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近的机构研究和专家解读,为您总结近期的宏观策略解读,供参考:
中国当前老龄化的速度甚至超过当年的日本,这也让人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绕不开的话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了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断和工作要求。中国人口比上年减少85万,出现近61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也标志着人口负增长时代的到来。近日,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提交的一份报告指出,初步测算2022年中国总和生育率已下滑至1.09,在目前世界上人口过亿的国家中属于最低生育水平。中国“十四五”期间将出现极低生育水平,未来生育水平回升的空间有限。为了提高生育率,今年以来,全国各地的“催生”政策密集出台。低生育率和高龄少子化的趋势能否缓解?各地推出的免学费、增补贴等措施能否扭转“不敢生、不愿生”的社会心态?低生育率又会对人口流动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梁建章认为,结婚人数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年轻人数量下降,适婚人口男多女少,初婚年龄推迟,结婚成本高,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年轻一代的婚姻观念已经发生改变。与父母辈相比,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单身视为一种正常的生活选择。此外,随着女性教育水平和经济独立程度的大幅提高,调查数据显示女性的结婚意愿比男性更低。为了解决低生育率问题,梁建章建议允许单身女性采用辅助生育技术,并废除歧视非婚生育的政策,保障非婚生孩子的合法权益。
用补贴来“催生”是有效果的,催生效果如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补贴的力度有多大。西方许多国家都允许单身女性采用辅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