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评论丨美国热心救市更要冷静思考改革破题

2020-06-23 21世纪经济报道
去App听语音播报

据媒体报道,近日美联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17日,其总体资产负债表规模降至7.14万亿美元,较前一周下降800亿美元,这也是自2月以来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首次下降。从报表数据来看,此次资产负债表的缩水最直接的原因是美联储与外国央行的货币互换金额,以及美联储应急信贷工具额度同期跳水。部分市场人士认为此次美联储“缩表”比较“意外”,虽然程度可能不是非常有影响力,但对于“美联储为应付疫情带来的休克性经济停摆是不顾一切地在放水”这种根深蒂固的既有观念而言,毫无疑问这个数据的确有点意外。不少观察人士甚至发现这个数据导致过去一段时间积极参与美国股市的散户——即近期网上流行的所谓“罗宾汉”们,在美国股市高位锁定利润坚决离场。

鉴于本次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的下降亦是2009年以来单周最大的缩水,其象征意义对美国股市的影响不难理解。但就事论事,这个结果其实对目前美联储的行为而言,没有比现象本身增加更多的想象空间。具体来说,这不过反映了海外央行的美元需求不再紧急,某种程度上这是此前美联储救市措施见效的结果。也有市场人士认为欧央行近期推动的长期资金供给措施可能缓解了海外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紧张,但无论如何,整体而言没有有效的资金需求,那么处于被动接受资金要求方的美联储也并没有动力和理由去供应资金,正如将不渴的马拉到河边它也不会低头喝水一样。

这个情况同样可以在本月19日的海外主要经济媒体报道中得到确认:日本银行(BOJ)、欧央行(ECB)、英格兰银行(BOE)、瑞士国家银行(SNB)在与美联储协议的基础上将每周的美元供给操作次数减少为3次,以反映美元资金需求的下降。若以线性思维为导向,我们或许会认为这是个紧缩措施,但是考虑到危机气氛严重时期的高基数本身实际上就是异常值,此类救市措施的逐步退出其实并不意外也不应该成为市场担忧的理由。

如果股市认同美联储为刺激疲软的美国经济将不惜代价继续宽松,因此可以投机性操作美国股市的估值膨胀直到泡沫化难以为继的话,那么同样在19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讲话可能具有更强的指针性质。他在参加俄亥俄州的一个视频会议上明确表示,美国经济从新冠肺炎疫情的负面冲击中恢复到正常水平将面对更多困难。这个预期明显比美股表现所隐含的市场乐观看法要谨慎得多,也就意味着美联储的宽松姿势可能会维持得更久,低利率的程度甚至可能在未来某个时间段更为深刻。

从市场最近的表现来看,这至少意味着美国股市可能有机会继续享受某种性质的流动性盛宴,如果美国的经济局势真的是建立在这种观点之上线性发展的话。笔者相信,就中期视点而言,美国国债的发行规模和美联储的国债持有规模都将继续膨胀,直到像日本那样开始出现关于债务货币化是否合法的争论。但近期而言,正如大家不断被媒体提醒的那样,即便“罗宾汉”们在股市上扬的过程中获利匪浅,机构投资者和投资大鳄却都已不断地表示出对美国股市的担忧。美联储不惜代价的资金供给反映的恰恰是美国经济的虚弱和面临的风险,基本面并不支持股市最近这样的上涨。

也许美联储有足够的客观事实作为依据,来解释其最近非常热心的宽松升级行为是出自其前主席伯南克强调的某种“行动的勇气”,或者说3月以来的政策加码是有明确问题意识,并具有优先顺序考虑的。但事实摆在面前,1980年代后期的日本央行为应付经济减速而失误,以CPI稳定掩耳盗铃,现在的美联储则以处理危机为借口重复同样的故事。重要的不是现在的美国和之前的日本有什么不同,而是美国经济过往强调的内生动力很可能被这种大水漫灌侵蚀,僵尸企业和缺乏竞争力的企业被包容的同时,拖累那些可能具有创造性破坏力的企业长期的成长性。

在美国税务结构没有前瞻性、诱导性改革的情况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缺乏协调,于中长期而言不仅将加大贫富差距带来的社会性危害,更会延缓经济结构的内生性改革动力,实际上会加大将来变革的时间和社会摩擦成本。政策制定者在热心救市的同时可能更需要冷静地思考改革破题的抓手,才可能真的化危为机。

(作者:陈迅 编辑:洪晓文)

(责任编辑:王治强)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