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光伏陷重整危机,股价大跌】
7 月 9 日,金刚光伏股价大跌 5.31%,报 12.48 元/股,市值近 27 亿元。7 月 8 日,该公司被债权人申请重整,若法院正式启动重整,其股票将“披星戴帽”。
7 月 8 日,金刚光伏披露,公司收到酒泉中院送达的《决定书》,债权人广州旷视以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等为由,向法院申请对公司进行重整,并申请启动预重整程序。
截至公告日,广州旷视对公司享有的债权金额为本金 2.8 亿元及相应利息。
金刚光伏成立于 1994 年,2010 年上市,注册地在酒泉市。截至目前,甘肃上市公司仅 35 家,酒泉市上市公司仅 4 家,金刚光伏的预重整受到当地政府重视。酒泉中院指定由酒泉市人民政府组建成立的甘肃金刚光伏股份有限公司清算组担任公司预重整期间的临时管理人。
截至 2024 年一季度,金刚光伏负债合计达 29.09 亿元,账上货币资金仅为 0.63 亿元,归母净资产已为负,达-0.58 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账上货币资金已大幅受限。截至 2023 年年末,金刚光伏账面上货币资金仅有 7118.92 万元,近 95%的资金已受限,受限资金的数额高达 6739.67 万元。
金刚光伏前身是国内玻璃深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2021 年广东欧昊集团有限公司入主,成为控股股东,金刚光伏将未来押注在异质结技术路线上。
光伏电池是光伏领域最具想象空间的一环,其技术路线呈现百花齐放,TOPCon、异质结,IBC 和 BC 技术路线、钙钛矿成为热门的技术路线。
金辰股份常务副总裁祁海珅表示,光伏领域本就是资金密集型和人员密集型的行业,对进入的玩家要求很高。相较于 TOPcon 技术路线,异质结技术路线的成本更高,技术难度也更大。
2021 年 6 月底,控股股东欧昊集团抛出 8.32 亿元的投资计划,建设年产 1.2GW 的异质结电池及组件项目。2022 年 6 月,金刚光伏在酒泉投资第二个异质结项目基地,投资总金额为 41.91 亿。
祁海珅表示:“设备投资不能一次性投入太大。如果产生规模效应后,公司市场占有率不达标,设备就需计提折旧。为了下一次技术迭代,你得做铺垫做准备。因此光伏行业我们不建议一次性重金投入。”
为投建异质结项目,金刚光伏向控股股东借款,从银行加大贷款。同时,金刚光伏又将目光转向,却是天不遂人愿。
2023 年 5 月,金刚光伏欲定向增发 20 亿元,但随后募资规模大幅缩减至 5 亿元至 10.42 亿元,随后 A 股募资环境收紧,当年 11 月 6 日这项定增计划胎死腹中。
仅过了一个月,2023 年 12 月 18 日控股股东又向上市公司伸出援手,即金刚光伏向欧昊集团定向发行 A 股,拟募资不超过 9.39 亿元,募集的资金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借款。控股股东还免除了公司对其债务合计约 3.36 亿元的偿还义务。
然而即使如此依旧不能治愈金刚光伏的“资金饥渴症”。2024 年 3 月,金刚光伏披露,拟向广州旷视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借款 2.75 亿元,借款期限一年,利率高达 11.5%。
公司四处借钱背负巨额债务,重金押注异质结,不料产能过剩的暗雷使得光伏行业各个环节都深陷泥潭。转型 3 年,作为光伏电池的新手,金刚光伏的产能无法得以释放,成本也处于高位,销路也无法打开。其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 年、2023 年金刚光伏电池产线产能利用率仅为 20.82%、27.74%。
自金刚光伏押注异质结以来,三年下来公司亏损合计达 8.33 亿元。数据显示,2021 年至 2023 年,公司分别亏损 2.02 亿元、2.69 亿元和 3.62 亿元。
其中,2023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8 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 3.62 亿元,同比下降 34.3%。公司解释,光伏行业在 2023 年的大幅扩产导致产能过剩和价格下滑,是业绩锐降的一大主因。2024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经营收入 4423.12 万元,但归母净利润大亏 8411.92 万元,亏损同比扩大 94.8%。
如今,金刚光伏深陷诉讼的泥潭。截至 5 月 8 日,金刚光伏及子公司新增诉讼、仲裁案件共 15 起,累计涉及金额 2876.83 万元,占公司 2023 年度经审计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的 108.69%。
此次债权人对金刚光伏向法院提起预重整和重整。金刚光伏表示,如果公司顺利实施重整并执行完毕重整计划,将有利于优化公司资产负债结构,提升持续经营能力。但这暗藏不少风险。
对于此次重整,公司股票交易将面临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风险。根据《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如果酒泉中院启动重整,则深圳证券交易所将对公司股票交易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同时,酒泉中院同意对公司启动预重整,不代表法院正式启动公司重整。即使启动预重整,后续进入重整程序前需要法院逐级报送最高人民法院审查。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尚未收到法院关于进入重整程序的相关法律文书,公司是否进入重整程序尚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责任编辑:董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