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脱水研报:保险龙头行业 面临悲观时刻看涨 PEV至0.9倍 机构看涨34%

2021-10-23 巨丰投顾 微信号
语音播报预计24分钟

脱水研报:保险龙头行业 面临悲观时刻看涨 PEV至0.9倍 机构看涨34%

  今年3月以来,保险公司的负债端整体出现大幅下滑,根本原因为行业进入了深度的调整;中长期来看,寿险行业已进入深度的调整期,行业调整的核心原因在于行业的供需不匹配;当前四家上市险企的相对估值处于历史底部水平。

  编辑 | 白鹿

  特别提示

  通过本公众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巨丰投顾”)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特定客户参考。因本公众号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巨丰投顾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请您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公众号中的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Risk Disclosure

  今年3月以来,保险公司的负债端整体出现大幅下滑,根本原因为行业进入了深度的调整;中长期来看,寿险行业已进入深度的调整期,行业调整的核心原因在于行业的供需不匹配;当前四家上市险企的相对估值处于历史底部水平,尤其近五年看,四家公司分别位于0.1%、7.1%、0.2%、0.1%的低分位水平。

  要点:

  ◆目前保险股的估值过于悲观,为投资者带来了配置机遇。

  ◆今年预计保险公司将实现健康的盈利增长,1H21/2021年盈利增长9-86/12-79%。据预测,保险公司2021年ROE约为11-20%,销售增速转正只是时间问题。

  ◆该公司是保险龙头,行业面临悲观时刻,困境终将结束,看涨PEV到0.9倍,机构看涨34%。

  寿险:负债端预计延续低迷,行业“去产能”调整将继续。

  今年3月以来,保险公司的负债端整体出现大幅下滑,根本原因为行业进入了深度的调整,短期来看还有以下催化因素:

  1、前期的重疾炒停客观上造成了行业性的一轮客户集中消耗。

  2、疫情后期经济不确定性很大,使得居民预防性储蓄上升、消费需求下降。

  3、经济不确定性增大,使得居民出来创业的意愿降低,而保险销售作为创业的一种,因此增员困难。

  4、监管政策收紧加大增员和保单销售的难度。我们判断今年下半年以上影响负债端的短期因素还未明显改善,负债端的低迷将持续。我们预计前三季度中国平安(601318)、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友邦保险、中国太平的NBV同比增速分别为-18%、-18%、-20%、-24%、+23%、+19%,其中Q3单季同比增速分别为-34%、-15%、-48%、-28%、+12%、+3%。

  中长期来看,寿险行业已进入深度的调整期,行业调整的核心原因在于行业的供需不匹配,具体体现在以下3方面:

  1、疫情导致客户需求发生结构性变化。

  2、产品供给与客户需求不匹配,导致健康险增长遭遇瓶颈。

  3、代理人的能力和圈层与客户对于专业化服务的需求不匹配,代理人渠道面临转型压力。因此,目前我国的人身险行业正经历“去产能”调整期,即淘汰“落后产能”,包括:不符合监管规范的销售行为和组织行为;不能满足“从1张到多张保单”时代要求的产能。

  今年上半年前4家寿险公司代理人规模净流出65万,但各公司代理人活动率仍不断下降,可见目前代理人队伍中还存在需挤出的“水分”,代理人队伍的调整预计还将继续。

  产险:自然灾害及车险综改影响下,财务口径COR预计环比有所提升。3季度往往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频发,今年的河南洪水预计对赔付率的影响较大。截至8月20日,平安产险预估赔付总额29.7亿元,人保产险估损的净损失大概是28亿元,预计分别将提升2021年全年的赔付率1.2%、0.7%。

  对于当前市场核心聚焦的负债端问题,既有短期因素也有中长期影响,短期角度看:重疾炒停对客户的大幅透支是当前保单销售持续不及预期的重要原因;代理人数量的缺口以及经历疫情之下的代理人质量变化、士气下降同样是重要原因;重疾持续推动加保的边际改善效应在明显减弱。

  中长期角度看,无论代理人发展或是产品供需的推动,都需要进行供给侧改革:压实代理人规模将是必然之路,更快地提升队伍效率将有望再未来发展中取得先机;需求必然存在,但供给需要加速优化。

  当前四家上市险企的相对估值处于历史底部水平,尤其近五年看,四家公司分别位于0.1%、7.1%、0.2%、0.1%的低分位水平。

  内含价值估值是全球主流的保险公司估值方式

  内含价值估值是全球保险股估值的主流方式:从绝对估值的角度看,由于保险公司利润释放周期等因素影响,因而不同于一般企业以现有的资产为评估基础、加上商誉的方法,因此基于法定会计准则的估值方法往往会低估保险公司的实际价值,因而在20世纪70年代左右英国开始逐渐使用内含价值的概念来对保险公司进行估值,此后该方法也逐渐流传至欧洲、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逐渐被采纳成为测算保险公司收购与兼并时候的评估价值。

  保单利润的释放周期往往是长期的,并且具有滞后性:通常一张保单在考虑了偿付能力后的可分配利润在首年往往是负值,而后期利润才逐渐释放,最主要的是佣金和各类费用在前几年集中支出较多,因此也存在着传统寿险公司需要7-8年才能实现盈利的说法。

  各类费用的支出往往不是均匀分布的:以佣金和费用支出为主,在保单周期的前几年尤其是首年支出较高,各类直佣、间佣以及其他费用的支出使得净现金流很有可能为负。

  即使使用净资产估值也会使得保险公司价值被低估:对于重资产的保险公司,盈利周期也具有不稳定性,如果考虑使用净资产估值的方法同样不能够展示保险公司真实的价值。

  保险公司盈利的周期性一方面是我们在系列一中提及的保险公司本质上作为经营现金流的公司,可以通过准备金计提来调节利润;另一方面从传统的利源分析上来看利差益依然是保险公司利润的重要来源,这就与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

  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因此净利润估值的方法不适用于保险公司。从净资产的角度来看,最大的问题在于并未考虑到当前有效保单未来预计产生的价值,即有效业务价值的概念,因此保险公司需要以一种专门的方式来进行估值,即内含价值。

  极端假设下,以自由盈余替代内含价值探求保险公司的估值底

  一直以来市场对保险股采取EV估值都有一定的怀疑,主要在于长期利率的下行,以及当前持续的负债承压。

  今年以来市场一直纠结于负债端矛盾:重疾爆发增长的红利消退,代理人数量持续脱落,未来展望诸如增额终身寿、养老年金两全产品、长期医疗险、定期寿险等仍有长期增长空间,但当前短期难以弥补重疾极高的NBV占比,对行业拐点存在期待但具体时点难以确定。

  长期以来保险公司估值受到利率的扰动:以保险公司披露的内含价值敏感性测算看,长端利率下行50BP,基本对应投资收益率下降50BP,对各上市险企的EV将会产生5-10%的折价,且这一折价随着利率下行而一定程度呈现类似指数增长甚至存在跳升的可能。

  因此长期看市场对上市险企5.0%的终极投资收益率假设并不臵信,使得保险公司估值短期受长端利率影响极为明显。

  对主流的保险估值基础内含价值进行拆分,我们可以得到:

  内含价值=调整后的股东净资产+扣除持有要求资本成本以后的有效业务价值其中:调整后的净资产=自由盈余(freesurplus)+评估日持有的要求资本(requiredcapital)

  自由盈余即代表了指适用业务对应的资产市场价值中,扣除适用业务对应的所有负债,超过该适用业务要求资本的金额,简单可以理解为保险公司净资产中可以自由支配的资金,在计算上,可以用:

  自由盈余=资产的市场价值–适用业务对应的所有负债–评估时点的要求资本极端假设下,我们不对有效业务价值(包括“扣除持有要求资本成本以后的有效业务价值”及“评估日持有的要求资本”项)给予任何估值,仅对自由盈余进行估值,此外考虑非寿险业务板块的归母净资产,按照PB给予估值。

  对于自由盈余部分,以公司的认可资产-认可负债-最低资本来计算。

  极端市场及极端假设下,我们用自由盈余替代内含价值探求保险公司的估值底:以自由盈余替代内含价值,即对存量保单的未来现金流及利润不给予任何估值,同时也不用再受到利率的短期扰动,且更不考虑未来长期的NBV以及增长,相当于是极端条件下保险公司的估值低。

  该公司净资产中,寿险业务占比23%,产险业务占比18%,主要部分为集团管理及资金运用业务,占比超过50%。考虑到当前公司财险业务保费增速及综合成本率优于行业,但集团管理及资金运用板块占比过高,整体仅给予公司其他部分0.8倍PB。

  以自由盈余为基数测算极端估值,当前龙头已接近底部估值水平:以自由盈余为估值基础,并对其他版块的净资产予以保守估值,,较当前下行空间仅为2%,已接近底部估值水平。

  让我们来看看该股的财务状况:

脱水研报:保险龙头行业 面临悲观时刻看涨 PEV至0.9倍 机构看涨34%

  福利时间

  粉丝福利!扫码添加投资顾问助理,回复数字索取:

  01

  福利1:投顾老师为您诊断您手中持仓,需要请回复1

  02

  福利2:产品和服务试用资格,需要请回复2

  03

  需要其他服务,请回复3。感谢您的关注!祝您投资顺利!

 

  免责声明

  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巨丰投顾")出品的所有内容、观点取决于市场上相关研究报告作者所知悉的各种市场环境因素及公司内在因素。盈利预测和目标价格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因此,投资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标的在研究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我们所表达的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

  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仅为对相关标的研究报告部分内容之引用或者复述,因受技术或其它客观条件所限无法同时完整提供各种观点形成所基于的假设及前提等相关信息,相关内容可能无法完整或准确表达相关研究报告的观点或意见,因而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投资者切勿依赖。任何人不应将巨丰投顾出品内容包含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作为其投资决策的依据,巨丰投顾发布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研究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巨丰投顾不承诺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所有巨丰投顾出品内容或发表观点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信息或所表达的观点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操作建议。

  相关内容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巨丰投顾。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显杰)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