的基础设施投入预期将超越过去10 年的总和,早在2 月11 日,阿里宣布与苹果合作。2 月15 日,微信搜索上线“AI 搜索”功能并接入DeepSeek-R1。2024 年底,字节跳动宣布2025 年资本开支1600 亿元,同比+100%。我们预计2025 年国内有望复刻2023-2024 年美国大厂AIDC 技术角逐,建议重点关注机柜外电源科华数据、禾望电气、中恒电气、科士达;液冷设备英维克、申菱环境、同飞股份、高澜股份;服务器电源麦格米特、欧陆通。
  储能:政策引领储能往高质量方向进阶,构网型技术有望落地加速;同时关注乌克兰战后重建带来的户储/工商储需求。本周工信部等八  部门印发的《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我国新型储能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培育生态主导型企业3-5家;并加快推动构网型储能应用,提升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支持能力。我们认为,本次方案是对此前“取消新能源强制配储”市场化改革方向的延续,更是引导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进阶的标志,行业后续有望聚焦价值竞争且加速走向分化,具备构网型储能技术能力的企业将深度受益于电网主动支撑功能需求提升。2025 年2 月12 日,美方与俄乌双方分别会谈释放结束冲突的积极信号,户储/工商储助力乌克兰战后重建。建议重点关注欧洲有所布局的户储及工商储企业德业股份、艾罗能源、盛弘股份。
  AIDC 建设提速,电力电子及温控厂商迎产业链机遇。文件同时强调“拓展用户侧储能多元应用,面向数据中心、智算中心等对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要求高和用电量大的用户,推动配置新型储能”。
  互联网巨头和云厂商纷纷积极扩大资本开支,AIDC 建设提速,由此产生的大量非线性负荷会带来谐波污染和功率因数不达标问题,需安装APF 和SVG 等电能质量设备,其应用的电力电子技术与储能变流产品系底层技术同源,建议关注深耕底层的电力电子技术的盛弘股份、科华数据、爱科赛博、上能电气,同时关注同时布局数据中心和储能领域的温控厂商英维克、同飞股份、申菱环境、高澜股份。
  风电:零部件排产提前进入旺季,跨年海风项目加速并网。陆风方面,新能源入市政策有望带来531 并网高峰,叠加2024 年国内风机招标超145GW,同比增加70%,我们判断,2025 年Q1、Q2 陆风装机有望同比大幅增加。其中8+MW 机型占比或将达到25%以上,大兆瓦零部件需求高增,龙头厂商有望受益。根据央视新闻2 月18日采访,洛轴自2024 年底已提前进入排产旺季,订单持续爆满。根据新强联2 月20 日公示的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 年年度谈价仍在进行中,产品价格略有回升。我们认为,当前陆风、零部件行业出现了较往年明显的景气度改善,建议关注新强联、日月股份、金雷股份、时代新材、中材科技。
  海风方面,根据中国华能,2025 年2 月17 日,华能临高海上风电项目(600MW)全容量并网;根据龙船风电网,大唐海南儋州一场址(600MW)计划一季度全容量并网。叠加此前的广西防城港项目(700MW)、申能海南CZ2 项目(603MW),我们预计2025Q1海风并网在2GW 以上,同比增长190%以上,2025 年各季度海风并网节奏或较为平均,看好海缆厂商全年业绩兑现。此外,根据龙船风电网,2025 年2 月18 日,阳江三山岛柔直输电工程开工,三山岛1-4 项目(2GW)开始推进。我们认为在用海政策调整落地后,国内海风开发显著加快,建议关注东方电缆、中天科技、亨通光电、起帆电缆。
  电网:超特高压工程核准建设持续催化,城市电力管廊建设值得关注。根据中国新闻网资讯,2025 年青海电网加快外送通道和省内配套电网建设,1)将加快海西至主网架加强工程和西北南部互济通道  研究论证,推进青桂特高压直流、青海海南第二条特高压直流可研等前期工作,力争青桂直流工程年内核准开工;2)开工建设750 千伏东台、松如沟输变电工程等一批新能源配套电网工程。根据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官网信息,2 月14 日,广东省印发《广东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25-2035 年)》,提出推动地下综合廊道建设,因地制宜推进电力电缆等架空线入地。我们认为,特高压正进入催化期,相关标的估值处于低位,建议重点关注许继电气、平高电气、思源电气,关注中国西电、国电南瑞、特变电工、长高电新、安靠智电、宏盛华源。
  配网方面,国网计划安排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数据中心等工业场景有望共同推动配电设备景气上行。根据北极星输配电网资讯,2025年,国家电网计划安排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投资2660 亿元,着力解决重点设备隐患,推进老旧设备改造及设备防灾抗灾能力提升,强化配网可靠性及承载力。我们认为,电网改造、数据中心供配电等需求有望推动配电设备景气上行,建议重点关注许继电气、四方股份、良信股份、白云电器,关注明阳电气、金盘科技、伊戈尔。
  电力数字化方面,国网光明大模型接入DeepSeek,上海松江促进智慧能源管理迈入“AI+虚拟电厂”深度融合新阶段。根据北极星输配电网资讯,2 月17 日,国家电网依托智算中心国产化算力基础设施,完成了DeepSeek 大模型的本地化适配部署,并通过“i 国网”AI 助手等面向公司广大员工开放;近日,DeepSeek 成功应用于上海市松江区虚拟电厂项目,该项目正在持续优化区域能源配置模型,“AI+”有望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可复制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我们认为,电力行业是AI 重要垂直应用场景,电力AI 发展有望带来增量需求,包括感知层、通信层、场景应用等多维度。建议重点关注南网科技、国网信通、安科瑞,关注威胜信息、海兴电力、三星医疗、科远智慧、远光软件、国能日新、东方电子。
  锂电:宝马大圆柱上车在即。2 月21 日宝马宣布大圆柱电池即将上车,能量密度+20%,续航+30%,充电速度+30%,搭配800V 高压平台,充电10 分钟续航300km。大圆柱电池预计随新世代车型量产,已在沈阳基地试生产,并开启本土测试与验证。近期大圆柱边际积极信号继续增加,亿纬锂能2024 年11 月沈阳一期项目封顶,并于2025 年2 月初收到一汽奔腾大圆柱定点通知。随国内外主机厂/电池龙头量产进程推进,大圆柱产业趋势明晰,我们认为年内需求端可关注BMW 新世代车型的需求放量情况以及国内主机厂的推广情况,供给端可关注工艺瓶颈的新突破。建议关注产业链企业弹性:容百科技、中伟股份、华友钴业、金杨股份、浙江荣泰、亿纬锂能、宁德时代等。
  快充化、长续航化趋势不改,技术进步有望夯实龙头地位,推动技术革新。2 月20 日华为鸿蒙智行尊界技术发布会召开,尊界S800将首发业界首个6C 超充电池包,华为巨鲸电池2.0 电池容量65 度电,10%~80%充电仅需10.5 分钟,乘用车电动化体验再升级,华  为智选车深度绑定宁德时代,技术进步有望提升品牌力,夯实龙头地位。除新能源车,锂电长续航化趋势在其他场景亦有初步体现,2月21 日Figure AI 推出新型人工智能系统Helix,可使得人形机器人通过语音命令执行复杂动作,有望推动家用机器人规模化;公司Figure 02 机器人躯干内置的2.25 度电电池组提升续航时间,按设想其能够每天实现20+h 的有效工作时间,预计随后续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下应用场景拓展及性能提升,将对电池续航提出更高要求,推动高能量密度的全极耳圆柱电池/固态电池体系发展。建议关注:蔚蓝锂芯、容百科技、当升科技等。
  风险提示:1)新能源入市政策落地不及预期;2)宏观经济、用电量增速放缓风险;3)原材料价格波动;4)产业链价格竞争加剧;5)新技术发展不及预期;5)电池及组件产能的出清力度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贺翀)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