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金和订金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两个词汇,但它们在法律上的含义和使用却有很大的区别。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个词汇的区别以及它们在法律上的效力。
定金
定义
定金是指在合同订立或履行前,当事人一方支付给另一方一定数量的款项,以保证合同的履行或者作为违约的赔偿。定金的数额通常由双方约定,但不得超过合同标的额的20%。
法律效力
定金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支付定金的一方未履行合同义务,收受定金的一方有权不返还定金;如果收受定金的一方未履行合同义务,支付定金的一方有权要求双倍返还定金。此外,定金还可以作为一种担保方式,确保合同的履行。
类别 | 定金 |
---|---|
用途 | 保证合同履行或作为违约赔偿 |
数额限制 | 不超过合同标的额的20% |
法律效力 | 支付方违约时,收受方不返还定金;收受方违约时,支付方可要求双倍返还 |
订金
定义
订金是指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消费者支付给商家的一定数量的款项,以表示对商品的预订或服务的预约。订金的数额通常由双方约定,但无具体的数额限制。
法律效力
订金不具有法律效力,即使支付订金的一方未按照约定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商家无权强制消费者支付订金。此外,订金不能作为一种担保方式,它只是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一种意向表达。
类别 | 订金 |
---|---|
用途 | 表示对商品的预订或服务的预约 |
数额限制 | 无具体的数额限制 |
法律效力 | 无法律效力,商家无权强制消费者支付 |
总之,定金和订金虽然都是预付给对方的款项,但它们的法律效力和使用场景有很大区别。在使用这些词汇时,我们应该了解它们的具体含义和法律效力,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责任编辑:王治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