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大山深处有背篓

2021-09-20 中国能源报
语音播报预计7分钟

大山深处有背篓

大山深处有背篓

河北省迁西县81岁的老党员张万兴家门口前不久多了一块“重点服务户”的红标牌。这块标牌,是国网迁西县供电公司“钢铁之魂”共产党员服务队挂上的。每次进出看到它,老人都琢磨:“没想到我一个供销人竟成了供电人的服务重点,一下跨了行呀!”

“背货篓爬大山,一人辛苦万人甜”,曾在迁西县洒河桥供销社工作的张万兴是 “背篓精神”的亲历者,年轻时的他曾把背篓的故事讲了无数遍。

迁西县洒河桥公社(今洒河桥镇)地处长城脚下、滦河西岸,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7.5公里,山高水险、交通不便,进出村都是崎岖的山路,群众买难卖难。

洒河桥供销社当时有130名干部职工,担负着全公社18个大队、72个生产队、2500多户、11000多口人的生活生产资料供应和农副产品收购工作。上世纪60年代,为了改变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难题,洒河桥供销社走遍洒河桥,了解每个村的实际情况后,喊出了“背货篓爬大山,艰苦练人改造世界观。宁可麻烦千遍,不让百姓一事为难,再苦再累也心甘!”的口号。

当年,供销社职工赵海芹第一次背着装满货物的背篓翻山越岭来到白塔寨时,小山村一下沸腾了。乡亲们没想到,不用起早贪黑跋涉山道,就能在家门口的背篓里,买到油盐酱醋、烟酒茶糖。

背篓送货的经验很快在各公社推广,供销社成立了下乡工作队,队员们唱着背篓歌,翻山越岭走村串户,为农民送去生活用品、生产资料,收了农民家里的农副产品,送出大山。

在洒河桥地区,还有一些不背篓,却跟“背篓”走同一条道的人,也走进了千家万户。

“针卖根儿,线卖条儿,裁裤衩儿,卖裤腰儿。”当年在洒河桥电力站工作的韩殿密几句“口诀”脱口而出,这位70多岁的老电工对那段“背篓时光”记忆很深。

洒河桥地区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办电,第一关是埋杆架线,电力工人人拉肩扛抬拽背,起早贪黑午不休,就是要让乡亲们过上“电灯电话”的日子。施工时,大家住在老乡家,睡农家炕,和老乡吃一锅饭,点一盏灯,还帮老乡挑水扫院、收秋打柴。冬天山风呼啸,大家抱着冰冷的线杆,每回都冻僵;骑车抄表收费来回要走近100公里的山路,有个村要拐86道弯。可无论何时,只要乡亲们招呼,他们二话不说立马出发。“其实我们的电工兜和背篓是一样的,都装着责任。”韩殿密说。

供销人背上的背篓、电工肩上的帆布兜,虽为不同职业,却担着同样的责任,传承着同样的精神。

97岁的徐俊文曾是洒河桥供销社主任,84岁的孙继奎是他的助手,两位老人都是“背篓精神”的亲历者。巧的是,两人的孙辈都在供电公司工作。徐俊文的孙子徐长宏现在洒河桥供电所负责营销工作,孙继奎的外孙郭乃畅在供电公司运检部工作。

徐长宏到供电公司上班的第一天,爷爷就嘱咐他:“我对洒河有感情,那是我工作过的地方,你得把事干好喽!不管是供销还是供电,目标都是为人民服务!”郭乃畅一入职,姥爷就送给他一张黑白小照片,那是姥爷年轻时面带微笑卖花布的工作场景,鼓励外孙铭记“背篓精神”。

如今,在车道峪村,提起背篓,72岁的村民张国义赞不绝口:“那时候挣工分,不舍得请假去买东西,多亏了供销社的同志们。”他还清楚地记得赵海芹那时的样子,“谁家需要啥告诉她,下回准给带过来!”自己送给心上人的蓝格子袄、孝敬老丈人的好酒,都是赵海芹背着背篓送来的。“现在,供电人跟那时的‘背篓’一样,不管刮风下雨,总是随叫随到,啥时候都为我们着想!”张国义说,“老百姓(603883,股吧)心中有杆秤。”

(责任编辑:王治强)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