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敬畏感不是凭空产生的

2021-09-23 证券时报
语音播报预计7分钟

敬畏感不是凭空产生的

【缘木求鱼】

有一个认识格外错误,即“市场慎用重刑”。

木木

老鼠爱米仓,蟑螂喜厨房。米仓和厨房,都是食物富集之地,而且坛坛罐罐、犄角旮旯、孔洞缝隙甚多,老鼠、蟑螂钟情于此,算是一种生物本能。这种本能也未尝不是一种理性选择,食物易得,躲藏方便,谁不喜欢?

老鼠、蟑螂的理性选择,对人危害巨大(仅鼠害导致的贮粮损失,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就超过3500万吨,大致是1.2亿左右人口全年的口粮),自然招人痛恨,人因应起来的手段,几乎被逼到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综合而言,相对于发现老鼠、蟑螂之后的竭力灭杀,事前防范的效果要更好,成本更低、附加伤害也更小。

事前防范要点有三:其一,务必先把米仓、厨房打扫干净,门窗加固,使老鼠、蟑螂钻不进来;其二,日常巡视、清理也要制度化,并且常抓不懈,发现新漏洞,要及时堵塞;其三,对突破防线钻进来的老鼠和蟑螂,不能心慈手软,一定要追缉到底、剿灭干净,哪怕因此打破几个坛坛罐罐,也在所不惜,否则,就会有更多的老鼠、蟑螂有样学样。

天地间,道理相通。资本市场也是利益、财富聚积之地,当然也是“老鼠”、“蟑螂”觊觎之地,只要防范不力、巡查不力、打击不力,市场中就一定会钻进来“老鼠”和“蟑螂”;市场中的“老鼠”、“蟑螂”多了,财富损失之外,市场一定会被搞得乌烟瘴气,功能丧失、基础动摇、风险外溢。正因为危害巨大,防范、打击“老鼠”、“蟑螂”,就是一个追求健康的资本市场的本能要求。

要想资本市场不被“老鼠”、“蟑螂”祸害,恐怕也必须遵循上面提到的三个要点。鉴于资本市场显然要比米仓、厨房复杂得多,一方面,市场建设永远在路上,要根据市场内外的新环境、新条件、新情况,不断打磨、加固、甚至有针对性翻新,务使市场保持根底健康,有抵御侵害的能力和资本。

另一方面,对突破屏障钻进市场的所有“老鼠”、“蟑螂”,都要保持足够的打击力度,要做到一击必杀,还要能产生足够的警示、吓阻作用,这是维护市场健康,更是治病救人。尤其需要较真儿的是,即使没有看见“老鼠”和“蟑螂”真身,发现的只是“踪迹”甚或“可能”,也必须一追到底、狠抓落实——务必做到每个可疑点都要有交代。在这个问题上,最要不得的就是“和风细雨”、“挠痒痒”,否则,侥幸心必生,“老鼠”、“蟑螂”生生不息,对市场的祸害就没完没了。

毋庸讳言,最近一段时间,资本市场上涉嫌违规、违法的事情,接连曝光,数量显得有点儿多。这一方面说明,随着市场清扫持续深入、监管力度持续加大,违法违规者(包括想违法违规的)可存身之处越来越少,可上下其手的空间越来越狭窄,扫帚所到之处,宵小之辈更容易暴露在阳光下。另一方面,从涉嫌违法违规的各类操作看,手段似乎也没什么新长进,几乎还是原来的“三板斧”——“内幕信息”、“关联交易”、“操纵股价”割韭菜,这就警示市场,对违法违规行径的打击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要更及时、更有针对性、打击力度要加大。

在对违法违规行径打击力度的问题上,有一个认识格外错误,即“市场慎用重刑”。这种认识,无论在常识上还是逻辑上,都站不住脚,“老鼠”、“蟑螂”要偷吃,是本性,和颜悦色的劝说乃至无关痛痒的“打屁屁”,不但没用,反而有反向激励作用。其实,人世间的经验和逻辑,指向一贯明确,对一切害人、害市场的行径,没有霹雳手段,就显不出菩萨心肠。参与者对市场的敬畏感,从来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说教养成的,而是规矩下的产物。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

以上文章发表的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证券时报立场。

(责任编辑:李显杰)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