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习近平向2021中关村论坛视频致贺

2021-09-25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语音播报预计27分钟

习近平向2021中关村论坛视频致贺

习近平向2021中关村论坛视频致贺

习近平向2021中关村论坛视频致贺

新华社电 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1中关村(000931,股吧)论坛视频致贺。

习近平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世界各国更加需要加强科技开放合作,通过科技创新共同探索解决重要全球性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共同应对时代挑战,共同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习近平强调,当今世界,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紧扣人类生产生活提出的新要求。中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致力于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将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加强国际科技交流,积极参与全球创新网络,共同推进基础研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一流创新生态,塑造科技向善理念,完善全球科技治理,更好增进人类福祉。

习近平强调,中关村是中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论坛是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中国支持中关村开展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为促进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作出新的贡献。

2021中关村论坛当日在北京开幕,主题为“智慧·健康·碳中和”,由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关注

科技办会 中关村论坛应用近30项科技产品

中关村论坛创办于2007年,以“创新与发展”为永久主题。经过多年发展,论坛已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成为代表国家积极参与世界科技创新实践、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展示新发展理念、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国际交往窗口。

2021中关村论坛以“智慧·健康·碳中和”为年度主题,会期5天,共设置6大板块,举办各类活动60场,同时举办贯穿全年的常态化系列活动。

据介绍,论坛期间,将颁发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有关奖项。围绕科技前沿和热点议题,举办25场平行论坛,邀请中外嘉宾进行主题演讲。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和长寿命超导量子比特等一批重大创新研究成果。

同期举办的中关村论坛展览(科博会),设置综合馆等5个场馆,500余家中外企业将展示最新成果,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和原始创新,突出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科技冬奥等产业,展现前沿科技成果,打造面向全球、面向中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链接资本市场的科技创新成果“精品展”。

据了解,论坛还将组织2021年度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生物医药、集成电路领域决赛。2021年度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以“引领前沿科技、助力数字经济”为主题,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12个重点领域,通过大赛公开路演的方式,面向全球公开遴选一批拥有全球首创、世界领先的前沿技术项目和企业,并联合分园积极推动项目在中关村落地。

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包括新技术新产品首发推介等15场活动论坛也将在论坛期间举办,汇聚500余项新技术新产品。举办中关村创新企业为主体的企业专场活动,促进企业家、投资人、科学家深化交流、增进了解、互惠合作。

2021中关村论坛秉持“科技办会”的理念,在智能服务、科技防疫、现场效果、云上论坛、互动体验五个方面,应用了近30项科技产品,让参会嘉宾们感受到全流程、全场景的科技应用,亲身体验未来已来。

亮点

首日七场平行论坛大咖云集

9月24日,正式进入2021中关村论坛时间。论坛首日,“全球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论坛”“世界绿色设计论坛”“人工智能与多学科协同创新论坛”“区块链与数字经济发展论坛”“第五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大会”“开源创新发展论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论坛”等7场平行论坛率先登场,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内专家齐聚、大咖云集。

聚焦未来产业创新发展

昨日下午,2021中关村论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平行论坛”在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办,与会嘉宾围绕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基因药物、未来网络、清洁能源等前沿领域,专题研讨未来产业的培育机制、发展路径与创新政策,深入探讨依托国家高新区打造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策源地,与国外一流园区交流合作建立未来产业培育、孵化、发展的长效合作机制。

论坛上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了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的相关赛事情况。科技部副部长邵新宇、北京市副市长杨晋柏、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首席执行官艾巴·朗德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宇亮、英国驻华参赞理查德·康瑞、瑞士创新园CEO孔瑞蒙、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贾敬敦、中科院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及部分国家高新区负责人参会并作了主题发言。

科技部副部长邵新宇在致辞中表示,未来产业创新发展论坛要深入研讨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路径和机制,指出未来产业代表着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演变方向,发展未来产业就是发展未来经济,是关系国运的大事。邵新宇强调,国家高新区要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产业基础和人才优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精准选定未来产业方向,着力培育形成若干未来产业,将国家高新区打造成为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创新高地。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未来产业培育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交流,认为未来产业是指由重要科学发现或重大技术突破为基础,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有望成为主流产业并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引领变革,且当前处于萌芽期或产业化初期的产业形态,具备原创性、颠覆性、不确定性和先机性等明显特征,应在国家层面及早部署、抢占先机,全面塑造我国发展新优势;同时要高度重视市场机制和包容监管,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在培育未来产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论坛上,相关国家高新区负责人聚焦人工智能、创新药、未来网络、量子信息等方向介绍了未来产业的探索实践与工作经验,表示将通过政策先行先试和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集聚未来产业领域的顶尖科研人才和高端创新要素,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科学研究,加快推动一批事关国家未来竞争优势的重大前沿技术成果在国家高新区工程化、产业化,将高新区打造成为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策源地和集聚地,有力支撑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

知识产权论坛近4000人云上看直播

9月24日,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中国办事处、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中关村发展集团共同主办,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承办的2021中关村论坛“全球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论坛”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行。

本次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来自中国、欧洲、日本、美国等国内外,及国际组织的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全球变革下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的发展与挑战,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知识产权保护与全球化运营提供参考。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知名大学、科技企业、金融机构、服务机构、新闻媒体等200多人参加了现场论坛,还有近4000名场外观众通过云上中关村观看了线上直播。

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殷勇在致辞中指出,WIPO最新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榜单排名第12,较去年进步2位,北京在全球科技城市集群榜单中排名全球第3,较去年上升1位,这充分展示了中国的创新活力。未来北京将以“两区”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引领,对标国际一流标准,以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全环节改革为抓手,切实推动知识产权工作高质量发展,支撑好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相关产业集聚发展。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助理总干事马尔科·阿莱曼在视频致辞中分享了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的意义和影响以及中国在创新排名中取得的显著进步。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何志敏在发言中指出,知识产权制度是国际通行的保护和激励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的基本制度,深刻影响着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国家知识产权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政策体系以及促进和保护措施,塑造良好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

论坛深度解读了于9月20日最新出炉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GII 2021)报告”,还举办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事法律中心与北京市知识产权维权救助中心签订《关于加强海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合作备忘录》的签约仪式,和由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与天津滨海高新区共建的“京津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处置资金池”启动仪式等活动。

现场

气溶胶新冠病毒监测机器人首次上岗

9月24日,为期五天的中关村论坛正式开启。昨日上午,北京青年报记者在会议中心大厅看到,多台造型可爱、功能强大的智能机器人已上岗就位,在会场里灵活穿梭,忙个不停。据介绍,与上届相比,本届论坛机器人的功能更加丰富,除了传统的咨询、信息展示外,还增加了运输、消杀、安防、宣传等功能。另外论坛所有会场在无人期间还采用智能消杀、安防机器人,支撑场馆防疫及安全工作。

北青报记者看到,最吸引眼球的是头顶喷雾的智能消杀机器人,它一边走路一边“吞云吐雾”,身上的大屏幕还实时显示消毒时长,并提示大家“消毒中,请注意避让。”

长着大脑袋的是会场引导机器人,它承担了迎宾接待、问答咨询、问路引领、导览讲解等服务。它的“大脑袋”上是一块触摸显示屏,观众如果需要了解论坛日程、天气情况等信息,只要动动手指就能一目了然。当然,观众直接发问,聪明的引导机器人也会立即回答。

大厅里有个机器人特别勤快,一直不停地四处走动。记者看到,这个机器人的“肚子”里安放了一台新冠病毒气溶胶采样器。原来它是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昌平国家实验室联合研发的气溶胶新冠病毒监测机器人,今天是在中关村论坛上首次上岗。它可以对会场内的空气进行采样,实现新冠病毒气溶胶预警,针对重点控制区域实现24小时不间断在线监测。

为本次中关村论坛服务的机器人远不止这些。记者还看到在室外安检区辛勤巡逻的安防机器人,在会场挺着“大肚子”来回穿梭的运输机器人。据介绍,通过服务机器人下达指令,可实现在会议中心、展示中心两地会场间通过机器人运送水、会议资料等。

相关

“创青春-中关村U30”年度优胜者榜单发布

9月24日,2021中关村论坛正式开幕。作为开拓培养青年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重要平台,创青春-中关村U30受邀在中关村论坛——开源创新发展论坛上发布2021年度优胜者榜单,这也是创青春-中关村U30连续第三年在中关村论坛发布年度优胜者榜单。30位高精尖领域创业青年上榜,斩获创青春-中关村U30 2021年度优胜者。

创青春-中关村U30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面向年龄35岁以下的青年创业者,聚焦高精尖产业机构,寻找改变世界的青年创业力量,得到了众多青年创业者的积极参与和创服机构、投资机构的大力支持。

2021年创青春-中关村U30活动从7月22日开启招募选拔,经过为期一个半月的线上报名、线上海选与评审、线下专家评审,最终评选出30位优秀青年创业者。根据秘书处统计,今年的30位年度优胜者平均年龄30岁,最小的21岁,其中包括5位女性创业者。73%的获胜选手受教育水平在硕士及以上,11位拥有海外求学背景,多位优胜者曾经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或申请到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比如免疫豁免细胞项目的梁健霖博士,是免疫豁免Sertoli细胞重编程技术的发明人,曾在国际期刊《eLife》上发表论文报道人类Sertoli细胞体外诱导科研成果,申请多项国内发明专利及PCT专利;比如智能驾驶大脑项目的联合创始人梁爽博士,发表十余篇SCI/EI论文,拥有多项专利,曾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奖等奖项。

超过80%的获胜选手从事与技术、科研相关的初创项目,行业覆盖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医疗健康等。他们在通过创新解决当下问题的同时,为社会提供超2000个就业机会。

此外,今年的优胜者还有几个新发现:一是出现了特殊群体创业者——残疾人大学生创业者,通过创业为残疾人群体解决就业问题。创业者的这种不屈服与带动他人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责任感,正是创青春-中关村U30所提倡的。二是出现了不少连续创业者的身影,有的是曾经创办的企业成功被收购,创业者再次踏入新一段创新创业旅程;也有的是创业失败后另起炉灶。无论是哪一种,创青春-中关村U30都愿意与他们并肩再战。三是不少创业者的团队中出现了院士、科学家的加入。青年创业者有野心、有闯劲儿,但因为年轻,会缺乏经验,选择与有经验、有资源的人携手同行,才会走的更远。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创青春-中关村U30连续第六年推出年度优胜者榜单。六年来,创青春-中关村U30持续服务青年创新创业,累计吸引超过5000位青年创新创业者参与,并通过开展创业培训、拓展联系机制、对接优质资源、进行多维度宣传等多层次的后续支持服务,建立起创业青年与政府、社会及投资机构对接与交流的平台。文/本报记者 刘婧

本版文(除署名外)/本报记者 程婕

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统筹/余美英

(责任编辑:李显杰)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