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特别策划】将“触角”植根于土地

2021-09-24 《小康》杂志社
语音播报预计15分钟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刻,全社会忙碌的身影之中有一个最为特殊,那就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频道。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赵狄娜

【特别策划】将“触角”植根于土地

深入乡村在讲述中国乡村故事的过程中,农业农村节目中心的“触角”从未离开过土地。供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而“十四五”时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力期,也是农村全面小康后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转变的关键期。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刻,全社会忙碌的身影之中有一个最为特殊,那就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频道。

伴随着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CCTV-17开播了,成为首个面向“三农”的国家级全媒体平台。在“深入宣传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宣传农业农村农民在新时代的新气象新风貌”的使命之下,频道一直致力于讲好农村基层一线的生动故事,在全社会营造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如今两年的时间过去,《攻坚日记》《我的美丽乡村》《三农群英汇》《乡理乡亲》《乡土中国》《乡村人物振兴榜》……一系列节目不仅“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而且“沉甸甸、水灵灵”,农业农村节目中心整个团队始终深入乡村、摸爬滚打,在讲述中国乡村故事的过程中,他们的“触角”从未离开过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从土地里长出来的故事

在农业农村节目中心工作的两年时间里,薛建峰最深刻的体会就是“三农节目太不一样了”。作为社会交流部的牵头人,他从“没怎么下过地”变成了最了解三农领域的电视节目创作者之一,“从前我们看‘三农’,更多的是从传媒的角度去看,但实际情况非常复杂。”薛建峰坦言,“它不只是产业的问题,还包括了社会性的组织,包括了人;而三农节目要从中抽丝剥茧,体现出对政策的理解,对老百姓(603883,股吧)的理解……这其实挺难的。”

事实上,农业农村频道自诞生之日起就将“时代性、贴近性、服务性”刻在了骨子里,而“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定位也不仅是说说而已。比如《乡土中国》栏目,伴随着频道的开播就一直在探索自己的风格,栏目的定位是一档三农泛题材精品纪录片栏目。制片人许伟介绍,栏目致力于改变以往自采自编的生产方式,聚合全国优秀的、关注乡土题材的纪录片制作机构和创作力量,甚至是对乡村题材有感情的非专业创作者、普通农民,共建“一个田园生态圈”,共同打造一个有影响力的三农题材纪录片制作播出平台。许伟说:“之前为配合脱贫攻坚重大主题工作宣传,《乡土中国》栏目在5月进行特别编排,连续播出《阿土列尔日记》《走进大凉山》《黄河大合唱:脱贫攻坚》,努力做到了重大主题宣传更接地气,实现了‘叫好又叫座’。”其中《阿土列尔日记》是利用总台记者六年来50多次攀爬“悬崖村”的素材剪辑而成,节目播出后观众反响热烈,央视频点击量破100万;而之后播出的日本导演竹内亮的纪录片《走进大凉山》全网点击量破亿,两次登上微博热搜,并获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华春莹、汪文斌推荐;《黄河大合唱:脱贫攻坚》与黄河流域宁夏、陕西、山东等多地省台联合播出,形成了良好的矩阵宣传效果。

聚焦于帮扶农村的《乡理乡亲》,则是一档直接服务基层农民的民生求助类栏目,主要是为广大农民答疑解惑、解决困难,围绕医疗、法治、教育、环境治理等需要补上短板的关键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和帮助资源。2019年10月6日,节目首次播出,在制片人牛力看来,乡村中的“难题”其实数不胜数,比如农村土地纠纷、邻里矛盾、家庭内部赡养问题、遗产纠纷等等。这就需要栏目组针对每一个个体来把问题想细,“这样节目才有存在的必要和价值,我们才能真正去为农民服务。”不久前播出的一期节目,关于父子间赡养和财产纠纷的一个案例具有典型意义,“因为负责调解的法官是一位全国优秀基层法官,工作做得非常细致,看似无法化解的矛盾,在充分地了解和沟通之下得到了妥善解决。”牛力说,节目编导不仅仅是忠实记录了调解的全过程,“为了帮助村民解决困难,在这个法官接到求助信息后,我们千方百计联系到这位法官,最终促成了调解合作。最终的结局也比较圆满:父子间多年的矛盾化解了。”牛力表示,节目创作人员作为“桥梁”和“纽带”,一方面要在对接专业人士(如法官、医生)的过程中理解他们的专业术语,另一方面要在对接农民时把这些术语“翻译”成他们可以接受和听懂的“语言”,再讲深讲透,“这其实并不容易。农民有他们自己的一套想法,一些法律观念、健康理念的传递和输送,必须要依靠我们动脑来‘翻译’。”

为乡村振兴提供鲜活样本

现今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之下,农业农村节目中心的一系列栏目也因时而动,积极谋划乡村振兴主题的亮点节目。

《三农群英汇》持续关注在“三农”领域默默奉献、执着坚守、开拓进取的耕耘者、新农人,重点展现他们在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道路上,面对重重困难和挑战,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精彩故事。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出的全媒体节目《振兴路上》,则以还原乡村振兴的生动场景、观察乡村振兴的微观机理为大方向,用多角度纪实的方式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鲜活案例和研究样本。

而《乡土中国》则会在丰收季主题宣传季之时播出纪录片《瓜熟蒂落》,这部纪录片立足乡村振兴大背景,通过近两年时间对一个“西瓜村”蹲点跟拍,真实而又艺术地呈现了当地村民丰收的“甜蜜”。该片已获2020年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中国故事”优秀提案、“2021新鲜提案”黎里真实影像大会优秀提案。一部优秀的纪录片需要时间跨度的积累,尤其是农业题材的纪录片,摄制组拍摄历时两年,以西瓜的生长周期为轴线,反映各个阶段瓜农面临的困难,还在村子里租了房子,与瓜农同吃同住,两年后他们同当地村民结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帮助乡亲们干农活、带着生病的老人去西安的大医院、帮着接送在县城读书的孩子回家……许伟表示:“也因为走近乡村、扎根乡村,我们记录下了一个西瓜成熟的艰辛。因为了解乡亲、热爱乡亲,我们才能够让朴实的乡亲们忘记摄影机的存在,记录下这些瓜农‘甜蜜事业’背后的酸甜苦辣。”

《致富经》栏目负责人孙有浚则表示接下来主要从选题方向着手,力求扩大节目的影响力,有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的示范借鉴意义,“今年7月初,栏目推出10集水产系列节目《大地渔歌》,在立足栏目特色与基本定位的基础上,通过从吃鱼难到年年有鱼的巨大变化,反映在党的领导下,农业产业发生的巨大变革。我们就是想抓好有血有肉、生动可信的人物,避免说教逻辑,增加观众体验感。”

再宏大的主题也要从最小处着眼,真实的影像最能感动观众。只有对乡村强烈的热爱和情感,才能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全面地展现出来,才能将那些真正具有人性的、有价值的发展变化如此生动地记录下来。2021年8月2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首个乡村振兴观察点落地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五十镇班彦村,乡村振兴观察点项目正式启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召集人、副主任张国飞表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与班彦村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排头兵、先锋队、主力军,观察点既是总台农村农村节目中心宣传报道的采编实践基地,还是中心“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联络点,中心宣传报道人员将以之为依托,记录、参与、助推乡村振兴发展进程。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1年10月上旬刊

(责任编辑:李显杰)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