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打出“魔性”广告语的旺旺,这次暂时旺不起来了。
6月29日,位于港股的中国旺旺股价迎来暴跌。截至当日午盘,中国旺旺暴跌11.07%,报收6.91港元/股,总市值822亿港元,并于盘中一度跌至6.3港元/股,创下近期新低,半日损失102亿港元市值。
事出有因,6月28日晚间,中国旺旺公布2021财年(截至3月底)业绩,虽实现收益239.8亿元,同比增长9%,但毛利率却下滑3.4%,仅为44.8%,营运利润率也出现3.3%的下滑,减至22.8%。不仅如此,旺旺的净利润也未能突破42亿大关,停滞不前。
对此,中国旺旺给出的解释是,主要因棕榈油、全脂奶粉等部分原材料及包装材料价格持续停留在较高的位置,且有再升高的可能,导致成本压力加大。在业绩公布后,麦格理将中国旺旺的评级下调,目标价也降至6.6港元/股,比当前的股价还要低出不少。
实际上,旺旺的业绩表现,是可以预见的。
早在2014年~2016年,旺旺就曾连续三年出现营收负增长,总营收从2013年的236亿元跌到2016年的197亿元。即便此后有所回暖,但依旧难以抵达当时的高点,直到最新数据的出炉,中国旺旺才终于追上了曾经的自己,可这已经过去了8年时间。
此外,在净利润方面,旺旺的净利润同样在2013年达到42亿元后,就长期稳定在35~40亿元,再难有所突破。而这背后的原因,除了与旺旺本身产品老化、新产品布局受挫外,还与三只松鼠(300783)、百草味、良品铺子等“网红”企业的崛起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身为中国旺旺董事长的蔡衍明,通过全资持有的Want Power Holdings Limited及Norwares Overseas Inc等企业,合计持有上市公司近53%股份,为实际控制人。按目前股价计算,蔡衍明的持股价值可达435亿港元,且同样在半日内损失54亿身家。
不过,对于旺旺而言,也并非完全都是坏事,其在财报中透露,位于越南的工厂预计将在2022年中期正式投产,且其他东南亚新设分公司也已陆续开始运营。当这些工厂开工后,伴随着当地较为低廉的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或许会为旺旺的净利润提供一定的支撑。
(作者丨市界 冯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