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娱乐小组被关停,豆瓣重建乌托邦?

2021-10-15 传媒1号 微信号
语音播报预计26分钟

 

「豆瓣娱乐小组关停」再创新战绩。豆瓣小组已经成为整治「饭圈」乱象行动的一个重要阵地,本次整治涉及六个小组的解散和关停,包括豆瓣茶水间、豆瓣橘组|青春有你等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小组,#如何看待豆瓣娱乐小组的「集体塌房」?#请在留言区留下你的看法。

"

作者 | 六一

9月30日,豆瓣官方账号豆嬷嬷发布了日志,为配合整治「饭圈」乱象,再次关停或解散部分娱乐小组。

娱乐小组被关停,豆瓣重建乌托邦?

图片来源:豆瓣截图

打开豆嬷嬷的豆瓣主页,关于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处罚公告满满当当地像纪念品陈列在橱窗里。豆瓣的创始人阿北可能也没有预想到,当初「希望它以后是所有人手里的豆瓣」,现在怎么走向需要从某些人手里夺走的「穷途末路」。

阿北一直喜欢用「城市」的比喻来形容豆瓣,一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城市。

这座城市是中文世界里最完整的手边书影音资料库,以「兴趣和发现」为核心要素构建人与物与人的关系网络。但在2014年以前,它并不像现在这样复杂和繁华。它被区隔成了十几个独立的岛屿,豆瓣FM、豆瓣阅读等APP各自为战。

「区隔」是2014年以前豆瓣推崇的理念。阿北认为「不同兴趣的人群之间能够相互有区隔的时候,『热点』也才有意义。一个有多种多样人群的城市才是有活力的。这些人群之间,既需要方便地交流,也需要有效地区隔。」

但这样的设计却在无法舒适地跨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被区隔开来的应用留不住用户,阿北也开始意识到「不被打开的体验其实是最差的体验」。于是2014年下半年,豆瓣变了,对于「区隔」的推崇转向了「完整」。完整的个人兴趣被推到了豆瓣产品理念的中心,多种应用聚合在了一个APP之上。这座城市的居民成长得更加丰富立体,以趣缘为节点关联起来更多层次的强弱连接。

娱乐小组被关停,豆瓣重建乌托邦?

娱乐小组被关停,豆瓣重建乌托邦?

图片来源:豆瓣截图

但阿北没有预料到,多样性的活力会瓦解豆瓣的核心。通过书影音建立起边界的豆瓣迎来了新的居民,脱离书影音主题而建立的小组讨论逐渐成为了豆瓣重要的交流文化。

目前豆瓣小组包括了追剧、影视、读书、游戏、生活、人文等27个小组类别,讨论的主题从女性在学术界的生存境遇,到生活里的婆媳关系。其中嗅着八卦而来的娱乐小组更是牢牢拿捏住了豆瓣圈层化、集体讨论的特征,在平台边界上撕了一个大口子,如同汹涌的浪潮向着豆瓣袭去。

豆瓣娱乐小组关停,噤声的是到底是什么?豆瓣是否拥有真正的领土权?

娱乐小组被关停,豆瓣重建乌托邦?

豆瓣娱乐小组:用户的共同兴趣在哪?

听说过豆瓣鹅组吗?入组比在京沪落户还难的那个?

娱乐小组被关停,豆瓣重建乌托邦?

图片来源:豆瓣截图

这个神话一般的存在,早就成为了豆瓣娱乐小组一个暧昧的代名词,小组中每一个扒皮贴都像是躲在当事偶像床底下采写而来。鹅组创建于2010年5月,原名「八卦来了」,借鉴着综艺节目《康熙来了》的名头,因2018年的整治风波而改名为鹅组。

起初这个小组为了讨论明星八卦而创办,通过对某位偶像的层层扒皮而「打破偶像神话」——这也是鹅组初代用户的共同兴趣。信息来源并不保真,但不妨碍组内成员津津有味地按照主观修饰着某位明星的媒介形象。

阿北曾经谈到他对于兴趣的定义。豆瓣是强调围绕个人,是对自己有用、有帮助的。天下大事我看着好玩,但未必对我个人是有触动或有帮助。豆瓣围绕个人,我去关注美食是因为我喜欢吃,就是这样。鹅组用户共同关注的是明星偶像的「祛魅」,这对他们个人来说是兴趣所在,是讨论的意义。

但随着粉丝文化的席卷,鹅组的话题发酵速度越来越快、热度也因频繁地出圈而一点点沸腾。许多用户直接作为信息渠道,把话题从豆瓣嫁接到微博上。

娱乐小组被关停,豆瓣重建乌托邦?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于是鹅组迎来了很多区别于其初代用户共同兴趣之外的成员,维护自家偶像,在鹅组前线反黑,成为了很多组员的使命。

发展到这样的境地,鹅组用户的共同兴趣已经变得模糊,甚至走向分裂。与微博制度化运营的超话不同,鹅组本来就不是为了某一明星而建立的,所以其中的话题五花八门,极易触碰粉丝群体的逆鳞。「完整的个人兴趣」被帖子内的充满戾气的争吵而撕成碎片,基于兴趣的交流空间也因非理智的饭圈文化入侵而失序成不堪入目的战场。

尽管鹅组企图通过提高用户的审核门槛来制约这样的现象,但不妨碍围墙也能打漏洞。一场反击之战被异化成了高价生意,已进驻鹅组的账号可以被挂在闲鱼上以800元的价格出售,为已经足够混乱的舆论场域再添几把火。除鹅组之外,其他娱乐向的小组也闯出了一片天地,导致不仅是热衷于这类主题的受众,相关明星的工作室都将豆瓣娱乐组视为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娱乐小组被关停,豆瓣重建乌托邦?

图片来源:网络

曾经「文艺青年的乌托邦」,凝聚了太多复杂的目光,那些眼神跨过不同的平台、跨过不同的用户,气势汹汹地侵入瓦解这个平台经历十几年构筑起来的文化壁垒。

为何这股力量能够如此强大?

从平台视角来说,平台文化与饭圈文化相悖又相融,相悖的是气质,相融的是形式,从而触发领地危机。

在未招致管控之前,豆瓣小组的运营主要以自组织的形式,官方很少介入到各小组的管理当中。任何人都可以创建小组。在「关于豆瓣」中,你可以看到这样一段话:

「如果能不一一结交,却知道成千上万人的口味,能从中间迅速找到最臭味相投的,口口相传的魔力一定能放大百倍,对其中每一个人都多少会有帮助。豆瓣随着这一个愿望产生。豆瓣不针对任何特定的人群,力图包纳百味。无论高矮胖瘦,白雪巴人,豆瓣帮助你通过你喜爱的东西找到志同道合者,然后通过他们找到更多的好东西。」

「东西」已经泛化成为了「内容」,且从参与者身份而言,豆瓣是没有门槛的——谁都可以因为对某个娱乐话题感兴趣而参与讨论。这样的机制再适合不过了。

但矛盾点在于,豆瓣可以接受碎碎念,可以接受荒诞无意义,但无法承载撇开了共同兴趣而为个人喜好进行的拉踩分裂。

一部电视剧需要撕番位,一张合照需要撕站位,一场晚会需要撕哪位女星美若天仙哪位女星丑到爆炸,一次演出需要撕哪位哥哥动作撩人哪位哥哥油到不行。甚至鹅组在被封停之前,还发布过「最讨厌/喜欢明星Top20」「最讨厌/喜欢男明星Top20」的榜单,在粉丝群体中再度引战。

娱乐小组被关停,豆瓣重建乌托邦?

图片来源:豆瓣

曾经鹅组被称为「照妖镜」,被鹅组照过的明星无一不是「白骨精」。但现在鹅组的这面镜子照到了制作镜子的人身上,私心和恶意都明明白白地暴露在不堪入耳的骂战之中。

最终,趣缘成为了暧昧谣言的遮羞布,情绪化攻击的陪葬品。

娱乐小组被关停,豆瓣重建乌托邦?

豆瓣印象变形记

如果现在再谈豆瓣,获得的印象标签会是什么?

尽管还有不少人将豆瓣的书影音领地当作是一个工具性的存在,豆瓣评分也依然具有影响力,但更多的印象已经因近两年的新闻而转变为捕风捉影的八卦集中地。

互联网的用户在重新给豆瓣印上标签,而豆瓣也在重新接受更为复杂的用户画像。

豆瓣在书影音方面的影响力有多大?《这部豆瓣9.0分以上的电影,你一定要看!》《豆瓣评分3.0,这到底是部什么神剧?》《国庆在家,收好这份豆瓣评分8.0以上的书单!》从这些标题中可以看出,豆瓣评分已经成为了一个符号,象征着文化作品的优劣。

娱乐小组被关停,豆瓣重建乌托邦?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

这也得益于阿北对于评分的理解。阿北2015年的时候在自己的豆瓣日志中发布了《豆瓣电影评分八论》,其中提到,豆瓣电影评分的主旨和原则,是「尽力还原普通观影大众对一部电影的平均看法」。这个主旨过去十年没变过,将来也不想变。

所以豆瓣评分不是在任何一个权力框架下的意见输出,虽然大众的看法被算法折叠到评分里,但是不被干扰,真实才具备代表性。

其次,豆瓣里关于书影音的发现和推荐也依然有着独特的话语权。

阿北在在一开始设计豆瓣时就将其简单的定义为一个查评分评论的地方。但这样一来,用户会产生两个问题:如果用户发现评论不好,那他应该去哪里找寻好的内容去看?另外一个问题是用户来查评分本质上是顾及当下的需求,现在该看点什么?所以在评分之外,需要把发现做好。要把发现做好,就得把社会化做好。

注入了社会化基因的书影音,逐渐就养成了一种气质。有的人觉得是文艺青年,有的人觉得是高知群体。无论哪种表述都好,书影音板块就像是豆瓣这座生活大城市里面不可忽略的地标,代表着豆瓣厚重的历史。

而现在,出现的是与书影音这个博物馆相对应的娱乐小组,一个疯狂不夜城。

它有灯红酒绿的迷离,也有支离破碎的剧情。娱乐小组里内容的疯狂和暧昧使其成为另一个符号,逐渐取代了书影音之于豆瓣的表征地位。就像说起拉斯维加斯,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一座赌城。

如果只是在豆瓣平台内部的讨论,这个符号的推广范围也还有限。但光鹅组的内容就不知道养活了多少营销号,他们敏锐地感知到了流量密码,就算不是组内用户,也可以把帖子截图搬运到微博上,吸引微博用户的关注。除此之外,短视频当道的移动互联时代,短视频平台八卦博主又怎么能不来分一杯羹。不少娱乐八卦短视频不仅拿出组内帖子的截图,甚至还要配合上解说,让本来虚无缥缈的爆料变得更能蛊惑人心。

经过多渠道的叠加效应,互联网用户很难不从八卦这一面去认识豆瓣。加之不少明星工作室因为豆瓣用户的言论而发起诉讼,把娱乐性的事件推向了法律层面,对豆瓣也产生了一种直接又剧烈的冲击。

娱乐小组被关停,豆瓣重建乌托邦?

图片来源:正观新闻

很有趣的是,就算是企图挽救豆瓣的小组关停举措,也无疑是在八卦的标签上再浓墨重彩地画上一笔。新老用户的注意力都被紧紧吸附在因娱乐八卦而撬开的这个黑洞中,吞噬掉最开始的豆瓣。

豆瓣阵地的失守,就隐藏在这样的标签变迁史里,新生代的用户已经不能从现有的豆瓣中找到它原有的气质了。

娱乐小组被关停,豆瓣重建乌托邦?

新居民高调来袭 原住民说声再见

标签的转化,对一个平台来说是关系用户黏性的致命要素。

饭圈文化对于豆瓣的原生文化不仅是一种内容上的侵袭,最终这种对抗的要素还会落到用户的身上。

豆瓣被称为「慢公司」,它不太急功近利,你很少看得到豆瓣极具商业性的一面,比如它从来不会给你疯狂推送广告信息。它自己就像一个很有分寸的用户,不会太过干扰你的世界。这样的风格也显示在豆瓣的初代用户身上。那些曾经单纯因为喜欢某样事物而入驻豆瓣的原住民,还保有豆瓣一开始信奉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信念标准。

而今天的豆瓣用户是多样化的,他们不仅仅因兴趣而来,可能是为了某个帖子引起的关注,也可能是为了一场正在进行的口水战。多样化本身是豆瓣所追求的实践目的,但是它带来的弊端也是房间里无法忽视的大象。

平台的包容性并没有辐射到每一个用户身上,用户之间的关系因为对话题认知的不统一而愈发紧张,多数人的选择是出于本能性地守护自己的权益,想要在街头的争论中获胜,而不是礼貌地路过。

豆瓣电影评分近几年来的争议是有目共睹的。部分粉丝干扰不了其他用户正常的打分,就试图用粉丝群体的力量将分数刷上去,同时对在讨论区出现的不利于偶像的评价进行攻击和漫骂。甚至,评分不止被用于维护,也被用于攻击。

不同粉丝群体之间的斗争逐渐演化成对对家偶像出演剧集的恶意刷分。这些用户同样深知豆瓣评分的代表性意义,却对其如何树立起这样的权威不太关心,也更不会在意平台的核心支柱被过度消耗的后果。他们不仅声势浩荡地入侵豆瓣,还将这里构建成为驻扎阵地,强势地挤占了其他用户的生存空间。

娱乐小组被关停,豆瓣重建乌托邦?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微博

于是大批的老用户开始觉得「豆瓣不值得」,纷纷离开。粉丝无法接受豆瓣平台的运营逻辑和其他想要正常发表意见的用户,老用户无法接受横空出世的饭圈逻辑和豆瓣的不作为,豆瓣平台努力将反刷分作为豆瓣电影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却依然控制不了用户分裂、平台初心和当下气质的不协调。

文化塑造非一日之功。

这种比较、拉踩、限制观点的实践不仅仅呈现在评分版块,更多的小组内容开始在不经意间渗透了这样的底色。

一名11年注册豆瓣的用户在知乎回答「豆瓣小组为什么戾气那么重」的问题时提到,「豆瓣现在不光小组戾气重,广播、豆列戾气也很重,环环相扣影响到豆瓣的基本盘『书影音』也被染指」。

所以,可以理解,老用户失望和离开的原因,不只是因为无法抵抗入侵者,而是这从根本上重塑了豆瓣的调性,这和他们原来的生存愿景无法共存。

娱乐小组被关停,豆瓣重建乌托邦?

持续关停饭圈娱乐组,效果很难去评估。

去中心化的自由创组模式存在,就一定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管理者敌不过用户的想象力,当一种失序混乱的格局被感知,其背后的影响力已经扩散到了无法肉眼捕捉之处。气质是要养的,关停娱乐小组,只是一个微小的部落不再能够发声,平台氛围不会有太大的转变。

也许使用领土的概念依然违背了豆瓣包容的初心,但豆瓣想要建立起一个和谐的生态,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传媒1号。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显杰)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