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净流入超2600亿 南向资金爆买港股:上车还是落袋为安?

2021-01-23 财联社
去App听语音播报

财联社(北京,记者陈靖)讯,2020年1月,A股在3600点面前踌躇不前,港股市场却迎来连续爆发,成为一大热点。

2021年初至1月22日,南向资金持续涌入港股,净流入超过2640亿港元。同期恒生指数涨幅超过8%,在1月21日触及30135点的高位之后开始震荡回调。1月22日,香港恒生指数收于29447.85点,下跌1.6%,为今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南向资金当日净买入93.66亿港元,结束每日百亿规模流入态势。

有市场人士认为,香港市场目前正处于一轮大牛市行情的起点,2021年恒生指数有望上涨至38000点一线。那目前港股的上涨逻辑是什么?又有哪些标的值得投资?

港股价值低估,资金转身南下

近日,港股迎来“高光时刻”,并已突破3万点关口,引起了广泛关注。南下资金汹涌,背后是港股价值被严重低估,这里面既有A+H两地上市公司中港股估值更低,也包括同类行业对比中港股估值也更低。

中金公司:四大逻辑支撑暴涨,对内地资金形成吸引力。

中金研报认为,目前支持港股有四大投资逻辑:一是中国增长仍在复苏,2021年盈利维持高增长,港股市场的中资股也将实现15-20%的盈利增长;二是港股依然比A股具备估值优势,A+H上市公司、同类行业对比都显示港股估值更低;三是港股更受国际流动性影响,海外因为疫情防控相对滞后,政策依然相对宽松,目前海外资金已经连续20周流入香港;四是内地新经济类公司近年持续在港股上市,也对内地资金形成吸引力。

国盛证券:南下资金改变港股

国盛证券指出,南下资金已是港股最重要增量和压舱石,2020年在全球风险偏好收缩、港股表现落后等一片黯淡之中,南下资金仍大幅流入,成为港股市场最重要的支撑力量。

南下规模已超北上,加速抢夺港股定价权。截至2020年末,港股通累计净流入规模已达1.73万亿港元,持有港股市值近2.1万亿港元,占港股总市值4.4%的比重。根据测算,2020年港股通参与的交易已占到港股市场总成交额18%左右。考虑到交易的双向性,即占港股总成交额的9%。同时,假设2020年港股通以外的内资成交占比维持6%不变,则2020年来自中国内地的资金占港股市场总成交金额的比重占港股外地资金比重的1/3以上。

后续,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海外市场风险偏好修复,海外资金也将回流港股,并与南下资金共振,港股市场流动性将极度充裕,驱动港股市场持续向上。而作为南下和海外资金最青睐的板块,港股科技巨头和价值龙头将极大受益于南下和海外资金的共振流入、抢筹。

兴证国际:港股强势不止,科技周期全面上扬。

兴证国际认为,港股走势持续强劲,回调过程中逢低买盘十分积极,内外资金不断涌入,成交量保持较高水平,市场各方面正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对于今年港股走势乐观判断形成了共识。

各板块呈现大涨小回的强势局面。低估或者调整充分的板块获得全面重估。海外资本市场“水漫金山”,中国低估的优质资产有望成为追逐对象。

中信证券: 港股基本面大概率将加速修复。

中信证券表示,2020年港股在全球主流指数范围内明显滞涨,在今年基本面修复的趋势下(预计恒指盈利增速从去年的-6.5%上升至今年的15.1%),有更大配置性价比。美国“禁投令”短期导致部分外资受迫性卖出,刺激国内资金南下抢筹,2021年截至1月18日的11个交易日中,南下合计大幅净流入1587亿元。

“抢跑式”建仓缓解,投机性抱团将继续瓦解,市场重回轮动慢涨,将转战高性价比品种,可以关注A股与港股两大市场的3条主线。

光大证券:看好港股的八大理由——海外市场策略观点及重点关注标的。

港股市场在基本面、资金面、情绪面三方面均处于积极状态,具备逐步走牛的坚实基础。具体包括:

一是,盈利较高增长。2021年上半年,低基数效应和全球经济大概率震荡复苏,内地经济有望保持较高增速,进而带动港股盈利高增长。

二是,本地逐步复苏。日前信息显示,香港计划于2月启动疫苗接种并择日恢复通关,虽然复苏的前途会有波折,但香港本地经济最艰难的时刻或已经过去。

三是,估值优势明显。指数层面看,当前AH溢价指数为142处于较高水平,截至20年12月底恒指PE-TTM约15x,显著低于全球其他指数估值;从行业个股层面看,多数行业AH两地普遍还存在着较大的估值价差。

四是,中美关系缓和。在拜登正式执政后,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有望迎来阶段性边际性的缓和,有利于投资者风险偏好的修复。

五是,外资潜在回流。中国经济率先企稳,出口大幅增长,中美利差维持高位,人民币保持强势,外资增加中国资产配置是内在需求,港股有望持续受益。

六是,南下资金持续。A股上涨2年多数估值已不便宜,当前恒生AH溢价指数仍在高位,对国内资金极有吸引力。1月8日南下成交达666.8亿,再创纪录。

七是,制度与时代红利。香港上市制度改革后,一些优质的科技医药消费股也前往香港上市,极大改善资产质量;而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等压力下,相关中概股三年后或无法交易,中概股回归潮料将继续,首选上市地多是香港。

八是,恒指持续改革。恒生指数规则也在持续优化,将继续提升新经济股等优质资产的权重,改善指数的质量及盈利能力,有望吸引长线资金持续流入。

曹中铭:投资港股回报率更高

财经专栏作家曹中铭表示,“相对于A股市场,港股性价比更高。这一点在A+H股上表现得最为明显。相对于H股,A股常常有溢价出现,而鲜有H股股价高于A股的案例。如果从分红回报看,投资H股明显比投资A股要划算得多,回报率也要高得多。”

“此外,自2019年以来南向资金持续进入港股市场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据统计,从2019年3月开始至2020年12月,港股通资金(南向资金)已连续22个月净买入港股。从年度买卖情况来看,2020年南下港股通资金净买入的规模,达到6721.25亿港元,创出年度历史新高,净买入额是此前次高峰的2017年两倍多。”曹中铭进一步表示。

此外,多家券商研报同时指出,虽港股已具备逐步走牛的基础,但若疫情超预期或疫苗不达预期,经济复苏前景或将再蒙阴影,中美关系改善不达预期,可能导致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若美国股市/A股震荡,香港市场可能也会受到波及。

南向资金狂买优质“龙头股”

南向资金汹涌,都在买些什么港股?答案并不意外,今年以来资金流入出现明显的“龙头股”行情。

国泰君安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显顺研报指出,当前A股市场已出现蓝筹泡沫,在此背景下南下策略重要性凸显。1月13日,陈显顺发表了他的观点:“A股首次蓝筹泡沫已至”,引发强烈关注,也引发质疑之声,但他坚持认为,虽然短期抱团难瓦解,但伴随流动性拐点的出现泡沫将消散。

陈显顺认为目前港股通投资有三条主线:稀缺性、优质性价比、逆境反转。研报指出,南下公募基金弹药充足。目前规模较大的头部公募基金港股占比平均为21.05%,中小规模的头部公募基金港股占比平均为19.8%,相较50%的持仓上限均有较大提升空间。研报测算,对应还有2400多亿的加仓空间。

数据显示,内地资金流入港股年初至今净流入前5只个股分别是:腾讯控股、中国移动、中国海洋石油、中芯国际、美团。

其中,腾讯控股获南向资金买入最大,合计超655亿港元,这也让腾讯控股近期持续上涨,并在1月20日盘中创下678港元的史上新高。另有中国移动获买入超457亿港元,中芯国际超275亿港元。

记者进一步观察发现,南向资金大举买入的这些港股,首选的仍是A股没有或者稀缺的投资标的,如腾讯控股、中国移动、美团、小米集团、香港交易所等,这些优质个股也一直是港股市场的龙头品种。

其次是A+H两地上市的高溢价率个股,特别是具有显著性价比的品种,包括中国平安、中信证券(600030,股吧)、中国铁建、中国中车(601766,股吧)、中车时代电气、中海油田服务等。

这些个股的显著标志是以“中字头”为典型,其中不少个股被投资者爱称为“大国重器”股。市场分析认为,“中字头”爆发的背后,首先是中国经济复苏强劲,对大型基建、航运等构成利好;其次是板块轮动,当港股的科技、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估值处于高位后,估值较低的基础设施、工业机械等也成为市场追逐热点。

此外,前期中芯国际、中国中车等优质个股被市场错杀,存在补涨需求。如中国中车被剔除相关国际指数后,导致资金被动大幅流出,股价也跌到谷底,结果砸出了“黄金坑”,为南向资金补仓提供一个极佳机会,近期资疯狂涌入的内地资金,正是大举抄底了中国中车这样的个股。

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表示,去港股买什么,真正是买中国的未来,是买中国最有竞争力的资产,而且这些资产恰恰在A股没有。在港股我们要买的是在港股上市的中国内地的一些优质的,稀缺的,具有长期竞争力的核心资产,这才是港股牛市或者是港股结构牛的一个重要基础。

投资的建议,主要是看三条线。

主线一,谁是短期的进攻者?就是价值重估,包括半导体、消费电子、汽车、汽车零部件、家电、家居用品,这是受益于美国复苏,它是制造业里边有贝塔又有阿尔法。

另外一类我不建议现在追高,但是在二月份可以从容布局,到了三四月份会比较的亮丽,比如说能源,以及像有色金属、金融,这些是受益于美国的三四月份实质性的复苏,但是这一类的传统行业、偏贝塔的行业,它对于美元,对于美国的名义利率会受到一定的干扰,这是一条线。

另外一条线我们是觉得从短长期相结合,我们认为A股可能机会更大,港股只是敲敲边鼓,那就是先进制造业。

第三个是港股真正的机会,也是第三条线,就是互联网、消费、医药,这里港股的性价比更好,可以精选阿尔法。”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被称为估值洼地的港股大幅上涨,吸引了大量的南下资金,流入港股的资金一部分是买一些“中字头”的低估值股票,一部分是买A股没有的互联网巨头,以及其他低估值的一些具有龙头地位的科技股。

杨德龙说,港股的估值比A股市场要低不少,有一些A+H股的价差甚至一倍以上,这使得有一部分资金去港股抄底,港股未来的表现也有望超预期。这段时间呈现出“港股强A股弱”的特点,主要是由于之前A股涨幅比较大的白龙马股,受到获利回吐的压力出现回调,资金流入港股去抄底。

港股快涨之后须辨趋势与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港股市场的风险也不容忽视,习惯A股的投资者也不要太冲动。由于港股与A股有很大差异,比如港股都是机构占主导地位,还有做空机制。而且港股没有涨跌幅限制,这个虽然很“刺激”,但是风险无疑也会成倍放大。

中金研报指出,港股与A股在投资者结构、流动性和市场制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内地资金南下需要注意和防范以下一些问题:

一是,规避成交不活跃的小市值公司以防范流动性冲击。港股市场的成交活跃度远低于A股,日均成交在1000~2000亿港币左右,因此市值过小流动性较差的个股可能会存在较大流动性折价;

二是,灵活的再融资制度带来的潜在供给压力。相比A股市场,港股的再融资制度更为灵活,一定比例新股配售和供股都无需股东大会授权,而老股配售(减持)对一般股东而言也没有明显约束;

三是,灵活的融资融券制度及“做空”机制可能也会引发股价大幅波动;

四是,对海外环境较为敏感。港股投资者结构仍以海外资金主导,海外资金流向、外围政治和政策不确定性等对港股影响也较大。

华兴证券数据显示,现在港股通投资者交易量大概占香港市场总交易量20%以上,内地投资者已经成为香港股票现货市场上除本地投资者以外最重要的力量。其估测,2022年香港股票现货市场成交总额可能会比2019年翻一番,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5%;其中17%的成交量会来自内地的投资者,相比2018年增长了5.3个百分点,内地投资者交易额在2019年到2022年的增长可能将达到40%,将继续跑赢全市场25%的增长。

花旗研究报告指出,受中国公募基金投资驱动,预计今年南向资金净流入港股的金额将达到3万亿港元,较去年0.7万亿港元的净流入规模大幅增加。

(责任编辑:李显杰)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