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张富清对拍摄《默默无闻张富清》没提任何要求丨《功勋》系列采访

2021-10-08 新京报
语音播报预计16分钟

在地图上,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到湖北省恩施土家苗族自治州来凤县的距离是719.2公里,如今驾车前往仅需要十来个小时。但对于张富清一家来说,这条回乡的路却走了那么久,久到乡音已改,他们已经从汉中的姑娘小伙,变成荆楚地的耄耋老人。

日前,电视剧《功勋》之《默默无闻张富清》便向观众们讲述了首批“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之一张富清朴实无华的一生。自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舍生忘死,多次立下军功,到和平建设时期,主动前往贫困山区奉献一生,六十余年来,张富清始终尘封功绩,默默地践行一个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该单元导演康洪雷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默默无闻张富清》虽然只有六集,但每一场戏都经过了精心设计,每一场戏都值得让观众为张富清的人格魅力所感动。“他把党的事业当做自己的事业来做,而且一做就是一生。这足以让我们感到震撼,让我们充满敬意。”

张富清对拍摄《默默无闻张富清》没提任何要求丨《功勋》系列采访

《默默无闻张富清》每一场戏都经过精心设计。

功勋人物简介

张富清,1924年出生于陕西汉中洋县马畅镇双庙村一个贫农家庭。24岁时成为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在历次战斗中都是冲锋在前。解放战争中,张富清枪林弹雨、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1955年,张富清退役转业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当公社班子成员分配工作片区时,张富清抢先选了最偏远的高洞片区,那里不通路、不通电,张富清就带领社员们投工投劳,一起打炮眼、开山修路。

离休后,张富清依然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住老房子、穿老衣服、用老家具、过老生活。60多年里,张富清将赫赫战功深埋心底,他的儿女都不知情。2018年底,国家开展退役军人信息登记,张富清隐藏半个多世纪的战功才得以发现。

不故意拔高,故事足以动情

在接到《功勋》的拍摄任务后,康洪雷和陈枰几乎是同时选中了《默默无闻张富清》这个单元。“因为我们觉得,这个人物是特别贴近我们生活的。”陈枰坦言。

张富清对拍摄《默默无闻张富清》没提任何要求丨《功勋》系列采访

该剧没有轰轰烈烈的情节,靠细节感染观众。

陈枰的父亲参过军,打过仗,而后转业到地方,继续为国家、为人民奋斗。在陈枰看来,生于上世纪20年代的张富清,和他们这一代人的父辈是同龄人。他所做的一切,所说的一切话,对陈枰而言都不“夹生”。“我父亲也经常说一些现在年轻人觉得是‘口号’的话,但实际上他们心里就是这么想的。所以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内心就相信。”

例如剧中呈现了这样一段故事:2012年,张富清因病左腿截肢。为了不影响子女“为党和人民工作”,88岁的他装上假肢,继续顽强地站了起来。这是根据张富清的真实经历还原而来的。“截肢,对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是多大的考验。站不起来了,你还能不能做一些什么?一般人肯定不做了,但是张富清的精神不倒,他还在做,他所做的事,都已经下意识地融入到血液里面了。”陈枰写这段故事时,被张富清深深感动着,“所以写的时候,我没有故意拔高度,但是真写到那的时候,你就会动情。”

直到2019年12月左右,康洪雷、陈枰真正见到了95岁的张富清。那时湖北已是寒冬,屋里比外面还冷不少。每次见到陈枰和康洪雷,老人总是关切地问“冷不冷?”然后把棉帘子盖在两个人的身上。“老爷子特别和蔼、慈祥。”陈枰说。

对于《默默无闻张富清》这部剧,老人没有任何嘱托,言谈间只是分享自己的故事;每次分别时,老人还总是说,“谢谢你们,辛苦了”,从没有提过任何的要求。

插秧、抬石头、爬峭壁……演员没替身

“如何把这样一位功勋人物事迹变成一个故事,有人物,有情节,有事件。通过事件、人物和情节,再把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变成大家可视、有感情的,有温度的,甚至是能触摸到这样一个鲜活的人。”这是康洪雷和陈枰遇到的最大挑战。

真实体验,成为《默默无闻张富清》的剧本底色。拍摄时,创作团队曾深入张富清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湖北恩施下辖的多地实地取景。其中,来凤县曾是湖北最偏远的贫困县之一,碍于悬崖峭壁、高山林立的地势,当地群众多年面临出行难、吃水难的问题。直到如今,想要前往该地,开车到山顶后,还要步行一小时左右,所有摄影器材只能靠人力扛上去。“但那些年,张富清都是带着大家扛着工具、扛着石头,往山上走。”陈枰说。

张富清对拍摄《默默无闻张富清》没提任何要求丨《功勋》系列采访

《默默无闻张富清》对演员来说,从精神到肉体都是一次历练。

那时,50多岁的张富清常年腰系长绳,下到天坑底部找水;带着社员修路,与社员一起在绝壁上抡大锤打炮眼。1961年至1964年期间,张富清主导修建了三胡区老狮子桥水电站,供附近的两个生产队照明。这是三胡区历史上第一座水电站。而拍摄时,康洪雷也带着团队前往三胡区、百福司、高洞大山深处。

来凤县气候多样,雨量充沛,《默默无闻张富清》拍摄的42天内,几乎40天都在下雨。每天演员收工后,回到住处必须立即脱下所有的衣服、鞋,在地上烤干。直到第二天一早6点出发上山,衣服也只能烤干一部分。“(环境艰难)对我们来说不算什么。我不懂什么叫艰难,我只知道怎么样把真实感拍出来。”康洪雷坦言。

不仅拍摄真实,演员也全部真实体验,说得少,干得多。谈及在剧中饰演张富清的郭涛,康洪雷表示,《默默无闻张富清》对他而言,是从精神到肉体的一次历练。剧中无论是插秧、修路、打石头、抬石头,还是在悬崖峭壁上攀爬,全部没有替身,一镜到底,都是演员自己来干。现场,康洪雷和郭涛探讨最多的,也是如何把注意力从表演,转移到“工作”中。“我们现在很多作品,演戏都集中在脸上。但这次我们想集中在事上。如何让演员不像演员,而是转化为像人物,这样一个过程,我觉得郭涛是做得非常好的。”

减员先减家人,对很多党员都是真事

张富清尘封功绩、默默无闻地奋斗了一生,其故事并没有所谓惊心动魄的反转,更多是朴实无华的奉献。“写不好,就会变成一个特别空洞的故事。”陈枰坦言。

拍摄前,陈枰和康洪雷采访了张富清的亲属、同事、当地老百姓(603883,股吧),特别是曾受惠于张富清的老农民。剧中也呈现了不少感人的细节。例如,张富清下村路上遇到孤寡老人,心中挂念,回到家中硬着头皮问妻子“还有没有多余的口粮”。从不往家里带,还总是问家里要,这是张富清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体现。而一条补丁摞补丁,年岁比儿子还大的黄色裤子;一碗没有油的“油泼面”,无一不在彰显这位外来干部个人生活的紧巴窘迫,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张富清还是一干就是大半辈子,无怨无悔。

“通过这些采访、采风和了解,你会发现,其实在我们的基层,有很多很多像张富清这样的人,默默无闻在一方土地上,为党和国家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这些其实是最感动我们的。”康洪雷表示。

而《默默无闻张富清》不仅讲述了张富清的奉献,同时也让观众们看到了那些“藏于功勋背后”的中国女性的伟大与坚韧。张富清的妻子孙玉兰本在供销社工作,下岗后,丈夫又被派去了别的村。孙玉兰不仅要照顾家庭,还要找各种活赚钱贴补家用,用化肥袋给越长越高的孩子做裤子。孩子们割猪草、捡柴、拾煤核、捉泥鳅,帮母亲撑起这个家。而孙玉兰虽然也埋怨丈夫不管家事,却仍拿出省下的口粮救济老人。

张富清对拍摄《默默无闻张富清》没提任何要求丨《功勋》系列采访

孙茜饰演张富清的妻子孙玉兰。

在康洪雷看来,功勋人物也有家庭,也有儿女,家庭生活和事业往往也存在矛盾。那么两者冲突之间,观众可以看到张富清用怎样的方式去平衡处理。例如1965年,张富清响应精简政策号召,想让妻子孙玉兰(孙茜 饰)作为干部家属主动下岗。孙玉兰不同意,何况家里这么困难,下岗就又少了一份收入。但张富清还是觉得党员要起带头作用,孙玉兰最终点头辞去了供销社的工作。

“这个细节特别可信,因为那个年头,我爸就让我妈辞了工作。”在陈枰看来,她写这段故事并不是为了拔高,而是以真实经历展现一件普通党员都会做的事情。

新京报资深记者 张赫

资深编辑 佟娜 校对 李立军

(责任编辑:王治强)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