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为什么我不支持《长津湖》现在捐赠票房?

2021-10-11 小炒说 微信号
语音播报预计18分钟

★成为小炒特别读者:

点击上方「小炒说」→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

小炒注:别让爱国主义成为流氓最后的庇护所。

最近,随着电影《长津湖》票房的节节走高,关于其捐赠票房的倡议引发网友热烈讨论,相信不少读者也看到过。

为什么我不支持《长津湖》现在捐赠票房?

最新数据,截止今天上午6点,《长津湖》票房达到41.28亿元,中国票房排行榜第六。

然而,这份看起来于情于理都站得住脚的倡议书,在我看来并不理性。

1

票房分成

很多人在讨论票房捐赠时,只是一股热情,可能连最起码的票房分成都不知道。

中国针对国产电影票房收入的分账一般是这样的:

1、先行缴纳总票房的5%作为电影事业发展专项基金,以及缴纳3.3%的营业税及附加。

剩下的91.7%才是可分账的票房。

2、在可分账票房中,各方的分配如下:电影院抽成50%,院线7%,发行方10%,制片方(投资方)33%。

也就是说,制片方的实际收入为总票房的30%(91.7%*33%)。

为什么我不支持《长津湖》现在捐赠票房?

通过这个票房分账,你就会发现,风险都在制片方这一边。由于电影成本都是制片方承担,所以,一部电影投资成本1亿,票房必须达到3.3亿才能保本。

制片方承担了最大的风险,但获取的收益不是最大的,最大头被电影院拿走了,相当于总票房的46%。

所谓渠道为王,电影只能在电影院放映,所以你就能明白,当年万达为什么大举投资建设电影院,还收购美国影院。

在电影市场,影院才是“包租公”,制片方是“打工人”。

所以,倡议书里要求《长津湖》剧组将扣除制片成本的全部票房收入捐赠出来,这明显就不合理,这是不懂经济的情绪上头。

制片方只能获取总票房的30%,其余的70%根本就不是制片方能控制的。

很多人又会说,将扣除制片成本的全部票房收入进行捐赠,这个要求确实过分,但总可以捐赠一部分吧。

这又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制片成本。

2

亏损

根据公开数据,《长津湖》的制作成本是13亿元。约2亿美元。

也就是说,票房达到43.3亿元(13/30%),才能保本。

这只是制作成本,后期还有宣传费用。估计票房达到50亿元,才能保本。

也就是,《长津湖》目前41亿元的票房,制片方是亏损的。

拿什么来捐赠?

那份倡议书的针对对象,不应该是制片方,而是电影院。电影院从《长津湖》获取的收入已经将近19亿元,他们才是躺赚的一方。

但是,电影院也不富裕,作为重资产企业,他们有很多固定成本。

国内电影院的龙头是万达电影(002739,股吧),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收70亿元,净利润6.39亿元,利润率只有9%。疫情之前的2019年,利润是亏损的。2018年的形势比较好,利润率13%。

特别是2020年疫情,电影院受到沉重打击。万达电影2020年巨亏69亿元,当年营业收入也才63亿元。

所以,地主家也没余粮啊。电影院从《长津湖》得到的利润很有限,还得弥补过去的亏损,都难啊。

回到制片方本身,制作成本13亿元,假设后期宣传成本2亿元,总成本就是15亿元。按照10%的投资回报率,制片方需要获取16.5亿元的收入,这就意味着,《长津湖》总票房要达到:

16.5/30%=55亿元。

排名第一的《战狼2》票房为56.9亿元。

为什么我不支持《长津湖》现在捐赠票房?

所以,当《长津湖》登顶票房榜第一的时候,才是捐赠的时候。

3

捐赠

我支持捐赠, 但不是建立在有损自身合法利益的基础上。

如果投资方还没赚到钱,就用爱国的道德绑架来行捐赠一事,这就会带来一个恶劣影响:

以后谁还会来拍爱国电影?

毕竟,投资方的钱不是印出来的,而是赚出来的。

俗话说,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如果人们预料到一件事不挣钱甚至是亏损,那么,这件事再伟光正,电影题材再好,也不会有人来干。即使有人来干,也注定不会持续。

要想真正激励人们做好事,就不能有名无利,而应该给予物质报酬。

《吕氏春秋》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的,可以到国库中报销赎金。有一次,子贡在国外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赔偿金。

孔子说:“你这样不对。从今以后,鲁国人就不肯再替奴隶同胞赎身了。你收下国家给予你的补偿金,这并不会影响你的品行;但你不去收下这个补偿金的话,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后来,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说:“这下子鲁国人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孔子不仅支持社会给予做好事的人奖赏,而且强烈建议行好事者收下奖赏。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性效应。

所以,我们不能轻易减少《长津湖》投资方的收益,这对长远不利。

我们还有那么多的战争好题材,抗日战争就是取之不竭的素材宝库,在战争惨烈、爱国情怀和民族凝聚上都不输《长津湖》,那以后是不是就会有很多投资方打退堂鼓了?

但是,如果《长津湖》最后票房超过55亿元甚至60亿元,那么,赚到钱甚至赚得盆满钵满的投资方,就有必要捐赠一部分了。

毕竟,《长津湖》是一场惨烈的战役,我们取得了宝贵的胜利,但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美国版纪录片《长津湖》里,一位美国幸存士兵说:

他们(志愿军)的进攻分三波,第一波人人都有武器,第二波有一部分人没有武器,就捡前一波人的武器,第三波连政工人员也上场了。美国士兵人心惶惶,感觉”到处都是中国兵“。

为什么我不支持《长津湖》现在捐赠票房?

在很大程度上,观众是凭借爱国主义情怀和缅怀先烈才走进影院的。

不知道大家看到下面的这种海报有何感想,反正我心里是很不舒服的。票房数据的字样盖在了志愿军头上,还更加显眼,喜气洋洋与斗志满满的烘托,很讽刺!

为什么我不支持《长津湖》现在捐赠票房?

特别是这张,看了已经不是不舒服,而是出离愤怒了。志愿军喜笑颜开,在庆祝胜利,但海报给人一种庆祝票房的感觉。

为什么我不支持《长津湖》现在捐赠票房?

如果是幸存的志愿军战士看到,他们又会作何感想?悲从喜来还是喜从悲来?感谢你还是骂你不讲场合?

不论怎样,谁都无法否认,电影《长津湖》的票房有着浓厚的民族情怀,以至于有人对该电影提意见都会被说成不爱国、汉奸、滚出中国。

所以,它不是一部单纯的商业电影,在这部电影里,爱国与商业进行了深度的捆绑。这既有《长津湖》剧组的宣传引导,也有国人自发的爱国热情。

制片方不断强调向志愿军表达缅怀和致敬,铭记历史感恩先辈。在整个宣传阶段,他们没有向以往那样宣传明星阵容、大手笔投资和大场面,而是说这是要纪念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不畏强敌的英勇精神。

那么,既然有浓厚的爱国成分,那么,票房收益里就有“公共”成分。

如果不把这部分捐赠出来,那就是公私不分、公器私用、发爱国财、当婊立牌。

这是电影《长津湖》的投资方,票房登顶第一的时候,看你们表现了。

为什么我不支持《长津湖》现在捐赠票房?

4

个人

很多同意倡议书的人拿《辛德勒的名单》来类比《长津湖》,说这部电影的票房收益捐赠了。

根据公开数据,《辛德勒的名单》的全球票房是3.2亿美元,制作成本仅0.22亿美元。

最开始我也信了,我后来仔细查了查,也翻阅了国外网站,真实信息是这样的:

导演斯皮尔伯格不但拒收任何片酬,理由是要是接受了那就成了“血钱”,还把该片中属于自己名下的版税和分红全部捐赠出去,用于资助全球范围内有计划的种族大屠杀的证人证言证词保护。

所以,并不是捐赠票房,而是捐赠个人收益,同时没有收取片酬。

只是个人行为。

《长津湖》的制作成本是13亿元,创下国产记录,而拍摄周期只有3个月。关于导演和演员片酬方面,目前各方都是讳莫如深,没有确切信息,在记者采访中也是打太极。

从逻辑上讲,如果零片酬或者低片酬,早就说出来了。

为什么我不支持《长津湖》现在捐赠票房?

这一下子,就显示出了斯皮尔伯格的高风亮节:不但拒收任何片酬,理由是接受了那就成了“血钱”。要知道,开机前,他也不知道电影票房会是怎样。

就《长津湖》的片酬而言,简单一想就知道低不了。而且,中国演员的片酬,在上映之前就支付完毕,张艺谋曾爆料,那些大明星,基本上都是没收到钱,是绝不可能开工干活的。

为什么我不支持《长津湖》现在捐赠票房?

为什么我不支持《长津湖》现在捐赠票房?

作为当红炸子鸡,吴京不仅是招牌演员,也是电影的投资方。作为7家主要出品公司之一,北京登峰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老板就是吴京。

旱涝保收!

就目前而言,真要捐赠,是投资方捐合适,还是导演和演员捐赠合适?

前者还没挣到钱,后者已经落袋为安。

所以,文章开头的倡议书,把对象搞错了。

并不是仇富,也不是要你们零片酬,而是如果你们自己都心虚了,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白嫖终归是不光彩的。

以前在大学听一位公益人士的讲座,他说,在每个人出生时,老天给人们一辈子的东西就定好了,如果一不小心给多了,就要拿出一部分,给那些少了的人。

为什么我不支持《长津湖》现在捐赠票房?

—END—

版权所有,欢迎转载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小炒说。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董云龙)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