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全球需求收缩下的中国外贸机遇:取暖“补单”,光伏“爆单”

2022-09-29 第一财经
语音播报预计17分钟

原本在9月就基本出货完成的中国取暖设备制造商,迎来了比往年都要长的旺季,并已加足马力开启了加班加点的生产状态。

“这波返单客户要得比较急,我们出货必须快,晚了就赶不上,欧洲的冬天都要过去了。”浙江慈溪富运电器公司总经理徐松烈告诉第一财经,今年返单的订单规模约为全年的10%,而在过去,返单率不过3%~5%。

取暖器、电热毯等家电类取暖设备迎来补单潮的动因,是欧洲能源危机持续,天然气供给受限且价格上涨之下,欧洲人开始寻求用电或能耗更低的取暖设备等解决方案,也对中国的供应链有了更大的依赖。

在全球需求收缩的背景下,外贸结构性增长趋势越来越显著。近期的这波返单潮,一定程度上给中国外贸企业提振了信心。严冬来临,除了传统的取暖设备,热泵和太阳能(000591)相关的出口也表现强劲,在最近几个月更是翻倍增长,持续“爆单”。

采暖替代方案

徐松烈所在的慈溪市集聚了100多家取暖器生产企业,当地该品类的出口量占全国的30%。单慈溪富运电器一家来说,就贡献了全国8.5%的取暖器出口量。

不过徐松烈也表示,虽然近期的返单率较往年有明显增加,但受市场整体下滑的影响,公司今年全年的订单预计增长10%~20%,低于此前计划的30%左右。

当然补单潮确实给他们增强了信心。徐松烈表示,随着欧美市场整体购买力下降,叠加国内激烈的竞争,他们能做的是尽可能满足客户的需求,比如,为了尽快交货,他们把原本45天到60天的交货周期压缩到了30天,同时与供应商积极沟通,以确保供应链的顺畅。就自身而言,还要持续增加设计性和功能性方面的竞争力,尽量保住利润。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电暖器、电热毯在今年6~8月的出口量大幅增加且逐月上升,8月电暖气出口量达到732万台,电热毯出口量达到489万条。

宁波海关所属慈溪海关查检一科科长岑娜表示,和往年同期相比,今年出口欧盟的取暖器销售季节预计将延长一个月左右。

全球需求收缩下的中国外贸机遇:取暖“补单”,光伏“爆单”

和传统取暖设备销售季延长一个月不同,中国空气源热泵相关订单量的旺季或许会持续得更久一些——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利用装置,热泵是电制热的有效方式,可以为住宅、商业、工农业等供暖、供冷和提供热水,也在天然气短缺的背景下,成为越来越多欧洲人采暖的替代方案。

根据产业在线的数据,2022年前7个月,中国空气源热泵出口额同比增长达63.7%,且量价均有提升,预计全年空气源热泵出口规模同比增长54.5%。其中,出口规模位居中国热泵行业第一的美的集团(000333),2022年前7个月的热泵出口金额同比增长215%。

美的集团相关负责人解释说,目前大部分欧洲家庭采暖装置是壁挂炉,使用传统的化石燃料例如天然气来加热水,热水流到地暖管或者散热片实现房间采暖,或者用来做生活热水。如果天然气供应不上,冬天的生活就会有很大的麻烦,所以大家都在想办法用热泵去替代壁挂炉,“热泵是用电的,而电的来源就比较多了,比如风能、太阳能、核能”。

另外,《热泵助力"碳中和"白皮书》显示,热泵对于建筑行业,相比燃煤锅炉,可降低60%~80%的碳排放,因此在能耗上也相对更少。

作为全球最大的热泵出口国,中国贡献了全球60%左右的产能,出口额从去年开始就在持续增加。《中国热泵产业发展报告(2022)》提出,2021年我国空气源热泵产品全年销售额同比增长近25%,其中出口增长93.6%,达到48.6亿元。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疫情下中国制造的优势,欧洲市场推进碳中和政策、扶持空气源热泵采暖应用力度加大。

10月11日~13日,德国制冷与热泵展将在间隔四年后重启。届时将吸引来自海外超过4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800家企业参展。美的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美的工业技术旗下的热泵用压缩机等产品也将以整体解决方案的形式在现场展示,以吸引更多的订单和市场。

光伏等新能源还要火

比热泵订单上升趋势更显著的,是与低碳政策紧密相关的屋顶光伏等新能源设备出口。

“今年以来,我们太阳能光伏组件、逆变器及家用储能锂电池等产品的销量都在翻倍增长。”无锡萨科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夏家喜告诉第一财经,受俄乌冲突和欧洲能源危机的影响,公司的外贸订单暴增,今年上半年就完成了去年全年的产值,原本50%的出口比例也在今年提高到了70%,其中近80%都出口到欧洲。除了提前把产品运到欧洲的海外仓,他们还计划在西班牙等地投资新建太阳能工厂,以满足火爆的市场需求。

厦门一抠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和CEO王皓也已经着手扩产能了。早在今年初,王皓他们以太阳能为主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的订单就激增了3~4倍。半年过去,王皓告诉第一财经,目前工厂的产能仍然是满的,外贸订单也在持续增加,他们在7月决定把产能扩张一倍,“9月开始采购设备了,预计6个月内可以投产”。

新能源的增长势头并非最近才有,但受天然气等能源价格飙升的持续影响,以及欧洲多国对住宅光伏系统实施减税等激励政策的陆续出台,相关趋势还在愈演愈烈。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光伏硅片、电池片、组件3个环节的产品出口总额达259亿美元,同比增长113%,再创新高。据Infolink统计7月中国海关出口资料,中国在7月的光伏组件出口再次创高,达到15.7GW,同比增长121%,累计组件出口也达到94.4GW,同比增长105%。

在夏家喜看来,即使寒冬过去,欧美市场对于新能源发电以及能源独立的需求都不会减弱,“他们会更多想到,是不是要为了来年提前安排”。对中国企业而言,光伏出口火爆也并不只因为欧洲的能源危机,而是经过长期的产业积累,真正“把光伏发电的成本打下来了”,2元/瓦的发电成本让太阳能具备了长期的市场竞争力。

他认为,无论是在效率还是规模,或者装备制造的自主性上,中国的光伏产业都在全球独具优势。伴随度电成本的持续下降,光伏这一能源产品的竞争力还会持续上升,成为中国逆势上涨的出口品类,其中欧洲市场至少在未来10年里都将保持高速增长。

王皓提出,公司近年来的订单都在以40%以上的年增速上升。在市场蛋糕的快速膨胀下,他看到了大量新从业者的涌入,“上市的、非上市的公司和投资者,行业内的或完全不相关行业的”,都想来光伏领域分一杯羹,导致“现在的利润比以前薄多了,售价至少下降了20%。国内厂家竞争太激烈了”。

夏家喜也表示,受原材料涨价影响,太阳能板等产品在销售额翻倍的同时,产品的利润率只有去年的一半。

面对欧洲市场需求的强劲增长,终端价格尚且只降不升,这将给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带来直接影响,也引发了业界对于光伏泡沫的担忧。

8月24日,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称,要引导各类资本根据双碳目标合理参与光伏产业,并严厉打击光伏行业领域哄抬价格、垄断等违法违规行为。

《通知》要求,根据产业链各环节发展特点合理引导上下游建设扩张节奏,优化产业区域布局,避免产业趋同、恶性竞争和市场垄断。同时明确,支持光伏产业上下游企业以资本、技术、品牌为基础开展联合攻关,推进产业提质、降本、增效。

王皓说,自己要做的是在现金流可控的情况下,抓住短期机会,然后长期布局,稳步扩大产能。他们在年初订单火爆时就已有扩张计划,但当时更多是提前安排生产、扩充人手,一直到今年夏天才决定投入近千万购置设备,布局新的生产线。

他想得很清楚,全球光伏的产能肯定会在某个时间过剩,而企业发展的策略就是在把控市场风险的前提下有序扩展,“长期需求还是向好的”。

夏家喜提出,对企业而言,既要有前瞻性,也要有全球视野,“值得投资的地方很多,不只是欧盟”。他们会更主动地“走出去”,想办法去海外设厂,或者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进行生产、销售与售后服务。同时,企业本身也在研发上加大投入,以突破业内的同质化竞争。

阿里巴巴国际站跨境指数称,欧洲屋顶光伏潜力巨大,有望成为欧洲光伏产业的重要增长极,因此建议国内新能源商家注重提升全链路的服务能力,完善欧美主流市场的产品认证,海外售后安装和维修能力也将成为加分项。

阿里巴巴国际站的后台数据显示,欧美国家的需求集中在光伏和电池储能品类,买家以终端用户和安装商为主,每笔单价在5000~10000美元。而新兴国家的需求则集中在光伏产品上,每笔单价在40000美元以上。

(责任编辑:李显杰)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