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从北京到新泽西 跨越地理界线的舞者们

2021-12-01 新京报
语音播报预计13分钟

从北京到新泽西 跨越地理界线的舞者们

残疾人舞者龙会萍

从北京到新泽西 跨越地理界线的舞者们

癌症舞者陈明

从北京到新泽西 跨越地理界线的舞者们

舞蹈团团长张娟

从北京到新泽西 跨越地理界线的舞者们

“网红”李德戈景

从北京到新泽西 跨越地理界线的舞者们

海外舞者曹月生

因多在广场聚集而得名的“广场舞”,融自娱性与表演性为一体,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正蔚然成风。

11月30日,2021年“舞动北京”活动刚落下帷幕,由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新京报社、千龙网、北京舞蹈学院、北京市文化馆、北京舞蹈家协会联合主办,新京智库承办的“健康中国·舞动文明——2021首届中国广场舞发展论坛”以线上方式举行。

来自相关主管政府部门的负责人,高校的舞蹈学和社会学专家以及在世界各地跳广场舞的舞者参与了讨论或舞蹈表演展示。新京报从中撷取了5人(组),展示他们跳广场舞的故事。

他们是圆了自己舞蹈梦的残疾人舞者、通过舞蹈感染更多人的癌症患者舞者、“不停找场地把舞蹈跳下去”的广场舞团团长、“草原舞仙”李德戈景以及“把广场舞带到国外”的华人舞者。

残疾人舞者龙会萍

只有不服输才能圆梦

“我是一个退了休的残疾人,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因为腿部残疾,一直没能实现跳舞的梦想。”北京市天桥红舞鞋艺术团创建人龙会萍告诉新京报记者。

退休后,龙会萍逛公园时看到很多人无拘无束地跳着广场舞,她很羡慕,也想上去一起跳。“可因为腿有残疾,跳舞对我来说简直是太难了。”

2010年,龙会萍在天桥社区组建了自己的残疾人舞蹈队,当时队员连秧歌都不会扭。龙会萍想,有一种“大头娃娃舞”或许可以先跳起来,但队员觉得也很难,需要专业老师来教。磨合过一段时间后,队员们终于能在轮椅上学跳普通舞蹈。

“残疾人怎么跳广场舞?”面对很多人的疑问,龙会萍带着队员们用事实来解答。看到队员们坐在轮椅上跳舞,有残疾朋友形象地说,你们坐的轮椅就是舞蹈家脚下的红舞鞋。“有了这双红舞鞋,残疾人也可以跳舞。通过跳舞展示我们残疾人的自强不息。”龙会萍说。

通过轮椅舞蹈,队员们也有了更多自信,他们从家中走出来,心情更加愉悦。几年来,龙会萍的舞蹈队获得了全国中老年广场舞大赛网络评选第三名等多个奖项。

癌症舞者陈明

用自己经历感染更多人

陈明所在的广场舞队有点特殊,她所在的绿洲艺术团是一个成立了25年,所有团员都是癌症患者的舞团。

作为该团创始人之一、现任副会长,同时还是云南昆明癌症康复协会秘书长,陈明感慨,“这25年,我们都在舞蹈中把自己融化了进去,也有了很多新的精神风貌。”

艺术团成立不久,一次演出时,一个年轻人过来问:“你们真是癌症患者?”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年轻人说,自己之前很消沉,看到她们的演出,觉得自己不应该再消沉下去,要向她们学习。

“这个事情对我触动很大。”陈明觉得,虽然队员们是癌症患者,但她们的行为却可能感染别人,给别人一种精神上的力量。这也成为艺术团后来出去演出的动力。

2018年,艺术团组织近800名癌症患者跳了一个《舞动中国》的舞蹈。跳完以后,不少人抱着陈明哭起来,说才知道舞蹈可以让自己的生命得到升华,自己要好好活下去。

舞蹈团团长张娟

不停找场地把舞跳下去

张娟是北京市海淀区北下关齐舞飞扬舞蹈团团长。该舞团所在的街道拥有40多支舞蹈团。张娟说,街道非常重视文体活动,有的舞蹈队还是街道直管,提供专用排练场地。但需要场地的队伍太多了,他们经常要跟别人“抢地盘”才能进行正常的舞蹈练习。

“我们团已经走过了十年历程,前五年就在我住的小区跳。”张娟说,自己住在一栋酒店式公寓,有一个能容纳30人的大厅,地面铺着瓷砖,是跳广场舞的理想场地。“这五年,我们代表北下关街道参加了很多比赛,取得了很多优异成绩。”

后来,街道给他们提供了专用的排练场地。“属于街道直管的团队都有场地。街道给我们租了四个场地,每周排练两次。”张娟说。

由于新冠疫情的到来,练习场地关闭,舞蹈团开始找场地练习,公园、海洋馆都去过。张娟说,比如在一个叫小西园的室外场地,他们与之前在此耍空竹的几位老人商量好,舞蹈队先练舞,练完之后老人们再耍空竹。

“网红”李德戈景

将生活元素融入舞蹈

李德戈景是一位来自蒙古族的“85后”舞者。2015年北京卫视《造梦者》第四期节目播出后,李德戈景的人气直线上升,被称为“草原舞仙”。

李德戈景是一个专业舞者,14岁初中毕业考入内蒙古包头艺术学校学习舞蹈。他也是一个将蒙古族文化元素融入舞蹈中的舞者。李德戈景说,他跳摔跤舞时,想到生活中摔跤手总是注视着对手,防备对方冲过来把自己摔倒。“所以我跳这个舞的眼神儿,就一直是盯着别人的,告诉你‘我是不好惹的’,营造一种要压倒别人的气场。”

在李德戈景看来,学每一个少数民族舞蹈,首先要理解舞蹈背后的文化。只有理解了文化,再将其融入其中,舞蹈才会有血有肉。“跳舞的人会越跳越开心,也会得到观众的认可。”

作为老师,李德戈景在给学生排舞时,也会加入一些新鲜的音乐元素,把舞蹈变得时尚、现代。他希望能够在不断尝试中做到对文化的传承,在发展中把舞蹈传播出去,就像广场舞,“大家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其中。”

海外舞者曹月生

把广场舞带出国门

大学退休干部曹月生喜欢舞蹈,随子女到美国后感到很寂寞,加上得知一些华人因为语言障碍不得不离开的事情,他便想组织一支舞蹈队。“这样既能够带领大家锻炼,又搭建了一个华人交流的平台。”

2012年,曹月生组建了一支广场舞蹈队。起初,只有七八个人,在新泽西一家星巴克店前面的小花园跳,人多了后便转战到曼哈顿哈德逊河对岸的水上公园。曹月生告诉记者,“那里位于新泽西州,环境特别好。”

2012年加入舞蹈队的杨厚平回忆,早期队员们有点像散兵游勇,后来慢慢有了统一的服装,也有正规的音乐。“曹老师在音响方面确实投资很多,他想把中国广场舞文化在国外传播开来。”

后来,舞蹈队伍越来越大,各种肤色、多个国家的人慢慢加入了进来。“他们都是看到舞蹈队每天跳舞这样欢快,情不自禁加入进来的。”杨厚平说。

波兰人杰兰达(音),20多年前随子女到美国,丈夫因不适应回波兰了,她自己带着孩子读书。如今孩子参加工作了,加入舞蹈队让她摆脱了孤独。

如今的舞蹈队里,不仅有年长者,也有年轻人。“文倩(音)和李洋(音)是两个年轻人,在美国已经很多年,李洋还是纽约州政府的公务员。”队员陈亚非说。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肖隆平

本版图片/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王治强)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