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果然有猫腻

2023-11-16 平点金基 微信号
语音播报预计11分钟

近期微信公众号文章推荐规则改变,想要第一时间看到本号更新的文章,请将公众号添加星标~

今日上证指数在昨日摸高30日均线无果后回落,没想到今日更是直接摆烂——跳空低开后,还没反弹出水平面,就一路向下,再次收出阴线不说,还打穿了10日均线。

昨天我的文章就分析了,在昨日香港股市大涨的情况下,南下资金居然净卖出约96亿元,实在是令人心生疑窦,而且,这样一篇文章,在某平台上居然以不合规为由,不让发,可见有人确实害怕我们小散洞察主力的动向还告诉大家。只有让大家都蒙在鼓里,这个市场才能达到让一部分人永远富下去的愿望。

这几日,几家大型互联网公司在公告最新的季报,从营业收入来看,还都有所增长,实在难能可贵,同时阿里、腾讯的业绩同比增长也是相当不错的,其中阿里巴巴最强劲的增长来自国际零售商业,同比狂增73%。

不过我们从周边的小企业来看,总感觉经济是下滑的,尤其是这次双11,有小作文显示,各个平台的销售金额是下降的。而来自星图数据的统计是综合电商平台与直播平台,累计销售额为11386亿元,同比增长2.08%。这意味着,电商与直播平台其实是在分流,并没有创造太多的销售量。

所以,就是不看小作文,看一下公开的快递数据,也知道现在生意是多么难做,据媒体报道,双11 虽然快递单量增长了30%,但是单票利润下降了70%。可见大家都在网上购买的是便宜货,如果单价都不超过50元,估计运费的利润也不会高。

大型互联网平台,虽然经营上的业绩令人欣慰,但是股东的动作却还是令人担忧。今日在美国上市的阿里巴巴向美国证交会呈报的144文件(即预告大股东减持的文件)显示,归属于马云家族信托持有的两个实体,拟出售1000万股(两家实体各出售500万股)阿里巴巴普通股。按照最新的80美元一股的盘前价测算,马云家族信托将套现8亿美元。

资料显示,上述这个信托持有的两个实体,目前分别持有阿里巴巴3.4亿股与2.8亿股,因此减持500万股从占比上来看并不高,但这会不会是一个频繁减持的开始呢?这才是市场最为关切的问题。

总之,这个事情还是需要给予高度重视的。毕竟在当下这个相对比较敏感的时间点上。难道马云是要将自己一手打造的阿里巴巴拱手相让吗?这个减持行为会一直持续吗?如果马云彻底出清阿里巴巴的股票,那么阿里巴巴还会是原来的那个阿里巴巴吗?

估计是受这一消息的影响,今日在美国交易的中概股,交易前的暗盘报价大多下跌了4%左右。

对比一下,巴菲特都90多岁了,还坐在自己创建的公司高位上一动不动。马云还是股神儿子辈的,却要急流永退了?

这一消息令盘前的阿里巴巴报价大跌8%!估计除了马云家族信托减持的冲击外,与这次财报阿里巴巴宣布不再推进云智能集团完全分拆,盒马鲜生的上市计划也暂时搁置有关。毕竟能够获得分拆与上市的机会,除了在资金上确实大有帮助之外,还代表了企业受到恩宠的程度。哪怕从快递业务来说,那么多快递公司都上市了,但是菜鸟始终没有飞进场内。

昨日涨幅较大的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板块,今日集体回调,尤其是光伏板块的个股,回调幅度将近3%,从而令相关的基金表现集体垫底。新能源的发展真是一波三折啊。

今日比较有意思的消息是,高盛发布的《2024年美国股市展望》显示,标普500指数中,美国股市的七家巨头公司,这7家公司分别是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Meta、特斯拉与英伟达。这7家科技公司今年以来按市值计算上涨了71%!而其它493家公司的平均涨幅为6%。

而国内也有一个统计,就是A股的三季报中,净利润超过千亿元的公司有8家,其中只有中国石油中国移动不是金融类公司,其余5家是银行,一家是保险

更加令人汗颜的是,人家500家公司中,就有7家科技类公司今年截止10月23日上涨了71%,但是我们A股5000多家公司,今年最赚钱的8家公司中,涨幅最大的也不到36%,只有人家的一半而已。

昨日看一位经济学家批评国内的企业热衷于搞金融,其实有什么好批评的呢?事实上就是搞金融的能赚大钱。

当然我们也有122家公司在同期内涨幅超过71%,但都是些什么公司呢?都是一些题材类的公司,比如涨幅最大的鸿博股份(002229),是一只亏损的博彩概念股,涨幅第二大的捷荣技术(002855),有谁知道它是生产什么的吗?它是连续亏损的生产耳机的企业,同时具有虚拟现实、智能家居、智能穿戴、储能等多个概念的概念股。涨幅排名第三,今年上涨幅度达到357%的中航电测(300114),也是一家拥有智能交通、央企改革、军民融合、中字头、机器人(300024)等各种概念的公司。

估计领导们也看到了这样的成绩单。所以,今日急吼吼地一下子推出了三只科创板基金上市,同时还迅速审核这三只基金发行联接基金,其它科创板的基金也在密集地发行。

但愿我们的股市,也能孕育出产品在全世界供不应求的科技型公司。而不是被概念公司拿了去,最终剩下一地鸡毛。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平点金基。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刘畅)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