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山东临朐县实施“农村闲置房屋三权分置”助力乡村振兴

2021-10-25 中国农网
语音播报预计12分钟

“嵩山生态旅游发展服务中心面对农村人口大量流失、部分农房处于长期无人居住以及推动乡村振兴土地要素受限等现状,深入开展三权分置改革,创新运行模式,打造了涵盖“古村石韵·写意黄谷”“乐活泉头”等9个村落的乡愁经济示范带,有效提升了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乡村发展活力明显增强。这一成功经验日前被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发文全省推广。”10月23日霜降当日,山东省临朐县嵩山生态旅游发展服务中心党委书记王楷介绍说。

严格规范责任,让各方主体权益“明起来” 

具体实施中,嵩山生态旅游发展服务中心突出政府领导,凝聚组织力量。制定出台《农村闲置房屋三权分置改革实施方案》,建立“中心统筹指导、村具体组织实施、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体制,组建中心三权分置改革工作推进专班,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抽调专人联合办公,全面统筹改革工作。突出村民主角,凝聚民心民力。淹子岭、小黄谷等11个试点村全部成立三权分置改革领导小组,明确工作分工,先后组织召开党员、群众代表动员会20多次,开展政策解读40多次,征求意见建议110多条,全力支持村民采取自营、出租、入股、合作等多种方式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突出社会参与,集聚改革动能。积极支持返乡人员依托自有和闲置住宅发展适合的乡村产业项目,鼓励有实力、有意愿、有责任的企业或新嵩山人有序参与盘活利用工作,累计招引项目9个、资金1.4亿元,年实现收入2700万元,有力推动了城乡融合、丰富了村庄文化,形成了多方参与、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探索运营模式,让农村闲置资源“活起来”

1、社会资本开发模式: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流转农户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租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村集体和农户获得租金收入。九杰寨社区泉头村和淹子岭社区小黄谷村等村将本村农户的17套闲置住宅流转后,与潍坊、东营等地投资商签订三方租赁协议,投资600多万元,建设“听履坊”“青舍”“归隐田居”等精品农屋。一批新嵩山人的到来,有力推动了共享经济、“民宿+休闲度假”“民宿+写生”等新业态发展,新增加集体收入9万元。

2、村级改造利用模式:鼓励农户自主对闲置住宅进行改造,交由村集体联营,协议分配收益。淹子岭社区瓮节村、嵩山社区南蒋村等村积极引导村民将自有闲置住宅进行改造,整合村合作社和村集体资金50多万元,投资建成了“嵩山1号十六八”“嵩山1号鱼馆”“南蒋特色炸鸡店”等充满田园情趣的农家乐,由村集体统一对外租赁、经营,每年增加集体收入8万多元。

3、项目招引建设模式:由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中整合本村的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与社会资本以合作形式对闲置住房进行改造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村集体获取收益。淹子岭社区北黄谷村、淹子岭村等村充分发挥特色旅游和蜜桃、佛手瓜、山杏、黑小米等资源优势,引进落户若谷客栈、高山民宿群等项目,对流转的40余套闲置住宅进行集中改造的同时,通过发展采摘、生态游等业态,有力促进了后备箱经济发展,实现农产品(000061,股吧)销售200多万元,村民户均增收4000多元。

4、农户自主经营模式:随着乡村旅游的深入发展,嵩山不断完善提升道路交通、人居环境等基础设施,为在外优秀人才回归乡村,改造闲置农房创造了有力条件。淹子岭社区小黄谷村发挥自然风景资源优势,积极推进闲置农房盘活利用,着力打造写生创作基地,成为小有名气的“画家村”。在写生产业带动下,在外优秀人才回乡建成集餐饮、民宿、会议中心为一体的“艺家客栈”,为偏远的小山村带来了人流,丰富了旅游业态。今年4月份建成营业以来,累计接待客人5700多人,实现营业收入108万元。

5、村集体自主经营模式:鼓励有条件的村集体自主流转农户闲置住宅,与辖区大项目或企业开展合作,进行统一开发利用。嵩山社区南蒋村、沟河村针对潍坊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施工周期长、施工队伍人员多的特点,项目周边的南蒋、沟河等村积极与项目方进行对接,由村集体将70多套闲置农房统一流转出租,安置工程建设人员200多人入住,每年新增收入20多万元。南蒋村利用村集体闲置土地,与河北商会达成开发协议,建设高端民宿群,增加村集体收入。

严格规范责任,让各方主体权益“明起来”

组织保障到位。成立以中心党委书记为组长,中心分管负责同志为副组长,经管站、农综科、规划办、相关社区等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三权分置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按工作分工具体负责评估、规划、招租等事务。宣传引导到位。充分利用微信、广播、专栏等媒介,强化对三权分置改革的目的意义、政策措施的宣传发动,统一干部群众思想认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盘活农村闲置资源的积极性,积极营造全域上下聚力改革的浓厚氛围。政策支持到位。服务中心制定出台《关于支持农村闲置房屋三权分置改革扶持政策》,对北黄谷、泉头等率先盘活闲置农房资源的村,先后投入资金400多万元,支持建成山柿产业园、草木染非遗工坊、乡愁记忆馆等项目9个,配套道路4公里、水系6条,打造“洗砚池畔”“龙溪泉”等网红打卡点70余处,改善了人居环境,扮靓了乡村“颜值”。

临朐县嵩山生态旅游发展服务中心积极引导各村探索闲置农房的盘活模式,唤醒了农村沉睡资产,为促进城乡融合,加快乡村振兴注入了无限生机。同时,这一做法也将为进一步激发乡村旅游活力、改善村容村貌、带动群众、集体致富增收、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等工作提供了可学可用的嵩山实践。

作者:张兴芳 李长伟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吕兵兵

(责任编辑:和讯网站)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