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18日,2025中国非标商业主理人发展大会 (第二届)在佛山·顺德ALSO正式启幕。本届大会以“另起一行”为主题, 汇聚50+行业领袖、500+品牌主理人, 通过10场深度分享、6场平行对话、5场城市观察等环节,探讨非标商业的底层逻辑和社会价值。
三首民谣开场后,非标商业主理人大会创始发起人桑花花作为首位分享者发言,她以“另起一行”为主题回顾了大会的发展历程。表达了在城市转型的交汇点,大体量开发退场,精细化、感性化、生长式的空间实践浮出水面。这一转变不仅是土地逻辑的重组,更是社会组织方式的更新。商业空间不再只是标准化商品的空间,而成为一种以“人”为单位,以情感与文化为导向的社会叙事装置。本届大会试图通过嘉宾的多元化视角以及强内容议题设置。
10场主题演讲:如今非标是稀缺资源
大会核心环节“主题演讲”邀请了来自不同领域的实践者,包括商业操盘手、设计师、资本方与平台代表。他们从一线经验出发,直面非标商业的生存逻辑。
美的集团品牌传播总监商业欧阳旺强调主理人共创价值;红山动物园园长沈志军分享以动物为主体的动物园的生态保护与商业拓展;品物流形PIWU创始人张雷挖掘中国传统工艺的非标智慧;小红书商业平台大事件负责人美奈子通过场景营销激活城市空间;新世相创始人张伟提出内容驱动的品牌价值观;松赞集团总顾问蔡景晖分享藏地特色服务模式;INS新乐园联合创始人关山行介绍其非标商业模式意在打造年轻化沉浸空间;下浩里总经理薛薇以策展思维重塑街区;安哲建筑事务所王求安探索乡村非标营造;株式会社散步社董事长内沼晋太郎分享了BONUSTRACK散步社的非标商业实践。这些案例共同呈现非标商业的核心特质:突破标准化模板,以在地基因、人文关怀和创意表达重构商业价值,通过主理人个人精神、社群连接和场景创新实现差异化发展,彰显不同于规模化、标准化商业的生命力。
6场平行论坛:非标赋予万物新生命力
围绕“城市更新”、“场景重塑”、“再生循环”、“极限赛道”、 “社群运营”及“策展力”等议题, 6场对话以一对一形式展开, 通过同一议题下的观点碰撞呈现多元视角。
非标商业创新实践聚焦六大维度:在城市更新领域,申江海建筑事务所创始人申江海与几里建筑创始合伙人齐帆强调主理人需具备全链条商业思维,将情感价值融入空间设计;场景重塑方面,天目里商管运营总监 Tina和退化建筑合伙人王琦通过分层运营与低成本改造,打造具有话题性的互动空间;再生循环议题下,MegaVintage品牌创始人刘可和银盐SPACE创始人良岑以古着改造和生活节场景,重新定义再生经济;社群运营环节,麓湖社创中心执行理事长褚云和阿那亚研学交流中心总领教杜葵探讨如何通过社群将消费者转化为社区共创者;策展实践上,场景体验策展人梁亮和童年秘密档案馆发起人胡燕子则以人文叙事激活空间记忆。这些案例共同展现了非标商业的核心特征:突破传统商业范式,以主理人精神为驱动,通过情感连接、在地创新和社群共创,构建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商业生态。
5场城市观察,解码在地非标商业基因
大会首次增设“城市观察”系列圆桌论坛,聚焦上海、成都、长沙、青岛及大湾区五大样本。
上海二次元论坛探讨IP赋能与产业链协同;成都展现"慢工艺+快开店"的双轨创新;长沙以"霸得蛮"精神孵化新消费品牌;青岛依托多元文化重塑城市空间;大湾区通过社区营造实现文化共生。这些城市案例共同呈现非标商业三大特征:一是根植在地文化,如成都茶饮酿造、潮汕方言音乐;二是突破传统模式,如15天极速开店、视障咖啡店;三是重构商业价值,将社区关系、文化传承等非物质要素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各城实践表明,成功的非标商业需平衡标准化与个性化,在保持主理人初心的同时建立可持续运营机制,最终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2024年度最具穿透力人物TOP50榜单揭晓
经过近一年的严格筛选,从全国24个城市、17个领域的118位提名者中,最终评选出50位最具穿透力的主理人。榜单评选由组委会联合30位特邀观察团及10家媒体观察团共同完成,覆盖策展零售、特色餐饮、娱乐休闲等多个创新领域。这份榜单不仅是对创新者的表彰,更是对非标商业未来发展的期许。
2025中国非标商业主理人发展大会 (第二届)的成功举办,为非标商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灵感。在“另起一行”的时代,非标商业主理人既是商业服务的提供者,更是社会创新的实验者、新型社会组织关系的探索者,他们以其独特的创新实践与社会价值,重塑商业未来。大会以非标准化的视角及多元议题促成一场行业的交流与思想的碰撞,为参会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与交流机会。这标志着一种新商业形态的萌芽与社会组织的创新,也为非标商业的未来提供了可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