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恢复自比利时和俄罗斯进口猪肉,专家认为对国内市场影响有限】
近日,中国宣布解除针对比利时的非洲猪瘟进口禁令,并预计在满足检验检疫标准后,比利时猪肉将可进入中国市场。此举紧接着2023年中国与俄罗斯签署了有关进口猪肉检验检疫的多项协议,预计俄罗斯猪肉也将在2024年中期前供应中国市场。此消息引发对中国国内生猪养殖业和低迷猪价的进一步担忧。
尽管国内自繁自养的小型养殖户因亏损退出市场,龙头企业亏损加剧,但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认为,在进口需求下降的情况下,来自俄罗斯和比利时的猪肉进口不太可能对中国生猪养殖业和猪肉市场产生重大影响,更多是进口来源国市场份额的变动。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8年非洲猪瘟发生后,中国猪肉进口量激增,但2023年前11个月的进口量和进口金额分别同比下降了6.3%和增长了3.5%,显示出猪肉进口量已逐渐回归至疫情前水平。2023年,中国猪肉进口量每月呈下降趋势,且预计2024年国内猪肉供应充裕,猪价波动有限,进口需求将继续小幅下降。
目前,非洲猪瘟对国际猪肉贸易影响较大,中国已禁止多个国家的猪肉输入,并严格销毁非法入境产品。不过,当国家评估疫情风险后,有条件地解除进口禁令。比如,2023年5月,中国允许法国猪肉进口,尽管整体进口量有所减少,但法国猪肉的进口份额略有增加。
中国猪肉进口主要来自包括巴西、西班牙、加拿大、美国、荷兰在内的16个国家,大多位于欧盟。2023年前11个月,巴西成为中国最大的猪肉进口来源国,而加拿大跃居第三。朱增勇指出,猪价低时,猪肉进口量将显著下降,而骨头类产品因市场互补性而保持一定的进口刚性,对国内市场影响较小。
猪肉价格是CPI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但根据专家白明的分析,进口猪肉占国内市场的比重较小,故进口量的变动对CPI的影响也较为有限。尽管中国猪价仍在低位运行,但国内供应过剩的情况下,比利时和俄罗斯的猪肉进口预计不会通过猪价显著影响CPI。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作为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不代表和讯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和讯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和讯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和讯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责任编辑:张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