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金叶子”换来好日子

2021-10-09 中国农网
语音播报预计9分钟

10月4日,随着龙安镇最后一筐烟叶过磅入库,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历时41天的烟叶收购工作圆满落下帷幕。“绿叶子”变身“金叶子”,为烟农带来了沉甸甸的收获。

王世言一家种了20多年烤烟,由最初的几亩到如今的46亩,烤烟种植面积逐年递增,其背后的经济效益增强了他们一家发展烤烟的底气。“这是我们镇最稳定并且最放心的产业,也是最能带领我们致富的产业。”交售完最后一轮烟的王世言一脸喜悦:“比起种洋芋、辣椒和魔芋,村民们还是更愿意种植烤烟,价格稳定、收益好!”

烤烟产业作为彝良县重要支柱产业,是全县农业经济的闪亮“明珠”,“十三五”期间烟叶总产值达7.12亿元,户均增收2.89万元,在全县助力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1年全县种烟面积5.2万亩,收购烟叶13万担,通过不断提升烟叶质量、提高烟农种植收益,使得烤烟产业成为了当地富民利民的助推器。

筑牢“压舱石”

近年来,彝良县局(分公司)不断保护核心烟区,完善烟区基础设施建设,稳定种植主体。建设新能源烤房、购置推广适用新型农机、生产推广生物质燃料,降低了烟农种烟成本,实现减工降本增效。2021年,烟草系统投入资金430多万元,补贴建设育苗工场2座,购置适用新型农机、植保无人机23台套;县委政府投入资金736万元,新建、改造密集式烤房及育苗大棚,增强了烤烟产业发展信心,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

打好“技术牌”

要想卖得好,首先要种得好。彝良县局(分公司)紧紧围绕提质增效、助农增收这一命题从生产各环节严格技术推广把控,抓实生产“第一车间”。将壮苗培育、移栽节令、田间管理等技术标准执行到位;大力推广绿色生产,全面实施土壤改良,加大农残管控及绿色防控力度,实现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全覆盖,大力推广向日葵、蓝板、性诱剂等绿色防控技术,扎实推进STP试点项目,田间烟叶质量稳步提升。

“种烟有技术,烤烟有‘管家’,今年收购价的提升让一亩烟比去年多卖好几百元!”烟农卢昌旭卖完了最后一轮烟,合算下来,笑开了花。他所说的“管家”,是今年推行应用的“互联网+烟叶烘烤”平台,烘烤技师通过数字化平台包片、包户、包炉为烟农提供跟踪服务,确保烟叶成熟采摘指导管理到田、烘烤指导管理到炉,实现服务指导全覆盖,帮助烟农踢好烟叶烘烤“临门一脚”。

“烟叶生产最关键的环节就是烘烤,稍有不慎烟农一年的辛苦就付之东流。”彝良县局(分公司)局长、经理王文斌介绍,为降低烘烤损失、提高烘烤质量,县局(分公司)着力打造了一批技术过硬的烘烤队伍,加强“成熟采收、分类编装、上六片一次性采烤”等技术落实,确保“临门一脚”踢出质量。同时,积极推进清洁能源烘烤,建成生物质烤房605座、中型生物质燃料加工线2条,努力实现“绿色烘烤”,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站好“服务岗”

烟叶收购涉及面多、资金量大,是各方利益交汇点,只有规范执行收购政策,做优收购服务,才能维护良好收购秩序,确保收出市场需求,收出烟农利益。

“合作社技术人员事先入户指导,经过指导烟农初分,再通过入户预检交售等环节,烟叶的纯度大大提高,均价起来了,交烟时间也缩短了”龙街烟叶工作站站长饶忠华说。今年通过充分利用好“互联网+烟叶专分散收”工作平台,确保入户分级技术指导到户到炉到部位,提高烟叶纯度;预约交售精准到部位到等级到数量,减少烟叶装卸运输损失,加上“绿色通道”、扫码收购等举措,烟农在烟站停留时间大大减少,交烟效益显著提高,烟农交烟更省心。

“烟农利益无小事,烟农最关心的就是收购公不公平、公不公正、标准统不统一,我们要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把好收购等级。”这是烟站站长从收购之初就下达的“军令状”。坚持收购标准、稳定收购眼光、确保等级纯度、推行“阳光收购”,彝良县局(分公司)将规范落实到烟叶收购方方面面,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让烟农服下“定心丸”,交烟更安心。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不断提升烟叶品质,优化收购流程,烟叶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烤烟生产环节用工需求不断扩大,带动了村民就地就业,2021年实现务工收入5000余万元。近年来,彝良县通过“政府主导、烟草支撑”的发展模式,将烤烟产业与促进农村大龄劳动力就地就业相结合,与秋冬农业开发相结合,不断增加烟田产出价值,进一步带动群众增收,让金叶子涨满钱袋子,用好路子走出好日子。

作者:徐霁

(责任编辑:和讯网站)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