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这下,房企真的躺平了!

2021-10-12 大胡子说房 微信号
语音播报预计17分钟

  摊牌吧,我不想玩了。

  这应该是房企近期内心的os。

  今天以前,大家应该都以为当下所有的困难只是一个过渡时期,楼市动荡期不是没有过,还是好好活过来了。

  但好像又不一样了,恒大的暴雷,已经不是简单的一家房企的兴衰,而是开始蔓延成整个行业的动荡期。

  华夏幸福(600340,股吧),爆

  蓝光,爆

  恒大,爆

  新力,爆

  花样年,爆

  ······

  房企一个接一个像放炮仗一样暴雷,行业危机践行渐近。

  这下房企,真的扛不住了!

这下,房企真的躺平了!

  躺平,不玩了,体现在房企身上就是拿地佛系。

  第二批集中供地到了,但出乎意料的是大家不拍了。

  以前是抢着拍,溢价率一个比一个高,但现在都不敢拍了。

  而且不敢拍地的不是在大家以为的三四线城市,而是在一二线核心城市。

  9月16日,苏州第二次集中供地5块地全部底价成交。

  9月23日,南京11块地终止出让。

  9月23日,重庆第二批集中供地9宗地块终止出让。

  9月24日,杭州,首批10块竞品质地块全部流拍;9月27日,南京,42块地,25块地都是底价成交。

  9月26-27日,广州挂牌48宗地块仅有23块成交。

  10月8日,上海多宗地块临时终止出让。

  10月9日,北京第二批供地朝阳11宗无人报价(还未官宣)

  除了深圳,第二次集中拍地的22宗地块中,只有1块流拍,17宗达到最高限价,四大一线城市中,也只有深圳保有基础的体面,其余皆凉凉。

  但从深圳土拍入场的房企来看,基本也是国企、央企,难再看到民企身影。

  杭州本来计划在今天出让的土地,突然发布了“终止公告”,17块地块在第二轮集中卖地前一晚紧急终止出让,信号非常明显。

这下,房企真的躺平了!

  对于连续3年蝉联全国卖地收入第一名的杭州,突然终止出让,对楼市无疑是利空。

  早在拍地前三天,21宗地块除了一块公共住房用地有1轮价格之外,其余地块均无人出价。

  不难猜测应该是无房企竞拍,与其流拍不如先终止。

  不感慨,不挣扎,认输,房企大型躺平现场来了。

  房企都在一二线核心城市躺平了,明知道这些城市的地块优质,也不敢碰了!

  为什么?

  核心就2点,总结就5个字。

  没钱,不赚钱。

  房企拿地得有钱吧,要有钱就2个渠道,融资和卖房回款。

  融资端,三道红线死死压住,一点情面不留,不达标就没办法拿到更多额度,逼得开发商只能嗷嗷降价卖房回款,可降得多了,又不行了,直接来个限跌。

  还称为——保护购房者的利益。

  短短十几天哈尔滨、岳阳、江阴、张家口、昆明、株洲、沈阳、唐山等十几个城市出台限跌令。

  房子不给过分降价卖,这不阻拦房企的回款速度吗?

  回不来款,三道红线不达标,就更难通过融资这条渠道去拍地,最后只能选择躺平,不躺也得躺。

  没钱,怎么拿地。

  而且,现在还不赚钱了。

  现在国家新政对溢价控制非常严格,拍地规则也经过多重修改。

  杭州一般地块溢价率上限由20%调整为15%,“竞品质”试点地块的溢价率上限由10%调整为5%;

  济南对第二批集中供地地块的40宗地溢价率均在15%以内。

  深圳第二次土拍用地普通商品住房销售限价在原限价基础上下调3%-9.2%不等,安居型商品房销售限价在原限价基础上下调2.8%-9.1%不等。

  面粉卖得便宜,面包才有赚钱的空间,本身对房企是好事,但到了销售端又卡死限价,想卖多少钱也不是你说了算,是ZF说了算,限制了溢价率,说白了就是降低你拿地成本,但卖多少,还得我说了算。

  虽然看似有点钱赚,但趋势面不明朗啊,以今年三季度拿地,明年上半年就得入市的节奏来看,短期楼市基本面不会太大改变,到时候行情不好,去化周期长。

  甚至很可能不好卖,进货还要赔钱。

  既然没那么赚,还不如捂紧钱包,先活下去,局势不明朗,“不拿地”比“拿错地”强多了,毕竟现在地主家余粮也不多,真不够霍霍的。

  现在也就国企、央企,还能下场血战一场,民企只能岿然不动。

这下,房企真的躺平了!

  房企躺平,好事一桩?

  明面上看,民企躺平,恰好是国企央企的时代,他们资金实力强,不容易有资金链断裂的风险,烂尾的可能性更低。

  这对于买家来说,风险系数降低,剩下的房企都是经过淘洗的,暴雷风险小了,品质高了,价格还没涨,确实好。

  行业洗牌,好的留下,差的淘汰,自然界的规律。

  但大家想过一个问题吗?

  流拍的那么多地,以后供应又会怎么样呢?

  广州前段时间还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保障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面完成66万套保障性住房。其中,公租房3万套、共有产权住房3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60万套。

这下,房企真的躺平了!

  66万套这个数字,大家没有概念吧。

  这么说吧,广州在“十二五”“十三五”的10年间,总共建设保障性住房25.57万套。

  过去10年一共是25.57万套,1年才建设2.6万套不到,而2025年就要建设66万套,相当月每年要13.2万套,是过去的5倍!

  除了保障性住房的供应,广州还计划在未来5年要提供商品房65万套。

  66+65=131万套。

  也就是说到2025年,广州一共有各种类型住房131万套!

  咱也不说别的,就说广州近期土拍48宗地就有25宗流拍,房企不拍地,住房的规划又怎么实现呢?

  总不能全部都国企央企啃下来吧,那么硬怎么啃。

  还不仅是广州,今年多地城市公布“十四五”时期住房发展规划,上海新增供应保障性产权住房约23万套,广西力争“十四五”期间新建保障性安居工程39.42万套,江苏提出“十四五”期间将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20万套(间)。

  几乎全国各地都在相应“让新市民、青年人住有所居”的号召。

  保障性住房要加快建设,问题是谁建设?谁拿地?

  除了单列项租赁用地一般是由地方性的安居集团开发之外,大部分城市的保障性住房还是要依赖房企配建的。

  从这点层面来看,民营房企躺平真不是好事。

  民营房企的大撤退是行业洗牌的结果,调整是必然的,但一棍子打懵圈之后,以后市场上的供给很可能就减少了。

  经济学领域,供小于求会导致什么结果,大家都很明白。

  下半年开始躺平的房企,明年上市的新房就会有限,能选的新房少了,二手房的需求就会释放,到时候市场又可能火热起来。

  其次房企不拍地,意味着ZF的地卖不出去了,别的不说,土地财政怎么办?

  地方性收入和公共预算/支出怎么办?

  很多人有看戏的心态,我们都有美好的愿望,就是希望ZF摆脱土地财政依赖,可谈何容易,我们现在真的没有找到替代房地产作为经济压舱石的另一条腿,如果单纯为了打压楼市而打压,就有点草率了。

  没人拿地,没人搞开发,这对城市和经济而言,都不是一个健康的状态。

  先说明:不为房企站台,不打嘴炮,最简单的人看到的是,就该干翻房企,毕竟赚了那么多老百姓(603883,股吧)的钱。

  嘴瘾过了之后,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大家都想房价跌,国家也想控制房价,可以从税收、从供需、从政策,而不是直接让房企躺平,连地都不拿。

  规划怎么完成、供应如何保障?请理性看待。

这下,房企真的躺平了!

  民营房企已经骑虎难下,拍也不是不拍也不是,现在面临不拿地等死,拿地找死的困境。

  如果流拍率一直攀升,再一轮调整就在所难免。

  现在给时间“躺平”,是让民营房企赶紧梳理自己的资产,尽快进入战斗。

  昨天财联社电报:中房协将召集部分房企本周在京座谈,或摸底房企面临的困难。

这下,房企真的躺平了!

  这预示着:转机真的不远了。

  干倒房企,彻底让房企躺平,不应该是主线,要保证房企能准时交楼,不至于烂尾,让房企敢拍地,保证供应,才应该是楼市的健康状态。

  要不然,别说房企崩了,连地方ZF都可能扛不住了。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大胡子说房。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