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南京大学教授刘志彪:“专精特新”要做小池塘里的“大青蛙”,而非大河里的“小青蛙”

2021-10-15 每日经济新闻
语音播报预计15分钟

每经记者 叶晓丹 每经编辑 宋思艰

改革开放后,中国凭借劳动力、原材料等成本优势,在过去几十年中,借助经济全球化的东风,逐步成为了全球第一制造大国。而疫情之下,全球经济局势深刻变化之际,不乏逆全球化思潮,全球供应链困局亦时刻影响着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发展。

面对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现状,制造业“强链补链”正在进行,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出北交所,解决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正逢其时。

此前,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志彪曾发文表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不仅要资金扶持,更需要政策、技术和管理技能的支持。为此,应强化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转变政府职能和服务模式。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专注细分市场是否意味着企业的市场可能会收窄?带着上述问题,《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以下简称NBD)近日专访了刘志彪教授。

发展“专精特新” 强链补链是必然选择

NBD: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来看,以往各区域、县市、产业园区很多强调的往往是地理上的集中,比如浙江有很多的块状产业带,强链补链、链长制的视角则是从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纵向查漏补缺,从时代背景、历史机遇的角度,是不是可以说中国制造业从横向的区域集中,正在向纵向产业链发展的脉络演进?

刘志彪:横向的区域集中与纵向产业链分工,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两种脉络演进形态。过去我们参与全球产业竞争,是一种“双重嵌入”的形式,即企业嵌入区域化集中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又嵌入纵向的跨国企业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制造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国际贸易呈现爆炸式增长。总的来看,中国制造企业在这个阶段适应的是全球产品内分工的形态,以块状产业带的空间形式,专注于产品内分工的某个具体环节、生产片段和零部件,这大大地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效率。

但是大家都知道,在之前出现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后,由于产业链和供应链出现了严重的不安全和不稳定,各国反思产品内分工只讲效率不讲安全的弊端,开始对纵向产业链分工采取收缩战线策略,制造业回流本国或者寻求多元化的供应链。同时中国产业链遭受打压,对产业链关键技术、工艺、设备进行各种限制,由此中国提出建设关键产业的“全产业链”问题,强调产业链的安全高效、自主可控。因此,从供给侧进行补链强链,从产业链上下游纵向查漏补缺,大力发展具有隐形冠军或小巨人特征的中小企业,就是适应当今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变化的必然选择。

NBD:对于“专精特新”类企业的融资问题,您怎么看?

刘志彪:包括“专精特新”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是我国金融抑制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我国全面进入创新发展轨道的主要瓶颈。

最近我们对苏南某市的优秀“专精特新”企业进行的一项问卷调研显示,尽管国家为此出台了许多政策,但是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实践中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对于主攻小众市场的“专精特新”企业来说,融资困难是世界性问题。因为金融部门对其特殊技术和专用设备的识别能力较弱,中小企业又缺少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往往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发达国家一般是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融资方式和建设中小企业的风险承担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

苏州相城区这些年对此也有很多的实践经验可以总结。例如,它根据本区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设计不同的贷款产品;然后由省、市、开发区共同出资建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资金池,对应不同的贷款风险承担比例;最后政府通过基于企业平台数据的审核发放贷款,对于高科技低风险企业,它所建立的资金池,最高的贷款风险承担比例可以高达90%。这大大地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问题。据统计,目前科创板340多家上市公司中,苏州市上市的企业数量与北京、上海、深圳一起,属于第一方阵。这说明,苏州为中小企业的融资制度创新,大大克服了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中的资金瓶颈。

要做小池塘里的“大青蛙”

NBD:德国的隐形冠军企业专注于细分市场,当前国家大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也是强调能够培育在产业链上各细分市场的优秀企业。不过,“隐形冠军之父”赫尔曼·西蒙认为,专注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市场的缩窄,这时需要用国际化来扩大企业的市场。企业也需要通过产品的多样化来分散专注单一产品带来的风险,那么对照当下在大力培育的“专精特新”企业,他们是否也可能会面临专注单一细分市场与多元化战略的平衡问题?

刘志彪:“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注于某一产业的非常细分的领域,其市场容量是很有限的,但是其存在的价值不在于规模,而在于对核心技术的掌控,在于你的产业链要正常运作,就没有办法离开它。

从产业链的角度看,一个产业中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可能做大做强的,也不是都非要选择做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才能活下去。对标日本和德国,以及欧洲的一些国家,它们有很多符合我们所说的“专精特新”标准的企业,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历史,始终不选择做大,也不做强,但其技术水平却是世界一流的。

确实,专注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市场的缩窄。但是我觉得这并不意味着有什么不好,更不意味着企业竞争力低下。至于能不能用国际化的办法来扩大企业的市场,也不是企业主一厢情愿的事情,这要看产品性质:你的产品适合于国际化,当然要强调尽快扩大市场份额。总之,对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来说,要做小池塘里的“大青蛙”,而不要做大河里的“小青蛙”。

大力培育的“专精特新”企业,是可能会面临专注单一细分市场与多元化战略的平衡问题。但是我觉得这不是中小企业要考虑的问题,而是发展起来的大企业尤其是特大型企业才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中小企业的产品不适合市场了,自然就退出了,也没有多少固定资产等沉没成本的投入,也不会雇佣多少劳动力,船小好掉头嘛!它还是很小规模时,就考虑多元投资来分散风险,肯定是不合适的。

因此也有人认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经过了初期的迅速成长后,不可能继续保持很高的增长态势,也就没有必要过于强调融资做大。确实,日本和德国是有一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经过上百年历史,都不选择上市融资。我觉得对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主要要看这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面对的市场性质:如果面向的有限的国内甚至区域市场,需求成长性一般,当然没有必要那么强调融资;如果面向国际国内大市场,融资问题就是其成长周期的最重要事务之一,中国很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正是属于后一种类型。

NBD:疫情之下,经济全球化这两年受到了诸多挑战,也不乏存在逆全球化的思潮,中国制造业目前仍“大而不强”,您怎么看这一轮变局下,中国制造业的机遇和挑战?

刘志彪:上一轮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中国制造业受益于嵌入全球产品内分工,成为跨国企业主导的全球价值链纵向分工中的供应商,由此带来经济高速成长。

当前,这种性质的全球化正在逆转,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以出口导向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战略,需要转变为“基于内需的经济全球化”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庞大内需的优势,以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来连接、带动国际经济循环。这是这一轮变局下,中国制造业的重大机遇和面对的新挑战。

(责任编辑:李佳佳)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