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晚,申报沪市主板的安徽金田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田新材”)完成平移,出现在了上交所注册制官网上。
金田新材曾于2020年底申报深交所创业板,保荐机构为中泰证券,却在连一轮问询都还没经历的情况下,仅隔半年就主动撤回;2022年4月,金田新材“重振旗鼓”,冲刺沪市主板,保荐机构为国元证券(000728)。根据招股书,公司主要从事BOPP等塑料薄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包括光膜、热封膜、消光膜及其他功能薄膜(如防雾保鲜膜、热收缩膜、珠光膜、消光转移膜、镭射基膜、标签基膜等),已进入艾利丹尼森(AveryDennison)、安姆科(AMCOR)、可口可乐、娃哈哈、旺旺、顶新国际、达利园、金锣、永新股份(002014)、和烁丰、福莱新材、中烟(安徽、江苏、河南等)等企业的供应链体系。
“明星企业家”实控人,父亲成被“限高”?
根据招股书,成立于2007年的金田新材,实控人为方文彬、方文翔、方晨与方超,合计控制公司61.78%的股份。其中方文彬、方文翔为兄弟关系,方晨是方文彬之子,方超是方文翔之子。
时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的方文彬,可以说是“光环加身”。招股书提及,方文彬是温州市工商联副主席、温州龙港市政协第二届委员会副主席、龙港市工商联主席,曾荣获中国企业家协会“中国优秀企业家”,江苏省“科技企业家”、江苏宿迁市“科技创新功臣”、宿迁市“苏北创业领军人才”,温州市政府“优秀企业家”、温州苍南县“明星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根据天眼查,方文彬在13家企业中担任股东,其中成立于1993年的金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田集团”)注册资本2.08亿元,仅次于拟上市的金田新材,由方文彬、方文翔分别持股50%,下辖金田集团温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苍南县国大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苍南县金海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堪称“金田系”大本营。
天眼查显示,金田集团曾是失信被执行人,且曾有多条被执行的记录,最近一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是在2021年11月。
来源: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
而截至今年2月28日,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上已无金田集团的失信被执行人记录。
金田集团失信被执行记录 图源:天眼查
而细究金田集团的历史失信被执行记录,可以发现最早的记录大约产生于2015年前后。也是在2015年至2016年,方文彬、方文翔与其父方崇钿开始了股权财产方面的筹划。历史工商变更记录显示,2015年9月,方崇钿退出金田新材子公司温州市金田塑业有限公司;同年11月,方崇钿不再是金田集团的股东,将股份全部留给了两个儿子。截至目前,方崇钿仅持有苍南县方鑫典当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
方崇钿曾被“限高”
但金田集团的法定代表人,却始终由父亲方崇钿担任。如此一来,“限高”的对象就是方崇钿而非“明星企业家”方文彬。针对方崇钿最近的一次限制消费令发布于2023年1月,申请人为浦发银行(600000)温州龙港支行。
来源: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月28日,银柿财经查询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官网上已无法查询到该条限制消费令。
另根据天眼查,方崇钿曾作为被执行人,前后背负的执行金额高达1.6亿元。
方崇钿被执行总金额 图源:天眼查
股权转让涉及侵占国有利益?
在递表主板5个月后,2022年9月,金田新材收到了证监会的反馈意见,其中提及发生在2016年及2018年的两次股权转让,有侵占国有利益的嫌疑。
反馈文件显示,金田集团2016年7月以1元增资取得股份后,于2016年7月、10月先后以高于出资价格0.625元的价格向国有控股企业桐城建投和同安基金转让了全部股份;2018年1月,金田新材与同安基金签订《增资扩股合同》,约定同安基金以3元/股的价格认购3000万股,同年4月同安基金即以1.7727元/股的价格将1.23亿股股份分别转让给了方文彬与方文翔,这个价格不仅低于增资价格,也低于同年3月桐城建投对外转让的价格3.55元/股。监管要求公司说明相关交易的背景与合理性,是否存在侵占国有利益的情形。
根据招股书及天眼查,同安基金持股99%的大股东为安徽省安庆市同庆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最终控制人为安庆市财政局;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安庆市海源同安投资管理合伙企业,由安庆市海源投资持股80%,实控人为吴朝霞,其配偶储节义直接持有金田新材1.13%的股份;海源投资管理的另一支私募基金安庆海源海汇创业投资基金同样是金田新材的股东,持股比例为2.89%。
同安基金份额结构 图源:天眼查
(责任编辑:王治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