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为何“两高”项目不减反增,政绩仍是首要原因

2021-10-10 谭浩俊 微信号
语音播报预计9分钟

为何“两高”项目不减反增,政绩仍是首要原因

明明“十三五”没有完成碳排放强度控制目标,仍要上“两高”项目;明知道“两高”项目会给碳排放控制带来不利影响,仍然下达项目指标;明明是“两高”项目,仍作为地方重点支持和扶持的项目,等等!这就是地方对待“两高”项目的态度,也是目前地方为什么频频出现限电限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更是电力供应为什么紧张的重要原因。

为何“两高”项目不减反增,政绩仍是首要原因

对此,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近日分别下发文件,要求坚决管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以石化、化工、煤化工、焦化、钢铁、建材、有色、煤电等行业为重点,全面梳理排查拟建、在建和存量“两高”项目,实行清单管理,进行分类处置、动态监控。同时,正在开展的第二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也继续将严格控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作为督察重点。

决策层、管理层重视和执行层、操作层麻木,似乎成了“两张皮”、“两只手”,你说你的,我做我的,你怎么要求,我怎么答应,就是不按照你的去做,甚或者与你要求的相差十万八千里。按照督察披露的情况,山西省计划上马178个“两高”项目,预计能耗5942万吨标准煤,大幅超出“十四五”时期新增用能空间。这178个项目中,101个在建或已建,其中72个手续不全,比例高达71.3%。就算山西是产媒大省,可以适当建设一些媒化工项目,也不能如此上马明显违规的“两高”项目,显然,这是缺乏“全国一盘棋”思想的表现,也是不认真执行中央统一部署的体现。我们不禁要问,如果项目全部竣工投产,达不到碳排放控制目标,地方当如何处理呢?就像近一段时间一样,通过限电限产,搞一些短期行为吗?碳排放控制,可不是银行拉存款,可以采用时点指标,只要完成了时点指标,就算完成任务。碳排放必须每时每刻都执行同一指标,必须是可持续的。任何时候监测,数据标准应当一样,否则,就是没有完成任务,就要受到处罚。

为何“两高”项目不减反增,政绩仍是首要原因

除山西外,全国其他地方也或多或少存在相同问题,包括经济发达地区,也在不同程度地上马“两高”项目,看似轰轰烈烈的降能降耗,背后却是能耗强度不降反升,有的甚至上升幅度比较大。如果再不加以控制,到“十四五”末,碳排放控制目标不仅不能完成,还会面临更大的上升压力。如果想要达到控制目标,就会出现造假现象。因为,新增加的能耗强度,不可能在瞬间消失。到时候,类似银行抢时点的现象,也就会在碳排放控制目标方面出现。真正按照要求做的地方,反而会吃亏。毫无疑问,这是不应当出现的现象。

控制碳排放,是“十四五”规划确定的目标,而控制“两高”项目,则是实现碳排放控制目标最为重要的方面之一。但是,从一些地方的行为来看,似乎并没有把控制“两高”项目,完成碳排放控制目标放在突出位置,更多情况下,仍然过度强调投资强度,过度强调项目上马,而不对项目的整体效能、整体效应、整体效果进行评估,结果,项目任务是完成了,投资金额也达到了,却给碳排放控制目标带来了极大压力。显然,这是错误的政绩观在作怪,必须坚决纠正。

从最早的低端制造、重复投资、重复建设,以达到投资、项目、产能、产量、GDP的政绩目标,结果,造成资源大量浪费,产业结构严重失衡,投资效率不断下降,资源利用率水平很低,到通过房地产拉动政绩,从而不管居民生活,疯狂拉高地价、抬高房价,导致大部分居民买不起房,或成为房奴,再到不顾一切上马“两高”项目,带来能耗强度越来越高,碳排放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地方更是在“两高”项目影响下,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资源破坏问题、生态保护不力问题,被迫对生态重新修复,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样的政绩观,确实让一些地方做出了与经济社会不相适应的行为,做出了要给子孙后代留下骂名的错误决策。

为何“两高”项目不减反增,政绩仍是首要原因

这也意味着,面对再度出现的“两高”项目管理失控,特别是近期电力供应十分紧张,且因为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给中小微企业运行和居民生活都带来严重影响,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对“两高”项目实施严厉控制,对地方的错误政绩观进行纠正。如果不符合产业规划和要求的项目,不管有没有履行过合法的审批手续,都要坚决纠正,该停的停,该下的下,该取消的取消。特别是违规建设的项目,必须依据情况,追究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责任,且必须是一把手的责任。否则,真的很难将中央的决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谭浩俊。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佳佳)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