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粤式火锅捞王赴港IPO:人均消费高、原材料成本占比低,食品安全问题频现

2021-10-14 洞察IPO 微信号
语音播报预计13分钟

粤式火锅捞王赴港IPO:人均消费高、原材料成本占比低,食品安全问题频现

作者:潘妍

出品:洞察IPO

近年,火锅赛道降温明显。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呷哺呷哺业绩均出现下滑,连带二级市场持续不振。自2月以来,海底捞、呷哺呷哺股价跌幅均在70%左右。

在此环境下,粤式养生白汤火锅连锁餐捞王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捞王)于9月初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或将成为继海底捞(06862. HK)、呷哺呷哺(00520. HK)后第3家在港上市的火锅概念股。

火锅行业遇冷

“差异化”赛道存地域壁垒?

毋庸置疑,2020年使整个火锅行业陷入至暗时刻。艾媒数据显示,火锅行业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5295亿元跌至2020年的4236亿元。

以头部品牌为例,2020年呷哺呷哺实现营业收入54.93亿元,同比下降9%;净利润为183.7万元,更是较2019年“夸张”得下降了99%。据呷哺呷哺于7月发布的盈利预警公告显示,预计公司2021年全年关闭的亏损门店约200家。

同一年,海底捞则开始“跑马圈地”式开店扩张,想以此来提高市占率,全年净增544家门店。2020年,海底捞实现营业收入287.02亿元,同比增长8%。开店虽使营收维持了小幅增长,但同时也导致运营成本的增加,致使当年净利润同比下滑87%至-9.65亿元。

2021年以来,上述两家公司的业绩虽实现不同程度的同比增长,但在二级市场却陷入低谷。

截至10月12日,海底捞报28.55元/股,较今年2月创下的85.75港元/股的历史高点已跌去65.23%,总市值蒸发超3000亿港元;呷哺呷哺报6.59元/股,较今年2月创下的26.91港元/股的历史高点已跌去75.51%,总市值蒸发超200亿港元。

海底捞股价走势图

粤式火锅捞王赴港IPO:人均消费高、原材料成本占比低,食品安全问题频现

图片来源:Wind

在低迷行业环境下,众多火锅新品牌选择从“差异化”的细分市场切入,此次赴港上市的捞王就是其中之一。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粤式火锅餐厅行业的收入由2016年的546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73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了10.6%。预计至2025年,粤式火锅餐厅行业的收入将达到1285亿元。外界普遍也对这一细分赛道报以看好。

目前,捞王旗下共拥有3大品牌,分别为主打粤式火锅的“捞王锅物料理”、迷你火锅“锅季”以及快速休闲餐饮“捞王心灵肚鸡汤”。

粤式火锅捞王赴港IPO:人均消费高、原材料成本占比低,食品安全问题频现

图片来源:捞王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自2009年在上海开设第一家餐厅以来,捞王共开设了136间餐厅,其中有132间为“捞王锅物料理”店。

招股书显示,此次发行捞王计划拿出部分资金用于在全国乃至全球开设新餐厅。2021年-2024年,捞王预计分别开设32家、48家、72家、103家餐厅。

不过《洞察IPO》发现,在目前捞王开设的136家餐厅中有116家餐厅位于江浙沪地区,而北方地区仅6家门店,其中北京就占据5家,另1家则位于陕西。

这就难免使人联想,是否源于粤式火锅在北方地区接纳度不高所致?

粤式火锅捞王赴港IPO:人均消费高、原材料成本占比低,食品安全问题频现

图片来源:捞王招股书

一线城市显疲态

人均消费高、原材料成本占比低

业绩方面,2018年-2020年,捞王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71亿元、10.95亿元、11.25亿元,2019年、2020年增幅为25.29%、2.75%。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5905.5万元、7991.5万元、6744.1万元,2019年、2020年增幅为35.32%、-15.61%。

如此一看,相较于百亿营收额的海底捞,捞王的规模较小。

因人均消费较高,捞王还被称为火锅界的“爱马仕”。招股书显示,捞王餐厅顾客人均消费已从2018年的120.3元上涨至2020年的128.1元,高于海底捞2020年110.1元的人均消费额。

虽然人均消费额较高,但捞王的翻台率却较低且连年下滑。2018年-2020年,捞王的翻台率由3.1次/天降至2.5次/天,2021年上半年再度下滑至2.4次/天。

对比来看,海底捞在2018年时翻台率高达5次/天,虽此后也呈持续下滑趋势,但仍高于捞王。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的翻台率为3次/天。

粤式火锅捞王赴港IPO:人均消费高、原材料成本占比低,食品安全问题频现

图片来源:捞王招股书

不过奇怪的是,主打进口养生食材的捞王,其原材料成本比重却不及海底捞。

2020年,捞王原材料及耗材金额为4.15亿元,占当期营收比重36.89%。同期,海底捞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为122.62亿元,占当期营收比重42.85%。

这就不免产生疑问,捞王食材成本开销不及海底捞,但人均消费消费却高出海底捞不少,是否合理?

此外,捞王的人工成本也占得不小开销,这其中有不少外包人员。

2020年,捞王员工成本为3.18亿元,其中外包劳务费用占1.34亿元。招股书显示,截至提交招股书之前,捞王共有3851名员工,其中1759名外包人员,占比达45.68%。

这些外包人员均由服务外包公司所提供。捞王与外包公司订立协议,但与外包人员并无任何直接劳动合约关系,因此对其控制权有限。若未来外包人员出现任何违法违规或其他不当行为,都将对捞王本身的市场声誉、品牌形象及财务状况带来不利影响。

另值得关注的是,主打高端市场的捞王,在一线城市中的发展却似乎进入疲态。

从每日服务的顾客数量来看,2018年-2020年,捞王一线城市每日服务的顾客数量分别为305人、273人、214人,日均销售额也分别为3.69万元、3.47万元、2.85万元,均呈逐年下滑趋势。

同时,自2019年起,捞王位于一线城市餐厅的各项指标就不及新一线城市及其他城市。

粤式火锅捞王赴港IPO:人均消费高、原材料成本占比低,食品安全问题频现

图片来源:捞王招股书

身处餐饮界,食品安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但捞王在报告期内却频频“翻车”。

今年6月,捞王旗下餐厅被检测出餐厅食材中重金属超标。

2021年6月,绍兴市越城区市场监管局发布公告显示,捞王(上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绍兴胜利东路店于2020年11月20日购进1.5公斤的小米椒,镉项目不符合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要求。

无独有偶,2019年,捞王(上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杭州江汉路店被抽检出销售的1批次老豆腐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不合格。

除此之外,有不少消费者投诉表示,曾在捞王用餐后出现腹泻症状。

粤式火锅捞王赴港IPO:人均消费高、原材料成本占比低,食品安全问题频现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

值得玩味的是,捞王在招股书表示,其超80%的门店取得了食品安全A级评级,远高于10%的行业水平。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洞察IPO。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