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灯塔工厂”占全球总数超1/3,代表智能制造和数字化领先水平。近年来,美国、欧盟、日本、中国等主要经济体都将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到先进制造技术的创新中,加速了制造业智能化的发展。智能制造是中国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的主攻方向,中国在发展智能制造行业的发展已颁布多项相关政策。在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智能机器人(300024)研究院院长梅雪松看来,制造强国有两个重要标志,一是产品高端化,二是高端产品的制作过程高端化。他说,今天中国的消费呈现高端化趋势,并且也涌现了一批智能工厂和应用机器人的智能生产线,“这两个发展是制造强国非常明显的标志。”
然而,企业间智能化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是一大问题。高水平的数字化、网络化集中在少数头部企业,而多数中小企业甚至连自动化的设备都不具备。在此次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开幕式上,国际智能制造联盟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华勇发布了“2023世界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2023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其中,《2023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亮点颇多,其中不乏来自企业的创新贡献。例如,佛山市博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了高性能离子源及离子束装备的全国产化。该公司董事长冀鸣在现场分享说,离子源是一个被“卡脖子”的设备,其核心部件一直受限于国外。“我们不仅实现了技术突破,在大批量应用和标准化方面,我们也取得了突破。”
智能制造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大国战略博弈聚焦制造业,以智能制造为主要抓手,抢占全球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世界经济论坛与麦肯锡共同推出的2023年最新白皮书《全球灯塔网络:续写工业4.0新篇章》显示,全球132家“灯塔工厂”中,有50家来自中国,这意味着全球灯塔网络中国占比已超1/3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作为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不代表和讯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和讯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和讯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和讯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责任编辑:王治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