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大熊猫、东北虎豹,这两个以物种命名的国家公园有哪些故事?

2021-10-21 新京报
语音播报预计9分钟

新京报快讯(记者 陈琳)首批5个国家公园公布,其中大熊猫、东北虎豹是以物种命名的两个国家公园,在推进物种保护方面,这两个国家公园做了哪些工作?在回答新京报记者提问时,这两个国家公园的负责人分别介绍了目前公园在物种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效。

熊猫局域种群的廊道和走廊带划入国家公园范围

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负责人陈宗迁介绍,据第四次全国大熊猫野外调查数据显示,现在在国家公园范围内有1340只野生大熊猫,占整个野生大熊猫种群的71.89%。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好大熊猫种群隔离和栖息地连通这两个问题,对此,也采取了相应措施。首先是实现跨区域的统一保护,从空间上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按照三省圈一个公园的思路,将四川、陕西、甘肃三个省9个市(州)、23个县(市、区)野生大熊猫密集区域,还有主要大熊猫栖息地以及主要的大熊猫局域种群的廊道和走廊带,都划入国家公园范围,实行完整保护。”

陈宗迁说,国家公园整合了69个各类自然保护地,解决了原来各个保护地之间存在着保护空缺的问题,新划进了20%左右保护地之间的连接地带。同时,也按照自然山系设置管理机构,打破原来按照行政区划设置管理机构的局限。目前,大熊猫国家公园面积为2.2万平方公里,其中1.48万平方公里是核心保护地,这里主要是野生大熊猫种群比较密集的地方,交流廊道区域都划入了核心区域。

大熊猫国家公园内目前有13个相对独立的局域种群,通过建设黄土梁、小河和土地岭生态廊道后,实现了廊道之间大熊猫的交流。“去年8月份以来,我们在岷山山区土地岭布设红外相机,首次拍摄到野生大熊猫交流的影像和照片,说明生态廊道的建设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同时,促进野外种群复壮工作,建立完善人工种群野化训练、放归复壮野外种群的机制。通过建设野化训练基地、野化放归基地,开展小相岭孤立小种群复壮试验;另外,通过救助大熊猫异地放归、圈养大熊猫野外放归的方式来增加野外种群的数量,丰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增加种群的稳定性。近几年来,监测到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在栗子坪放归的大熊猫“张想”,已经在栗子坪保护区移动了500多公里,到了凉山片区,说明种群之间的区域交流、迁徙,通过这些努力已经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泸欣”是野外救护以后异地放归的熊猫,也在栗子坪保护区实现了野外受孕、野外生产。

东北虎幼崽存活率从试点前的33%提高到50%以上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负责人侯翎介绍,在国家公园范围的划分上,立足于东北虎豹栖息地森林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将近年来监测确认的东北虎、东北豹的跨境迁移通道、繁殖家域、定居区、活动频繁区、潜在栖息地以及连接区域划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范围,确定管控分区,并采取不同的管控措施。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核心保护区758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4%,一般控制区647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6%。

实现了“天地空”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全覆盖。据介绍,“天地空”一体化监测体系和信息管理平台覆盖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全域范围。近年来,监测体系获取了4000余次东北虎、东北豹和100多万次梅花鹿等野生动物的影像资料,为科学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这个监测体系还可以发布警示预报,提醒巡护人员和周边居民,避免可能发生的人虎冲突。

在加强东北虎、东北豹野外种群的保护方面,建立了网格化管护体系,开展专项管护巡护4.62万人次。同时,通过开展虎豹栖息地的修复,林地的清收,有序退出开发项目,打通了虎豹迁徙通道。根据最新的监测数据显示,东北虎新生幼虎10只,种群数量达到50只以上,东北豹新生幼豹7只,种群数量达到了60只以上,“更难能可贵的是,东北虎幼崽的存活率从试点前的33%,提高到了目前的50%以上。”侯翎说,像梅花鹿、棕熊、亚洲黑熊、水獭、獐、原麝、斑羚等野生动物也得到了很好恢复,据此可以看出,国家公园在更适宜的层面上,包容野性的自然,万物各得其所、自由自在。

公园还开展了示范村屯的建设,黄牛集中养殖、黑木耳提质增效、生态护林员“一户一岗”等一系列民生项目。累计发放野生动物肇事补偿金额约560万元,设置了公益岗位10632个,通过这些措施,老百姓(603883,股吧)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看到了希望,大家都积极投身到保护工作中去,收获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学术期刊《科学》杂志援引世界虎豹研究权威专家的观点认为,中国正在建立比美国黄石公园还要大60%的虎豹国家公园,可能是未来20年内世界上最成功的老虎保护故事。”侯翎说。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危卓

(责任编辑:李显杰)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