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建筑:5月社融超预期水利建设提速 稳增长下新老基建齐发力

2022-06-13 和讯 安信证券苏多永/董文静
语音播报预计22分钟
  建筑行业一周行情
  一周行业涨跌幅。本周(6.6-6.10)建筑装饰行业(SW)上涨0.86%,弱于上证综指(2.80%)、沪深300(3.65%)、深证成指(3.50%)本周表现,周涨幅在SW 31 个一级行业中位居第20 位,行业排名与上周(第29 位)相比上升9 位。分子板块看,化学工程(3.23%)、国际工程(2.52%)、装修装饰(2.51%)板块涨幅较大,园林工程板块表现最弱(-1.38%)。
  一周个股表现。本周中信建筑行业中共有66 家公司录得上涨,数量占比45.21%;本周涨幅超过行业指数涨幅(0.86%)的公司数量54 家,占比36.99%,本周建筑行业录得上涨公司家数较上周有所减少,本周表现超过行业涨幅的公司家数与上周相比有所减少。行业涨幅前5 为高新发展(25.27%)、广田集团(19.90%)、江河集团(17.58%)、建艺集团(13.81%)、名家汇(11.54%);本周行业跌幅前5 为奥雅设计(-8.70%)、ST 花王(-8.72%)、能辉科技(-9.64%)、*ST 美尚(-13.58%)、美芝股份(-17.12%)。
  行业估值。从行业整体市盈率来看,至6 月10 日建筑装饰行业市盈率(TTM)为10.97 倍,行业市净率(MRQ)为0.95 倍,行业市盈率与市净率较上周均有所上升。与SW 一级行业横向比较,建筑行业PE 位居倒数第4 位,高于煤炭、钢铁、银行; PB 估值位居各一级行业倒数第3 位,高于房地产、银行。当前行业市盈率(TTM)最低前5 为中国铁建(4.22)、中国建筑(4.31)、中国中铁(5.44)、陕西建工(6.26)、山东路桥(6.97);市净率(MRQ)最低前5 为中国铁建(0.51)、东方园林(0.60)、中国交建(0.65)、中国中铁(0.66)、中国建筑(0.66)。
  行业动态分析
  本周维持稳增长基调,国常会对二季度经济增长提出确定性要求,并要求各地出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相关细则,后续地方层面稳增长加码政策值得期待。在细分领域上, 本周交通、水利、抽水蓄能板块推进政策密集发布。此外,5 月社融数据超预期,亦显示出前期政策发力成效。
  本周稳增长投资主线不变,传统基建及新基建均迎来发展机会,建议重点关注:1)交通工程承包龙头标的:中国交建、中国铁建、中国中铁、山东路桥、安徽建工,交通勘察设计优质龙头:华设集团、设计总院;2)水利、抽水蓄能工程承包央企和地方区域龙头:中国电建、安徽建工、粤水电,水利勘察设计标的深水规院;  3)电力建设中国电建,和用户侧配电网工程设计咨询工程运维全产业链布局的民营企业苏文电能。
  交通建设
  6 月7 日,李克强到交通运输部考察,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提到,要坚持适度超前,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和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抓紧梳理开工一批项目,优化审批,加大长期低息贷款支持。6 月8 日,交通运输部提出扎实做好交通物流保通保畅、助企纾困、扩大投资等工作,为稳住经济大盘、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要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以重大项目为牵引,抓好“ 十四五”规划102 项国家重大工程涉交通项目建设。
  水利建设
  2022 年初至今我国水利建设进展快速,今年1-5 月,全国水利建设全面提速,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推进项目开工方面,新开工10644个项目,投资规模4144 亿元,其中投资规模超过1 亿元的项目有609 个。全国已落实投资6061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554 亿元,增长34.5%;完成投资3108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090 亿元,增长54%,预计全年可完成水利建设投资8000 亿元。
  本周水利部出台19 项具体工作举措,包括扩大水利建设融资渠道、全力推进55 项重大水利工程、加快推进灌区建设和改造、加快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内容。在水利建设融资模式上,水利部召开推进水利基础设施PPP 模式发展工作部署会议,部署推进水利基础设施PPP 模式发展重点工作,聚焦国家水网重大工程、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河湖生态保护修复、智慧水利建设等重点领域水利部、国开行召开开发性金融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推进会, 提出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加大期限长、成本低、规模大、资金保障程度高的政策性金融资金支持力度, 为加快构建现代化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提供资金保障。
  抽水蓄能
  6 月10 日,国家能源局召开推进抽水蓄能项目开发建设视频会议,明确抽水蓄能年度及“十四五” 发展目标和任务, 加快推进各项工作。做好抽水蓄能产业链协调,统筹投资、设计、建设、运行、设备制造等各环节。目前我国抽水蓄能建设规划周期较长,规模庞大, 随各省市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落地,深耕水电建设领域的优质标的有望充分受益,建议关注水利水电央企龙头中国电建,以及地方基建国企安徽建工,根据《规划》内容,到2030 年抽水蓄能投产规模将达1.2 亿kW,公司此类订单增长和市占率提升可期。
  在资金供给上, 5 月社融增量为2.79 万亿元, 比上年同期多8399亿元,超出市场预期,主要由于人民币贷款增加1.89 万亿元,同比多增3920 亿元,政府债券新增1.06 万亿元、同比多增近3900亿元。国务院要求专项债8 月底基本使用到位,投向扩至新基建。
  2022Q1 专项债发行已提速,1-5 月新增专项债合计发行2.03 万亿,今年专项债限额为3.65 万亿,剩余1.62 万亿未发行,6 月专项债或将迎来新一波发行高峰。同时基建REITS 再获推进,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证监会、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做好保障性租赁住房试点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有关工作的通知》,为重大基建项目和保障房项目创造投融资条件。
  本周投资建议
  目前稳增长持续加码,覆盖传统基建、新型城镇化建设、抽水蓄能电力建设等,基建重要性提升至国家安全相关,同时财政支出力度加大,政策实施初显成效,建筑行业两新一重建设需求明确,各地建设计划体量庞大,资金供给相对充足。受疫情反复影响4 月基建投资增速,但稳增长政策力度不减,后续有望持续加大,本周持续建议关注受益于稳增长目标下“两新一重”优质基建标的,重点关注交通、水利、电力建设行业优质龙头投资机会,同时建议关注受益于地产行业政策边际改善的地产链相关设计、房建公司,包括:
  1)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国铁建、中国中冶、中国电建等建筑央企,山东路桥、安徽建工等区域基建龙头,订单业绩表现出色,估值优势显著,为基建加码的主要力量,以及稳增长和行业集中度提升的主要受益者;
  2)中国电建、安徽建工、粤水电、深水规院,分别为水利板块施工建设及勘察设计优质标的,受益水利投资加码;
  3)设计总院、华设集团,产业链前端优质勘察设计标的,优先受益基建稳增长加码以及所在省份十四五期间基建需求释放;4)苏文电能、东南网架,新型电力建设,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涉足电力建设领域的建筑企业有望受益电网投资建设和运维需求提升、BIPV 和储能需求释放;5)华阳国际、筑博设计,房建设计龙头,受益于地产行业政策边际改善以及十四五期间装配式建筑建设需求释放。
  2022 年行业投资观点
  2022 年建筑行业有望迎来基本面、政策驱动和“建筑+” 多重发展机遇, 且行业处于低估值区间,投资价值凸显。
  建筑行业基本面整体向好,尤其基建央企和地方基建龙头订单快速增长,助力业绩改善, 将率先受益稳增长目标下的基建需求释放, 同时积极布局新业务,提升综合实力,助力估值修复。
  近期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地方专  项债有发力可期,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均助力“两新一重”建设推进,基建投资提速值得期待。
  建筑行业积极拥抱“新经济”,围绕“建筑+”积极布局新产业,BIPV、储能、碳汇等成为上市公司重点布局的领域, 部分公司新产业已初显成效,未来有望持续发力,助力公司和行业估值水平提升。行业龙头和区域龙头将持续深耕传统业务, 围绕着传统业务进行全产业链扩张和上下游延伸,并充分受益行业集中度的提高, 未来业绩释放具有可持续性。
  整体来看,建筑行业既有业绩良好、估值极低的“ 白马”,也有布局“建筑+”、站在市场风口的“黑马”,行业整体趋势向好,具有基本面支撑和政策催化,且“建筑+”助力估值提升,看好2022年建筑行业整体走势。
  中长期配置主线建议
  建筑行业基本面整体向好,行业龙头和区域龙头受益于“国进民退”
  和行业集中度提高,新签订单、业绩双双快速增长。同时,建筑行业积极拥抱“新经济”,“建筑+”时代来临,打开公司未来发展空间。
  在配置主线上,我们建议围绕“两新一重”基建龙头及“双碳”背景下“建筑+”新业务板块积极布局:
  (1)“两新一重”基建龙头。建筑央企、区域基建龙头将充分受益“两新一重”建设,且建筑央企、区域基建龙头是“国进民退”、行业集中度提高的主要受益者,新签订单和业绩表现亮丽,估值优势十分显著,建议关注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国铁建,中国中冶等建筑央企和山东路桥,安徽建工等区域基建龙头。同时,城轨设计和减振龙头将充分受益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下城市轨交需求的释放,重点推荐地铁设计和天铁股份。
  (2)基建勘察设计优质标的。设计总院,产业链前端优先受益稳增长目标下基建需求释放,十四五期间,多个省份计划基建投资规模高增,优质设计龙头订单承揽优势显著,市占率提升可期。
  (3)抽水蓄能受益公司。随着能源结构变化,供电安全提上日程,储能成为解决用电安全的主要手段。作为储能最重要的方式,抽水蓄能得到了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未来抽水蓄能将进入高速增长,且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的阶段。水利水电工程企业拥有抽水蓄能工程建设经营,有大多拥有水电运营资产,布局抽水蓄能电站可能性较大,未来有望充分受益抽水蓄能发展,重点推荐安徽建工,建议关注中国电建、粤水电。
  (4)装配式建筑。我们认为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背景下,以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为主要形式的装配式建筑领域将持续充分受益行业景气度的进一步提升和需求释放,有望成为碳中和目标下的重要发展领域,建议关注华阳国际、精工钢构、东南网架。
  (5)新型电力建设。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涉足电力建设领域的建筑企业有望受益电网投资建设和运维需求提  升、BIPV 和储能需求释放,推荐用户侧电力建设运营龙头苏文电能、布局BIPV 的精工钢构、中装建设和布局碳汇的东珠生态,建议关注东南网架、启迪设计。
  风险提示:疫情控制不及预期、政策实施不及预期、经济下行风险、PPP 推进不及预期、固定资产投资下滑、地方财政增长缓慢风险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