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基金因“老鼠仓”事件再遭质疑
近日,华夏基金公司原基金经理夏云龙利用未公开信息“炒股”被罚没超千万元。华夏基金在基金经理的管控上频现问题,让市场投资者大失所望。据公开信息,近10年来涉“老鼠仓”的机构中,华夏基金涉案人数最多,在“老鼠仓”事件上多次重蹈覆辙。这些案件让人们看到了华夏基金在信息管理和员工行为监管方面漏洞的“冰山一角”。此外,华夏基金近年来的业绩表现也备受质疑,投资者已经对其表现出了“用脚投票”的态度。
业绩“黑洞”难言
华夏基金虽然拥有超万亿元的资管规模,但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偏股基金业绩却名落孙山。华夏基金旗下股票型基金近三年平均回报率为-13.87%,远远跑输同类基金同期-11.76%的平均业绩。混合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的表现也不佳。投资者已经对华夏基金表现出了“用脚投票”的态度,其新发基金认购寥寥。作为规模领头羊的华夏基金,如此孱弱的管理业绩在投资者心中还能走多远?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看投资段子,轻松一下:
华夏基金的业绩近年来总是让人捉摸不透,就像神秘的大雾山一样。但是,他们频频涉及“老鼠仓”事件,却像是为市场增添了一丝悬念,让我们想起了那句话:“风水轮流转,底裤都穿破。”投资者们也不傻,他们用脚投票,告诉华夏基金:“我不投你,我投谁?”
和讯自选股写手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作为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不代表和讯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和讯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和讯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和讯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