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从互联网向科技产业转型,资本也开始将目光从互联网大厂高管转向了中科院的科学家。
来源 | 中科创星
出品 | 投资人说(touzirenshuo)
近日,中科创星天使轮项目、高折射透明陶瓷技术制造商「中科皓烨」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融资,此轮融资由中科创星领投、宇瞳光学(300790.SZ)跟投。
公告显示,中科皓烨提供的核心产品主要为光学盖板材料、可调制性能的高折射率透明陶瓷,以及后续加工的各类光学模组。
90年代以来,互联网经济一直是创业和投资乐土,因此各互联网大厂高管创业成为各大资本竞相追逐的热点。
随着经济从互联网向科技产业转型,资本也开始将目光从互联网大厂高管转向了中科院的科学家。
刚刚获得天使轮融资的「中科皓烨」就是一个典型的科研成果转化和科研人员创业项目。
本次轮融资虽然是「中科皓烨」的首轮融资,但该团队在天使轮阶段估值上亿。
资本市场,科技创业项目的热度不减,但与此同时,科技创业项目也被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科皓烨」成立于2019年,主要基于团队在透明陶瓷材料领域近二十余年技术积累的优势,为客户提供替代蓝宝石玻璃的高端超硬透明盖板,以及高折射透镜所需要的全晶态材料。
该公司核心研发团队主要由广东省珠江计划创新团队组成。
团队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领衔首席科学家,由中科院百人计划获得者、珠江团队带头人曹永革教授为团队负责人,团队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国内外技术领先,具备硬科技技术壁垒。
01
科技不能光够“硬”,还要实用
「中科皓烨」并非PPT项目,该项目不仅在技术上实现突破,而且通过3年摸索,为自己的技术找到了能够实际落地的场景。
「中科皓烨」以高折射透明陶瓷技术为核心,是一家专注透明陶瓷研发的初创型科技企业。
据了解,透明陶瓷材料可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盖板(如手机、智能穿戴产品)、透镜、相机镜头、投影仪、VR/AR眼镜镜片、望远镜、显微镜等领域。
「中科皓烨」自主研制的透明陶瓷材料产品,市场应用涵盖了手机、手表、VR、汽车电子、激光等领域,打造多种商业模式发展,且已得到阶段性验证。
在技术上,中科皓烨研发的产品性能国际领先,成功解决了良品率、成本等众多大规模生产中会实际面临的问题,拥有良好产业化前景。
1、科技创业,技术够硬是根本
技术方面,「中科皓烨」独创超高折射率透明陶瓷常压烧结制备技术,支持不同折射率调制透明陶瓷材料体系的制备。
中科皓烨创始人文子诚博士表示,对比电子消费品市场上常见的玻璃/蓝宝石盖板、透镜,公司研制的透明陶瓷的折射率明显更高且莫氏硬度>7,对于实现更高清/更薄/抗划伤功能的摄像镜头、以及更薄/更清晰/更轻的VR镜片都具有重要价值。
对比传统产品,「中科皓烨」透明陶瓷产品具有如下明显技术优势:
①可实现对高折射玻璃(n:1.4~1.9)的替代:
公司透明陶瓷产品折射率高达1.8~2.4(可调制), 在高清超薄透镜模组、VR光波导基板、激光全息成像、光开关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
②可实现对高硬度蓝宝石(莫氏硬度:9)的替代:
公司透明陶瓷产品的硬度大于石英砂灰尘(莫氏硬度:7),可低于9,高可靠地实现透明材料表面防划伤功能,同时兼顾低加工成本;
③可异形件近净成型,从而显著降低后加工成本和周期;
④公司产品可进行光学性能调制包括折射率、透过率、发光谱长的调制,以及进行产品机械性能调制,包括硬度、强度、韧性等调制;
⑤可设计实现产品独特的光致变色功能,公司自主研制的某款产品是目前已知无机非金属材料中光致变色最显著的材料体系(变色率?R>64%),同时可调制变色的颜色和深浅,且可实现光擦除,在多重防伪、光擦写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
「中科皓烨」最具代表性之一的透明陶瓷盖板产品,作为高折射透明陶瓷在电子消费品盖板材料的工程化应用的实现方案,可提供一种低成本的防划伤屏幕盖板材料,其解决了电子消费品玻璃盖板材料应用中存在的硬度达不到要求、国产供货难通过性能测试、以及技术卡脖子等行业痛点;
同时解决了电子消费品蓝宝石盖板材料应用中存在的材料成本高、加工成本高、供货周期长等行业痛点;
其次具备硬度高、材料成本低、加工成本低、手感好(用户重点关注)、小批次供货周期短等核心竞争优势。
2、除了看技术,还要看市场
产品方面,「中科皓烨」可根据客户实际需求,设计和定制具有不同光学性能(折射率、透过率、发光、变色等)和机械性能(硬度、强度、韧性等)的透明陶瓷材料,公司支持近十种材料体系的同步开发,并可根据不同的产品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相应的材料,满足客户的性能需求。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手机、手表等电子消费品领域和VR领域。
此外,中科皓烨创始人文子诚博士表示,一代材料、一代器件、一代应用,做新材料技术的产业转化本身就是一个长周期的事情。
透明陶瓷新材料作为一项新技术在很多产品上的实现和导入都需要时间,客户对此类材料在量产过程中的可靠性和良率的要求也极高,所以希望产业、资本市场给予这个行业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去探索新技术发展方向。
另外,预计此类高折射透明陶瓷材料在未来也将会有较大机会成为元宇宙的底层硬科技支撑材料,拥有广阔的发展及可利用空间。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透明陶瓷行业应用市场需求及开拓机会研究报告》显示,全球范围内,透明陶瓷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欧美日国家的企业中,如德国CeramTec ETEC、日本神岛化学、日本村田制作所、美国CoorsTek、美国I-VI光学系统等。
我国透明陶瓷研究水平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但在透明陶瓷商业化方面,国产透明陶瓷多集中在中低端领域,高端产品进口依赖度高。
市场研究公司BCC Research调研结果显示,2014年全球陶明陶瓷总收入就已超过14.3亿美元,并且已以将近25%左右速度增长。
3、研发团队实力才是第一桶金
「中科皓烨」核心研发团队负责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领衔首席科学家,中科院百人计划获得者、珠江团队带头人曹永革教授。
曹永革教授长期从事光功能透明陶瓷研究,先后在中科院物理所、香港大学、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AIST、中科院福建物构所、中国人民大学工作,2020年回中科院物理所工作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物理所珠三角研究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透明陶瓷团队负责人,研究至今在透明陶瓷领域积累了二十余年的研发经验和近十年的透明陶瓷产业化经验。
中科皓烨创始人文子诚博士,也曾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
不同于其他学术人才,文子诚博士2017年还在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的文子诚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在中关村(000931)大街创办了第一家新材料公司。
在北京的政策扶持下,该企业接连获得留学生创业资助、获评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U30雏鹰人才企业等荣誉。
2019年,在广东、东莞政府的相继邀请下,团队成功入围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创新样板工厂项目。
02
硬科技创业如何穿越“死亡谷”
「中科皓烨」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在初次进行市场定位时,中科皓烨将目光锁定在制作紫外线灯和手机镜头领域。
结果,看似前景光明的透明陶瓷材料,在市场上却没有预想中的受欢迎。问题出在哪里?
手机镜头的需求方考虑到量产,要求中科皓烨一次性出货量达到800万件,对于还是初创企业的中科皓烨而言,无论是人力或者资本都难以保障大规模量产。
找到技术落地没有预想中顺利的原因,「中科皓烨」重新进行了市场需求分析,将透明陶瓷材料应用于手表等可穿戴设备面板之上,既满足了其面板抗磨损的需求,也满足了消费者对高透光率的需求,通过这一突破口,为初创公司找到了市场切入点。
为了能够满足客户“苛刻”的用光需求,「中科皓烨」自己建造了从固晶、焊线、烘烤……生产一颗直径3-4cm的透明陶瓷光源,往往需要经过十几道工序的全套工序的生产车间。
“这套产线自动化程度非常高,批量生产的效率和品质都能得到保障。”
实验室透明陶瓷团队相关负责人文子诚介绍,例如在固晶环节中,设备抓取速度可达1.8万次/小时。
作为实验室引进的创新样板工厂团队,该团队所开发的新型荧光透明陶瓷具有高效率、高热稳定性和高热导率、优异热淬灭特性,已在高功率半导体照明领域(LD/LED)实现应用;
同时,团队自主研发的高折射透明陶瓷在超高清、超薄摄像镜头模组以及电子消费品领域均有重要应用价值。
其中,基于新型荧光透明陶瓷的特性,他们的产品往往比传统的LD/LED照明产品更节能,可以降低炫光的损耗,体积上也能做得更小,损坏率大大降低。
文子诚谈到,例如在油田、矿井、钢铁厂、机场、码头、高速路、隧道等特殊环境内,即使日常维护场景比较苛刻,团队的产品也可以很好地满足用光需求,“我们正在开辟新的赛道,利用新材料的性能,做结构上的创新。”
当前,团队已成立两家产业化公司,并于近期获得天使轮投资,估值上亿元。
“市场资本的加入,是鼓励创新的重要体现。既能进一步缩短产品认证的周期,也能鼓励大家更大胆地去尝试新东西。”文子诚谈到,融资就相当于引入新伙伴,可以一起走得更快更稳。
高科技营销的经典之作《跨越鸿沟》指出:
高科技产品在早期市场和主流市场之间存在着一条巨大的“鸿沟”,能否顺利跨越鸿沟并进入主流市场,就成为企业增长的关键。
由此可见,对于科技创业项目而言,真正能打动投资人的还要看技术的应用落地场景和市场化能力。
经过三年的发展,「中科皓烨」从课题组到产业化公司,从实验室样品到小批量测试产品,目前已有十余款产品实现技术落地,并已逐步投产。
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团队扩张、生产基地建设和市场营销,从而加速该公司新型透明陶瓷材料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对于「中科皓烨」的投资,中科创星投资总监关梦琳表示:
“高折射率透明陶瓷材料未来为AR/VR、手机、车载摄像等领域的高清超薄成像系统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同时为元宇宙底层硬科技提供了基础材料支撑,对于突破我国成像系统核心材料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投资人说。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