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芯微拟收购麦歌恩,引发市场关注】
纳芯微拟以现金方式收购麦歌恩合计 79.31%的股份,收购对价合计约 7.93 亿元。
纳芯微还将以现金方式收购朱剑宇、姜杰所持上海莱睿出资总额 13.51%的财产份额,对应所持麦歌恩 2.37%的股份;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方骏、魏世忠所持上海留词出资总额的 43.82%财产份额,对应所持麦歌恩 8.66%的股份,收购对价合计 1.1 亿元。
纳芯微战略投资中心总监张龙表示,未来麦歌恩核心团队仍会继续运营该公司,把业务进一步做大。
纳芯微传感器产品线总监赵佳回应称,从产品的品类来看,双方的强势产品完全互补。
纳芯微披露的公告显示,此次并购设置了业绩承诺:麦歌恩在 2024 年度净利润为 3912 万元,2025 年度净利润为 5154 万元,2026 年度净利润为 7568 万元。
纳芯微战略投资中心总监张龙向表示,麦歌恩 2023 年净利润同比有所下滑,主要是因为终端行业不景气,以及囤积的大量库存。
张龙进一步解释称,麦歌恩 2023 年还有约 1800 万元的股份支付费用,2024 年、2025 年几乎可忽略了,对麦歌恩后续的净利润不会产生特别大的影响。
纳芯微战略投资中心总监张龙给出了如下理由:纳芯微和麦歌恩在磁传感器的供应链上,无论从晶圆、还是封测方面其实有相当大程度的重合,纳芯微的采购量比麦歌恩大不少,那因此在并购后,我们在供应链协同上会更有优势,成本的下降也是可预期的。
从费用角度讲,双方合并后,将减少同质化产品的重复投入和开发,也能充分利用彼此的销售渠道,降低销售成本。
因为磁传感器的主要几个品类,纳芯微和麦歌恩在各自领域都已经做得比较完善了,双方的并购避免了我们之间在一些领域的激烈竞争,对双方的利润会也会有一些提振的作用。
纳芯微战略投资中心总监张龙表示,并购的支付方式一般就是现金和股份两种方式。从当前的资本环境、公司运营等角度,我们认为现金支付优于股份支付。
从成本的角度来看,虽然说股份支付就是以发行股份的方式,看上去不会影响现金流,但实际上股份支付如果考虑投资人对未来收益的一些影响,以及发行股份之后对原有股东的权益的稀释,其内在成本其实是比现金更高的。
从并购的实操性角度来看,现金支付和股份支付,虽然都是资本市场的常规操作方式,但是其时间周期上也相差很大。
纳芯微战略投资中心总监张龙回应称,当前的市场和政策对于半导体行业的整合呼声很大,资产价格也逐步趋于理性,所以我们判断最近几年可能也是半导体行业的一个并购的最佳时机,我们能利用这样的时机去找到更多的一些优质标的,然后助力公司加速发展,给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
纳芯微战略投资中心总监张龙表示,这次并购贷款利率不高于 3%,而且周期也较长,我们拿到的周期将近 7 年,实际上市场上很难找到类似的贷款品种,因此我们也是用这样的一个工具来完成此次并购的同时、保存资金实力,以便未来能去获取更多更好的标的。
纳芯微战略投资中心总监张龙进一步称,在整个并购方案的选择上,也综合考量了公司的负债率、现金流等情况,选择并购贷也是充分考虑到标的本身有比较好的现金流,足以覆盖贷款上需要支付的年度利息,以及少量的本金归还,因此也不会额外给纳芯微增加现金流的负担。
纳芯微战略投资中心总监张龙表示,纳芯微把并购作为一个长期战略考量,无论是内部的组织能力建设,还是外部的标的寻找,纳芯微都在持续地投入。
纳芯微投资了一些基金,这些基金累计投了 70 多个项目,这里面很多涉及我们未来关注的方向,不过现在还处于早期阶段,我们可能通过跟基金的合作去做一些布局和孵化。
纳芯微也紧跟现在市场的变化,可能并购的机会就要来了,公司也把资源转向了并购领域,我们同很多标的其实都有一些接触,麦格恩就是其中的一家,并且到今天有逐步的落地。
纳芯微战略投资中心总监张龙直言,整个市场在当前环境下,包括来自下游市场的成本压力、国外友商的激烈竞争,尤其在新能源汽车、工业这种较高增长性的市场中更加激烈的竞争态势,给国内行业带来非常大的压力。
(责任编辑:张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