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非法代理投诉”如何长成银行业毒瘤?

2021-09-16 九卦金融圈 微信号
语音播报预计19分钟

“非法代理投诉”如何长成银行业毒瘤?

来源:  杨波(九卦金融圈专栏作家)

编辑:  郑斌

美编:  杨文华

“非法代理投诉”如何长成银行业毒瘤?

黑中介

过去,银行烦恼的是个别消费者在电话里一言不合就投诉,答复不合心意也投诉。

现在,银行面对的却是一个行业毒瘤:每天要处理批量化生成的诸多模板式投诉,以及各种真假难辨的材料。

黑色生意!

如果说,过去的银行投诉纠纷还只是偶发事件,主要问题出在双方的沟通不畅,那么现在银行的投诉纠纷就要复杂得多。在双方讨价还价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个幕后黑手,尤其在信用卡和消费信贷领域,近两年更有愈演愈烈之势。

这些所谓的投诉者,并非真实的银行用户,而是黑中介,他们或隐藏在城市商圈写字楼里,或在网上开店,名义上可能是一家“法律咨询”公司,实际上做的却是“非法代理投诉”的黑色生意。

其中的不少从业者,此前就是网贷公司等催收机构中的一员,现在则摇身一变为“非法代理投诉”的一员,由于其对催收流程非常熟悉,又了解金融法规,对于消费者有很强的诱导性和欺骗性。

近期,随着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业协会的一纸通告,也让这个行业毒瘤浮现在了水面,这也在提醒银行业人士:共同打击“非法代理投诉”刻不容缓。

“非法代理投诉”如何长成银行业毒瘤?

如何牟利?

9月10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在官网发布了《关于防范银行业金融领域“非法代理投诉”风险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曝光了以逃废债和非法盈利为目的“非法代理投诉”,并向金融机构和消费者提示风险。

公告中称:部分机构或个人假冒权威专家、专业律师等,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维权”,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证件、银行卡号、联系方式等重要敏感个人信息,并支付高额服务费,通过捏造事实,阻止消费者与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开展有效沟通,缠访闹诉等方式,进行虚假投诉,或者提供统一投诉模板唆使消费者无视合同约定,向监管部门进行恶意投诉举报。

事实上,无论是打着“法律服务”的招牌,还是“信用修复”的幌子,实际上都是“挂羊头卖狗肉”,本质上就是想诱导消费者加入“反催收联盟”,黑中介往往利用消费者急于修复不良信用、花小钱逃避债务的心理,获取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

在实践中,黑中介通过各种手段,包括多次售卖用户隐私信息、编造多种虚假材料、对工作人员口头威胁等手段,从中牟取暴利。

“非法代理投诉”如何长成银行业毒瘤?

揽客“有术”

不少媒体对此也多有报道:这些人在线上的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上宣传“逃避债务”,在线下则用“法律咨询”的幌子来招揽客户。

尤其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他们纷纷转向社交平台,或者是电商平台,以低价来诱导用户点击,然后骗取消费者的个人隐私信息,再进行多次贩卖来牟利。

为了夸大其词,他们不少以“晒战绩”的形式,发布各类“逃废债攻略”来博取眼球和信任,在社交媒体上以成功“逃废债”为荣,唆使消费者恶意逃避债务,甚至不惜伪造文书。

不同于几年前的“游兵散勇”,他们已经产业链化,并形成了一套所谓的“方法论”,包括线上线下闭环营销、上中下游分工配合、尝试多种变现手法,将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恶意投诉,变成了一门实打实的生意经,从业人员的背景也越来越专业,对于银行的运营极为熟悉。

“非法代理投诉”如何长成银行业毒瘤?

客户是谁?

“非法代理投诉”的生意之所以越做越大,也跟其客户群体不断扩大有直接关系,尤其是去年突发的疫情,导致不少银行客户的还贷能力降低,因此求助于这些非法中介。

其中又以信用卡和消费贷的黑中介客户群体规模最大,不少过去习惯于“以卡养卡”的信用卡用户,在银行不断加大对信用卡套现的打击之后,往往在看到社交媒体上的各种广告之后,就经不住诱惑,抱着侥幸心理,试图通过黑中介的投诉来解决问题。

从银保监会发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来看,涉及信用卡业务投诉总共为42315件,占据了投诉总量的一半以上,信用卡投诉频繁,也是不少商业银行极为头痛的问题。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银行逾期半年尚未偿还的信用卡逾期债务总额高达892.2亿元。如果考虑到逾期没有到半年的信用卡,那么这个金额肯定在千亿元以上。

此外,消费信贷是不少银行前几年重点发力的业务,但是不同于房贷,消费贷往往是通过消费场景的终端平台或企业来发放,虽然金额普遍不大,但是链条很长,银行很多时候并没有直接接触到客户,这也留下了不少隐患,尤其是容易滋生各种纠纷,比如消费者在还贷时表示自己是被“诱导借款”的。

无论是信用卡还是消费贷,其还贷情况都会跟消费者的个人信用直接挂钩,这又衍生出了这些非法中介的“信用修复”的业务。

从已经曝光出来的案例可以看到,他们或者通过口头威胁,比如向金融监管机构投诉银行“随意放贷”,或者直接伪造材料,比如家庭和工作情况,把投诉人包装成“弱势群体”,再通过这些造假的材料来符合相关的条件。

而现在被公安机关抓获的案例,大部分也是因为伪造文书等行为,但是如果只是口头威胁,或者就是反复证明其客户是被“诱导借款”,那么即使是银行报案,也不容易查处。

这也是为何这条产业链近几年不断壮大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是客户群体在扩大,另一方面是违法成本太低,导致从业人员规模不断壮大,并且公然在互联网上叫卖其服务。

“非法代理投诉”如何长成银行业毒瘤?

行业毒瘤

对于从事“非法代理投诉”的机构和个人,这是一个“无本万利”的买卖,但对于银行业而言,不仅“扰乱银行正常经营秩序,挤占消费者合理反映诉求的金融资源”,背后更隐藏着更大的风险。

“黑产”提款机

“背后隐藏虚假广告宣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无证照经营、黑恶势力恐吓威胁等违法犯罪活动。”正如银行业协会提示的这些风险,对于消费者而言,抱着侥幸心理试图“花小钱办大事”,不仅很可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更会让自己的个人隐私变成互联网“灰黑产”的“提款机”。

比如,有些“灰黑产”利用消费者的个人隐私资料,进行网贷套现等违法活动,这不仅让消费者背上巨额债务,还可能会面临司法制裁。

媒体就报道了一个经典案例:2021年1月,济南市历下区解放路派出所接到某行信用卡员工报警,客户张某涉嫌使用伪造文书处理不良征信。通过警方的调查,当事人由于信用卡有超过20笔的逾期记录,于是在2020年10月通过网络找到了潍坊的耿某,并转账16800元给耿某,希望消除逾期记录。而这个“订单”最后又辗转到了湖南的胡某那里,胡某帮助伪造有公安公章的材料,寄给当事人张某。

目前,犯罪嫌疑人胡某已因买卖、使用、伪造公文证明文件被逮捕。而当事人的个人信用无疑也会留下污点。

对于消费者而言,试图依靠“非法代理投诉”来减轻或逃避债务,或者异想天开地修复个人信用,无疑都是抱薪救火的行为,不仅于事无补,很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问题。

银行业协会也提醒:消费者应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轻信参与“非法代理投诉”,尤其应拒绝参与编造理由、伪造证据、提供虚假信息等非法行为。应通过正规渠道依法合理维权,直接向金融机构、监管部门、信访部门等公布的官方渠道反映诉求,或通过正规金融纠纷调解机构调解、法律诉讼等方式合法合理维权。

“非法代理投诉”如何长成银行业毒瘤?

银行在行动

事实上,对于确因疫情等客观原因无法如期偿还债务的银行用户,金融监管部门都有明确的规定,可以合法合理地延期债务,消费者并不需要借助于所谓的中介代理机构。

这也是提醒商业银行,应该通过公众号等社交平台多向公众解释,甚至可以将其打造成互联网产品,相信只要银行自身能够让用户获取到足够的信息,自然就压缩了这些黑中介的市场空间。

此前之所以银行对于“非法代理投诉”投鼠忌器,一大原因是过去几年信用卡和消费贷发放泛滥,导致银行自身对于投诉就颇为忌惮,加上消费者投诉量又被监管部门严格考核,这就加剧了银行的“鸵鸟效应”,很多时候宁可选择息事宁人,这无疑又助长了黑中介的气焰。

因此,要彻底解决这个行业毒瘤,银行应该联合起来共同面对这个问题,寻求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有银行业从业人士建议:一方面要积极寻求在法律法规上查漏补缺,对于“非法代理投诉”的行为进行明确的司法定义,从而做到有法可依,提高违法成本;另一方面,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全面强化欺诈风险防范与抵御能力,从被动防御变成主动防御,对欺诈事件进行分析取证与防控打击。

此外,加大金融知识宣传力度,帮助广大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也是防范黑中介的重中之重。

对此,银行业协会提醒:金融机构应畅通投诉渠道,积极运用多渠道、多元化手段,加强消费者宣传和普法教育,广泛宣传“非法代理投诉”危害陷阱及法律后果,提示消费者防范诈骗及个人信息泄露风险,保护好个人信息财产安全,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健康的金融消费理念。

今年以来,鉴于“非法代理投诉”猖獗的情况,辽宁、福建、湖南等多地已经展开了专项治理行动,并与“扫黑除恶”行动结合起来,深挖黑中介背后的罪恶之手,相信在金融机构和相关部门的联合打击之下,这个所谓生意势必将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九卦金融圈。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佳佳)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