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百姓学堂 一堂多用——山东省高密市创新新时代文明实践载体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2021-09-30 中国农网
语音播报预计8分钟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如何实现“走新入心”?乡村治理缺乏抓手,如何打造有效阵地?基层干群关系紧张,如何畅通政令民意?留守儿童问题突出,如何传导关心关爱?

今年以来,山东省高密市创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依托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聚合教育、妇联、医疗、文教、政法等资源,打造起覆盖城乡的 “百姓学堂”,并通过宣传党史知识、普及法律法规、讲授农业技术、活跃文化生活、讲习道德规范、倾听百姓呼声、解决百姓诉求等“一堂多用”,有利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截至目前,已在城乡建立各种形式的百姓学堂90处,开展授课500余场,受众约18.6万人。

创新开展党史教育的“最佳载体”

在醴泉街道爱国村,年轻党员在百姓学堂内听完村里老党员授课后,又来到“红色记忆”党史一条街和“爱国”“诚信”“明礼”“崇德”等主题小胡同内,看着图文并茂的党史小故事,边走边听老党员讲说。“既有我党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伟大精神,又有发生在高密的‘红高粱’精神和党员风采,很多小故事直击人心,让人泪目。”爱国村党员单金龙说。

组织老干部、老教师组建党史故事讲师团,将百姓学堂建成“党史教育大讲堂”,实现受众在哪里,党的声音就传递到哪里,党史学习教育就推进到哪里……据高密市委书记刘玉介绍,高密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度融合,通过遍布城乡的百姓学堂,不断丰富党史学习教育的方式、内容和载体,变“死记硬背”为“现学活用”,真正让党史学习教育实现了“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

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有效阵地”

今年以来,建在村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百姓学堂,成了松兴屯村69岁老农民孙洪山最欢喜的去处:“讲党史故事、讲政策法规、讲邻里关系、讲大事小情、讲农业技术、讲健康知识……都是身边人用土话讲,讲的也都是咱身边的故事和关心的事情,俺每次来都有收获。”

据了解,高密以百姓学堂为服务平台,整合部门资源和志愿者队伍,推行“群众点单、平台派单、志愿者接单”运行模式,开展体验式、沉浸式授课,将乡村急需的知识送到农民身边。同时,针对部分村庄存在干群关系紧张、信访问题突出等问题,围绕破解“党的政策下不去、基层民意上不来、治理难点解不开”等症结,以“百姓学堂”为载体,开展“串门连心”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每月五天集中开展“地毯式”上门走访,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诚叩开群众心门,搭建起群众呼叫干部、干部联系群众的“民声通道”和上门解难题、入户送政策的流动“百姓学堂”。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灵驿站”

站在姚哥庄社区冯家庄百姓学堂的门口,村委会妇女主任单萍丽说:“这个百姓学堂,对村里的孩子们最管用。放学后,他们可以到这里来诵读经典、写作业、练书法、做游戏。节假日,这里还举办国学公益讲堂,开了《论语》、太极、绘画、书法、音乐等课程,这都是农村孩子最缺乏的特色教育。”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缺少关爱、易受侵害、自我防范意识差、心理不健康等问题,如何引导这一群体健康成长?高密充分发挥百姓学堂的“一堂多用”作用,将其打造成为农村儿童家门口的“四点半课堂”和健康成长的“心灵驿站”。在此基础上,落实强制报告制度,实时掌握乡村未成年人动态,开展法治宣传、犯罪预防、教育挽救、观护帮教等课程,打通保护未成年人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最后一米”。“要在这里为农村儿童上好‘课外课’‘法治课’‘道德课’,既要解决进城务工家长的后顾之忧,更要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魏征说。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吕兵兵

(责任编辑:和讯网站)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