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袁恩忠:老师是“种子” 落在哪里并不重要

2021-09-13 新京报
语音播报预计8分钟

袁恩忠:老师是“种子” 落在哪里并不重要

潘郎小学的耕读园(资料图片)。

在浙江安吉,有人称袁恩忠是“最年轻的老校长”。2009年开始担任村小校长时,他刚刚28岁,到如今,他确实在同龄的校长里,经验最多、当校长的年头儿最长。袁恩忠说,自己不敢说是“老校长”,却更像是一个学校的大家长。对待学生,他盼望孩子们健康、自立,勤劳积极;对待老师,他最希望这些同事们顺遂、进步、有所发展。孩子们一拨一拨地毕业,老师们也在一轮一轮地流动。过了不惑之年的袁恩忠一直还在村里。教师节那天,他对新京报记者感慨,无论毕业的学生还是离开的老师,其实都是种子,最终落在哪里其实并不重要,因为他们在乡村的经历,一定会在各自的生命和领域里生根发芽,影响更多的人。

“我更享受乡村的课堂”

从配套设施上来看,位于浙江湖州市安吉县的报福小学不太像一所人们刻板印象中的乡村小学。它的校舍整洁宽敞,操场的塑胶跑道和草皮永远显得簇新,这里不是寄宿制,除家长接送外,校车每天也会一个不落地将孩子们送回家。

“80后”的袁恩忠在安吉县的农村地区当了12年的校长,其中一半的时间在报福小学度过。与人们传统印象中的“校长”也不太相同,他当校长的时候是安吉最年轻的校长,只有28岁,除了处理日常管理工作,到现在也还是一名数学老师,他喜欢真正的课堂。

因为有公开课,袁恩忠不止一次接触过城里的学生,“比起我们在农村地区的孩子,他们的信息积累更多,校外和家长的教育资源丰富,而乡村的孩子呢?就更单纯一点,这也是我更享受乡村课堂的原因。”

在袁恩忠眼里,农村孩子接受教育的状态,更像是一张白纸。成长环境简单,在学习中孩子们先入为主的认知就少,“这可能让他们接近于孩子的天性和本性。当然,这不是说城里孩子提前接受培训或者自主学习不好,只不过乡村的孩子们,更接近、符合我们教师教学对象的理想状态,学习起点不一样,我们课堂的结构也不一样。”

“食育”教育与家国情怀

几年前,报福小学的孩子们多了一项《食育》课程,食堂外的300平米菜地,成了学校的生态种植园。

袁恩忠说,与食物有关的教育,是培养孩子学农重农与家国情怀的一个切入口。

学校的种植园,以及举办的“食育节”乃至与语数英课程的交互,都是食育教育的支撑,“我们想以此为孩子们普及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时,通过交换家庭拿手菜、家乡的特产,培养孩子们对于乡愁概念的认识。”

袁恩忠说,在课程后期,烧饭、缝衣服、钉纽扣也会成为食育教育的一部分,他知道将来孩子们不一定用得到这些技能,但劳动的意识、自立的能力,或许可以影响孩子们的一生。

安吉是国内的百强县,县域经济发达,报福小学所在的报福镇,民宿产业相当兴旺。

袁恩忠想象过,自己的学生中可能有少量的孩子会去大城市,就业于顶尖的单位与公司,也至少会有50%的孩子留在乡镇或县城,“所以我们就应该考虑到,10年、20年之后,他们能不能服务于我们的乡村建设,或者服务于我们整个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

袁恩忠说,这是学校“食育”教育的出发点,“培养孩子们的劳动意识、家乡概念和家国情怀,我们不想让孩子忘了根。即便他们未来不去乡村,不从事农业,但心里永远装着家乡的这片土地。”

孩子和老师都是“种子”

等孩子们长大之后,希望他们留下来还是走出去?袁恩忠告诉记者,在他心里这不是个非此即彼的问题,“我觉得这个不重要。”

什么才重要?“我希望他们首先要有健康的身心和体魄,自己有生活技能和独立意识,至于他们做什么工作,有什么样的特长,当厨师也好,农夫也好,白领蓝领也好,这些都不重要,我只希望我的孩子们是一个合格的人。”

接受过良好教育、拥有完整人格的孩子,长大后会改变一个家庭;在乡村历练过的教师,走出去后也有可能带动另一个学校。

袁恩忠说,孩子和老师都是一颗“种子”,他们落在哪里都是好的,对乡村的记忆,会让他们影响到更多的人。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责任编辑:李显杰)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