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坐拥绿水青山好生态 尽享金山银山好日子——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乡村旅游发展走笔

2021-10-27 中国农网
语音播报预计13分钟

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新堡乡王岗村,四面青山,绿水穿行,村口一块石牌矗立,刻着“庖汤第一村”。

十余年时间,王岗村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小山村,到2007年“庖汤第一村”开村,再到2020年人均收入达到1.8万元,一幅“百姓富、生态美”的画卷徐徐展开。

在这里,十余年时间,村民花兴江从一个外出打工的村民,到成为村里第一批投身乡村旅游的参与者,再到变身年收入50万元的农家乐经营者,腰包鼓了、日子美了。

王岗村蝶变的神奇“密码”就是绿水青山。

近年来,乌当区经历了从“自然乌当”到“生态乌当”,再到“美丽乌当”,发展定位的不断升级和探索实践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深印刻在乌当区的发展基因中。发展的背后,是乌当区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化“两山”实践的最美诠释。

绿水青山成群众增收致富的强大靠山

一方好山水,满眼皆覆绿。乌当区最深的底色是绿色,最大的优势在生态。

走在乌当区新堡乡王岗村“庖汤一条街”,绿水青山之间,香飘四溢,这条别具特色的生活街区吸引着四方游客。

时间追溯至2007年,彼时的王岗村还是一个落后村寨,尽管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但村民不是种水稻就是种玉米,年轻劳动力80%以上都外出打工,谁也想不到村子会有什么变化。

就在这一年,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契机,王岗村村支两委在苦苦寻觅后找到了发展的路子——用好绿水青山,建好美丽乡村,鼓励村民发展农家乐,借布依民俗发展特色乡村旅游。2007年12月,王岗村“庖汤第一村”开村。

“王岗的山、王岗的水,成就了所有村民的‘金山银山’。近年来,我们利用好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庖汤饮食文化为主的乡村旅游,产业链条不断拓展,村民收入稳步提升,王岗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王岗村党支部书记王安华说。

王岗仅是乌当区“两山”理论实践创新的一个缩影。从五彩缤纷的花画小镇,到神秘舒心的相思河;从环境清幽的香纸沟,到新场万亩杜鹃花林带;从盘龙山万米云梯步道,到梅兰山原始森林带……漫步美丽乌当,处处都是大自然对乌当的珍贵馈赠,处处都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演绎。

阳光之下,在百宜镇红旗村的贵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训基地里,一个个果实饱满、色泽鲜润的八月瓜挂满藤蔓,成熟的果实果皮绽开,露出白色的果肉,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这里的风景很美,不仅有很多好玩的水果采摘体验活动,前段时间还有漂亮的向日葵花海,每个周末我都会带家人来玩。贵阳周边能有这样一个好去处,真是太惬意了。”今年8月以来,百宜镇红旗村游客络绎不绝。

蓝天之下,花海之间,游人忙着拍照,这是他们眼中的绿水青山;基地周边,村民呵护着一草一木,这是他们眼中的金山银山。

全域旅游成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周末每天都要接待200多人,当天收入可达8000元,一个月毛利差不多有6、7万元。”乌当区偏坡乡下院村的村民毛应乾说。作为下院村第一批开办农家乐的经营户,毛应乾这几年真正享受到了乡村旅游的红利。“今年我扩建了10个房间,还准备申报五星级民宿。”毛应乾说,随着乌当区乡村旅游发展得越来越好,他们的生意也越做越大了。

同样,说到近几年的生活,偏坡乡下院村的柴少兰也很高兴,因为通过“农村合伙人”模式,她在偏坡乡的“寻味贵阳·美食街”——花喵街上拥有了一间肠旺面店,“门面、食材都是统一提供的,我们只管经营,如果生意不好,还给我们保底,这样的好事过去想都不敢想。”柴少兰说,是乡村旅游的发展让他们实现了“老板”梦。

曾经的偏坡,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尽管有着生态资源优势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但无法转化为发展优势,是有名的“穷地方”。

为改变这一现状,乌当区依托偏坡布依族传统民俗文化,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理念,引入“田园综合体”概念,打造集休闲观光、农事体验、文化创作、养生养老为一体的“醉美偏坡·原味小镇”,成为乌当农文商旅融合发展的典范,更是乌当区将生态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的最好证明。

如今,在偏坡,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地区城镇风貌,展现乌当“城景融合·独具风情”的城景融合之美;在新堡,山青水碧、谷幽涧深的省级风景名胜区,通过“土法造纸”技艺传承、康养、体育运动等其他产业融合发展、跨界赋能,展示乌当“动静相宜·健康生活”的养心之美;在百宜,红色人文资源优势,通过打开红色记忆、追寻红色足迹、感受红色文化为关键点,传播乌当“红色当年·富美乡村”的初心之美……

今日的乌当,山水在变,变得更美;山村在变,变得更富;群众在变,变得更有致富信心。“诗画田园、乡愁乌当”呼之欲出,“绿水青山”正引来“金山银山”,让群众共享乡村旅游发展成果。

“数字经济+旅游”,碰撞出村民小康生活的火花

智慧旅游,把游客精准“送”到村民身边,为村民提供了特色产品的展销平台,实现了依靠旅游增收、在家门口致富。

在偏坡乡“绣印象”手工作坊,布依民间刺绣非遗传承人陈慧珍手中的针线来回穿插,不停变化针线手法,湛蓝的布料上,很快便绣出一幅精美的锦绣画卷。

“近段时间以来,前来体验刺绣制作和购买刺绣产品的游客络绎不绝,很多游客都是通过美丽乌当智慧旅游平台精准定位导航前来的。随着游客的增加,相信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陈慧珍说。

乌当区将把智慧旅游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智慧旅游平台的搭建,融合生态与文化旅游资源,促进乡村旅游的资源整合,并通过电子商务和智慧营销手段,构建起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我们将通过智慧旅游平台建设,实现线上智慧旅游产品、智慧旅游服务,线下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和特优农产品(000061,股吧)、文创产品等,以旅游产业融合一二三产和城乡间的生产要素,加快推动乡村振兴。”乌当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陈晓琼说。

旅游让生活更美好,智慧让旅游更精彩。不用出门,线上就能看到当地美景,买到当地特色好物,身体虽然没有在路上,但一样可以‘云’游四方。

“现在真的很方便,我们通过云平台就可以看到景区的所有风景,便于制定好观光线路,也能了解到去哪里吃饭、去哪里购物,卫生间、停车场等信息一目了然,省去了很多时间。”市民刘明敏和朋友们在“原味小镇·醉美偏坡”游玩,体验了一把智慧旅游的魅力。

如今,偏坡乡的刺绣、米酒等系列产品,新堡乡的葡萄、苹果,百宜镇的黄金梨等特色产品,将通过智慧旅游平台走向游客,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走上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久锋

(责任编辑:和讯网站)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