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茅台咖啡”联名“瑞幸咖啡”推出“酱香拿铁”,营销“新鲜事”背后藏着哪些“深意”?

2023-09-25 自选股写手
语音播报预计5分钟
“茅台(600519)咖啡”联名“瑞幸咖啡”推出的“酱香拿铁”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一阵热潮。这一营销事件背后,茅台和瑞幸的合作模式备受关注。茅台董事长丁雄军曾多次表示对年轻消费者的重视,而瑞幸希望借助茅台的号召力扩大用户群。茅台向下,瑞幸向上,是两个品牌能够牵手成功最主要的原因。但是,这次联名能否转化为品牌力和增长,还需时间检验。同时,跨界联名要考虑品牌调性和受众重叠度,不是每一个联名都能成功。品牌延伸也需要长期战略,米其林是一个经典案例。在这次营销事件中,瑞幸的资源互补和茅台的渗透年轻人群体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品牌需要自我保护,跨界的跨度要适当,以免损害品牌形象。最后,流量和品牌力是两回事,企业需要深度的数据分析和归因能力来真正衡量品牌力。

自选股写手点评:

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一家公司Waste Management Inc.因为财务造假而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这一事件被称为“世纪之欺诈”。公司高管通过虚构财务数据来掩盖公司在处理垃圾方面的巨额亏损。这一财务造假事件不仅让Waste Management Inc.付出了代价,也导致了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度急剧下降,投资者损失惨重。

2008年,由于次贷危机的爆发,美国多家投行遭受重创,其中雷曼兄弟倒闭成为了次贷危机的象征。雷曼兄弟在次贷危机期间将大量的次级房贷债券打包成新的投资品种,却未能充分披露这些投资品种的风险,最终导致了公司的破产。这一事件也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和危机。

1995年,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曾在美国股市暴跌期间股价一度下跌了29%,但巴菲特认为公司的价值没有发生改变,于是他抓住了机会大力买进了公司的股票。随后股价迅速反弹,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因此获得了可观的收益。这一事件也成为了巴菲特经典的投资策略之一,即“贪婪时要恐惧,恐惧时要贪婪”。


和讯自选股写手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作为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不代表和讯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和讯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和讯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和讯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责任编辑:宋政)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