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估值虽低惟上涨难 中芯国际还要迈过那些槛?

2023-02-14 金吾资讯
语音播报预计11分钟

2月9日,国内芯片巨头中芯国际(00981)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业绩快报。

在业绩会上,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直言:“2022年产业链从供不应求进入去库存的下行周期”。

在2023年的业绩展望方面,中芯国际给出了不及市场预期的业绩指引,次日中芯国际港股大跌4.33%。

一、业绩承压 料全年收入下降

财务数据方面,中芯国际第四季度营业收入117.53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4.6%;毛利率为33.1%,上年同期为3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44亿元,同比减少19.7%。

2022年全年营收495.16亿元,同比增长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1.33亿元,同比减少13%。

估值虽低惟上涨难 中芯国际还要迈过那些槛?

来源:中芯国际业绩快报

业绩指引方面,中芯国际表示,2023年上半年行业周期尚在底部,外部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依然复杂,公司一季度给出的指引是:收入预计环比下降10%到12%,毛利率预计降至19%到21%。

基于外部环境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公司预计2023全年:销售收入同比降幅为低十位数,毛利率在20%左右。折旧同比增长超两成,资本开支与2022年相比大致持平。

总的来说,2022年四季度以及全年业绩基本符合预期,但2023年的业绩指引低于预期。

产能方面,截至2022年末,中芯国际月产能达到71.4万片(折合8英寸)。中芯深圳进入投产阶段,中芯京城进入试生产阶段,中芯临港完成主体结构封顶,中芯西青开始土建。中芯京城因瓶颈设备交付延迟,量产时间预计推迟一到两个季度。预计到今年年底月产能增量与2022年相近。

二、芯片需求遇冷 CEO称下半年或回升

影响业绩最大的因素是行业的市场需求。

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2022年智能手机、电脑、家用电器等市场需求由暖转冷,客户下单意愿明显减弱,产业链从供不应求进入去库存的下行周期,而去库存将会导致“2023年第一季度ASP(平均售价)会被侵蚀到一个最低的水平”。

估值虽低惟上涨难 中芯国际还要迈过那些槛?

来源:网络

市场需求变化之快出乎所有人预料,一年前到处都在喊“缺芯”,突然间从某个节点开始又过剩了。而这对于芯片制造企业更是非常难受:市场需求大,芯片企业增产,等生产出来了,市场需求又走弱了,辛辛苦苦增产的芯片只能沦为库存。

赵海军指出,手机和消费电子需求在下半年会有些许回升,“目前智能手机和消费电子行业回暖需要时间,工业领域相对稳健,汽车电子行业增量需求可以抵消部分手机和消费电子需求疲弱的影响。虽然下半年可见度依然不高,但公司已感受到客户信心的些许回升,新产品流片的储备相对饱满。”

据Gartner统计数据,2022年全球十大原始设备制造商(OEMs)的芯片支出减少了7.4%,占总市场的37.4%。该机构预测2023年全球半导体总收入将下降6.5%至5627亿美元。预计该市场将在2024年复苏,收入增长16.3%,达到6543亿美元。

估值虽低惟上涨难 中芯国际还要迈过那些槛?

来源:Gartner

也就是说2023年可能仅仅是半导体行业的一个触底年份,真正的反弹或许要等到2024年了。

三、估值虽处历史低位 宏观层面并不乐观

机构观点方面,各大投行的评级基本没有改变,目标价的变动幅度也普遍较小,也就意味着在机构眼中,这份财报还算是偏中性。

估值虽低惟上涨难 中芯国际还要迈过那些槛?

来源:金吾财讯

高盛在研报中指出,由于终端需求疲软,中芯国际2023年的产能利用率将处于低位。到2023年中期,供应链库存将被消化,随着本地需求的增长,长期增长将保持稳定。

大和称,尽管2022年第4季度的业绩符合预期,但中芯国际对2023年第1季度的前景持悲观态度,主要是由于资本支出建设带来的沉重折旧负担导致利润率下降。该行下调业绩预测以反映对业绩前景及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等因素的担忧。

过去的几年,半导体行业曾经历高光时刻,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未来发展的核心产业,当时行业估值动辄几十上百倍。

而如今中芯国际港股市盈率(TTM)仅约9.5倍,处于10年来历史分位的10%附近。

估值虽低惟上涨难 中芯国际还要迈过那些槛?

来源:雪球

仅从估值来看,现在的价格毫无疑问是非常便宜的,但是低估值的股份并不代表马上就会涨。

在宏观层面上,中芯国际的未来还是有许多不确定性的,而不确定性正是市场所厌恶的。

首先,以美国为首的全球衰退预期是压制全球半导体需求回升的重要因素。

此外,美国对中国的在半导体领域的打压也是一个“定时炸弹”:最近荷兰、日本在美国压力下,同意启动对华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的管制。近期有媒体报道称美国政府正考虑切断美国供应商与华为公司之间的所有联系,禁止美国供应商向华为提供任何产品。

这些信号并不是我们想看见的,而作为普通投资者的我们也并没有能力预测未来的宏观走向,因此,虽然处于低估区域,还是需要理性客观看待。

半导体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行业不假。但回过头来看,中芯国际当时在2020年仅3个月股价就涨超2倍的“非理性繁荣”更多是由市场情绪主导,现在似乎已经回归平常。

现如今行业的竞争格局对于我国半导体企业并不友好,长期来看,硬科技企业还是要专注于研发,攻克“卡脖子”领域,实现自给自足。

而研发的核心还是在人才上,这一点中芯国际做的还是不错的。该公司在业绩会上表示,目前有充足的人才储备,工程师在1万人以上,研发人员超过2万人。过去一年的人才流失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作者:Dennis

(责任编辑:冀文超)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