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张玉华的“微心愿”

2021-10-12 中国农网
语音播报预计6分钟

一大早,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江边乡大平地村委会地房村民小组村民张玉华来到自家对面的山梁上,查看种植于此的玉米长势——几天前,张玉华完成了自家今年的烤烟交售工作,这让他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准备收获玉米。

此前,从张玉华家到玉米地只有一条蜿蜒的、只能一人通过的山路能走,劳作的时候,他每天用在路上的时间就要一个多小时。“喏,那块地就是我家的,别看直线距离不到500米,从这儿走着去,没有半小时去不到。”站在院子里,张玉华指着对面山梁的一片耕地说道。

地房村民小组位于大山深处,是一个彝族聚居的小山村。受制于地理环境,村里绝大部分耕地都是山坡地,陡峭之处,要拄着棍子才能站稳。“老祖宗把家安在这个地方,是逼着我们把苦日子过成好日子。”张玉华笑言。

张玉华今年45岁,当家已有25年。

“我当家那年,家里除了一所住了30多年的土坯房和一些粮食、一头牛,再无其他。”张玉华说,穷日子的根源,还是土地耕作条件恶劣的原因,之前家里虽有几十亩土地,但很多地块连牛都到不了,只能纯人工劳作,既辛苦,收入也少。

解决自家耕地通行难的问题,是张玉华当家后做的第一件大事:陡峭的山坡上,一家人辛苦数年扩宽了小路,不仅可以通行耕牛,三轮摩托车也能过,一家7口人从此不再“望路兴叹”。

道路通行难的问题解决了,张玉华寻思着如何不让一家人再吃杂粮饭。种烤烟,成了他的首选。“种烤烟有国家收购政策保障,我们放心。”张玉华曾经也考虑过外出打工,但看着年近七旬的父母,他最终选择了留下来种地,这样可以照顾老人。

此后时间里,依靠种植烤烟和玉米,张玉华扛起了当家的担子,让一家子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

把一家子住了30多年的土坯房换成一幢二层小楼,是张玉华当家后做的第二件大事。2012年,张玉华花了20多万元,拆除了土坯房,在原址上建起一幢近200平方米的二层小楼。

“在我们这里建房子,难着哩!”张玉华家宽敞的院子一眼看去并无异样,殊不知却是用混凝土浇筑起来的一块板面。“下面用9根水泥柱子支撑,像不像傣族同胞的‘吊脚楼’。”张玉华说,受限于进家道路过窄的条件,建筑材料只能用三轮摩托车从另一条路运到屋后,造价20多万元的新房,仅人工费就花去了6万多元。

去年3月一天,张玉华突然觉得胸口一阵剧痛,随即便晕了过去,所幸女儿、女婿从外地回来探家,连忙把他送进医院,经检查是患了心梗。

放了支架后,张玉华已不能再干重活,只能做些轻巧的事,地里的活计大多落在了妻子身上,“还好前些年扩宽了到地里的路,能骑着三轮摩托车送着她去。”3年前,张玉华家种下了1000多株芒果树,今年全家种植烤烟和玉米的收入,估计能有近9万元,“虽然干不了重活,但照管芒果树不成问题,这些芒果树照管好了,又是一笔收入。”

“现在我最大的心愿,是身体好好的,继续当好这个家。”张玉华乐呵呵地说。

作者:邓楚瑜

(责任编辑:和讯网站)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