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野生菌中毒事件频发,不要再相信民间辨别方法了

2020-08-04 新京报 刘欢
去App听语音播报

  近日,一则“2020年上半年云南吃菌中毒死亡人数超过云南省患上新冠肺炎死亡人数”的消息登上热搜,“毒蘑菇”再一次走进人们的视野。专家提醒,野生菌辨认不易,很容易中毒,对于不熟悉的野生菌千万不要随意采摘食用。

  野生菌中毒事件频发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日前公布,截至7月20日,云南今年已发生野生菌中毒事件273起,12人死亡。而2020年上半年,云南省因为新冠肺炎死亡的病例为2例。前者是后者的6倍。除死亡案例外,据报道,还有因野生菌中毒出现幻觉等情况发生。

  中毒事件并非偶发。实际上,在云南,每年都有大量因食用野生菌而导致中毒、甚至死亡的事件发生。据2019年8月云南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野菌中毒防控预警公告》显示,2017年云南省发生的野生菌中毒事件总共32起,中毒242人,死亡39人;2018年云南野生菌中毒事件总共20起,中毒112人,其中死亡15人;2019年,截至5月12日,云南省发生13起蘑菇中毒事件,中毒52人,死亡8人。

  民间辨别方法不靠谱

  即便有众多的中毒案例,还是有很多人喜欢尝鲜。不少云南当地人认为自己摘了多年的菌菇,经验十足,可以辨别蘑菇是否有毒。民间还流传着“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白色的蘑菇都可以食用”、“可以用大蒜和银器试探是否有毒”等鉴别方法。

  对于这些说法,美国食品技术协会高级会员、食品安全专家云无心表示,自然界有无数种菌菇,科学家们已经对大约14000种进行了分类,归为不同的属,而每一个属的菌菇都很相似。“所以,野生菌菇是比较难以区分的,民间流传的那些分辨是否有毒的方法都不靠谱。”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今年5月发布的《预防野生菌中毒预警公告》也表示,不要轻易相信“民间方法”去分辨菌子是否有毒。“以色彩、有无汁或断面是否变色、是否生蛆或生虫来判断菌子是否有毒的说法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不熟悉的野生菌不可盲目采食

  野生蘑菇的鲜美味道让很多人无法割舍,人们在采摘食用时,该如何避免吃到“毒蘑菇”呢?

  “对于选择美味的人来说,要尽可能地把“可能存在”的风险降低,不要依据网上看来的、或者社会中流传的“辨别方法”自己去采野生菌,应尽量去正规的饭店或者超市购买。对于那些采收蘑菇的村民,只采摘自己熟悉的、完全确定可食用的蘑菇,对于陌生的、存疑的,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云无心表示。

  云南省卫健委也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民众,不要采选自己不熟悉的野生菌,对不熟悉或从未吃过的野生菌,不可盲目采食。采回野生菌后最好请有经验的人帮助鉴别,或者借助适合于当地使用的彩色野生菌图册,逐一辨认。对于不认识的野生菌,唯一安全的办法就是别吃。

  此外,云南省卫健委还提醒,野生菌要彻底制熟后再食用,应避免多种类混杂食用,严禁生吃凉拌,不宜同时饮酒。食用野生菌后如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幻觉等症状,应第一时间到最近的医疗机构就医,不要耽误。

(责任编辑:赵伊)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