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听”螃蟹

2022-10-31 金陵晚报
语音播报预计7分钟

每当菊花泛黄,螃蟹肥嫩的时候,小时候摸鱼捉虾的往事就会浮上心头,其中尤其使我难以忘记的就是和堂兄一起“听”螃蟹的点点滴滴。

故乡多水,沟渠纵横,湖塘密布,是个名副其实的水乡。从记事起,除了课堂生活和冬天,戏水玩水、抓鱼摸虾,是我童年乃至少年生活中一个占比很大的组成部分。那个时候,池塘里、湖水边,鱼虾确实很多,在田间小道上,有时走路都会遇到黄鳝啊老鳖什么的。当然,不经意间也能见到吐着细长信子的菜青蛇,慢悠悠地游走在田埂上。

堂兄大我好多岁,在同龄人中,他是公认的摸鱼好手,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他也不愿闲着。每年的霜降节气一过,他就会在离村庄不远的一条比较宽的河道中着手他口中“听”螃蟹的准备工作了。他会在选定的河中打下长短不一的木桩,然后将事先用竹片编排好的一卷一卷的篱笆,沿固定好的木桩铺开。据堂兄介绍,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还是很有门道的,首先要选择适合布桩的河道和河床,河道太深不利于打桩固定,河床要缓,利于螃蟹爬行。竹片之间的间隙也有讲究,间隙太小,容易造成水流不畅,竹篱笆承受水压太大而被冲垮;间隙太大,螃蟹就会从缝隙中穿栏而过,而且竹篱笆在河道中必须顺着水流方向斜向布排,一端延伸到用稻草搭设的人字形草棚中,伸向对岸的一端,一直布设到干涸的河床上后,再反向布设到河道的合适位置。这样布设就使得大部分螃蟹顺着竹栏向草棚这边爬行,即使有少量向对面爬去,最终也会沿着竹栏又折返到河水中。

最后一道工序最辛苦,要将竹片一片一片地用榔头敲击,使其下端深深插入淤泥之中,然后逐段固定在木桩上,这样,拦蟹竹栏基本就绪,就等天气冷下来了。

霜降后,稻子已经成熟,为了便于收割,村民们纷纷在稻田里开垄放水,原先蛰伏在稻田里的螃蟹随着水势,回到湖塘里和河道中。随着天气转冷,西北风骤起,我就随堂兄开始“听”蟹了。天黑以后,我和堂兄猫腰钻进专为捉螃蟹而搭建的不到一人高的草棚中,地上铺了厚厚的稻草,我俩并排趴在散发出阵阵清香的铺草上,静待螃蟹的到来。

先前曾听堂兄说过,螃蟹很有意思,每到西北风刮起,水温降低时,它的爪子会发痒,就会不安分,动起来。我们在暗夜中,屏息静气,只听得有轻微的水波声响,紧接着,时断时续的“啵啵”声传了过来,有一只螃蟹沿着篱笆的底部,顺着河床爬过来了,快接近竹栏的尽头时,只见堂兄倏地一伸手,稳稳地将螃蟹放到草棚一角的竹篓中。“这只是母的。”他对我说。正当我似信非信之时,他又低声地告诉我,公的出水后,胆大,爬得也快,发出的鼓气泡的声音较为连贯,而母蟹则正好相反。

因螃蟹怕光,所以一般不适用灯光,有没有螃蟹、大小多少,主要依靠听声音来辨别捕捉。我想“听”螃蟹一说大概就是源于此吧!

夜深了,外面已是寒气逼人,可我们一点不觉得冷,时不时传来的“啵啵”声,对于我们来说是那么的提神,那么美妙动听。

因第二天还要上学,在堂兄的反复催促下,我恋恋不舍地离开那充满着吸引力的小草棚。

第二天早上,门前的晾衣架上,挂着一吊用草绳捆扎的螃蟹,我知道,昨晚一定又是收获颇丰。

□江湖

(责任编辑:李显杰)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