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秋粮探行 凭经验还是信试验?种粮老手遇上农大教授

2021-09-09 中国农网
语音播报预计5分钟

随着200多亩玉米颗粒归仓,奉光荣这回彻底服气了。

在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奉光荣种粮是号人物。他不仅种粮时间长,而且还在20多年前最早一批采购了联合收割机,可以说是四川粮食机械化作业的带头人。让这位种粮老手服气的是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的雍太文教授。雍教授科班出身,从博士阶段开始一直到现在,16年潜心研究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种粮老手遇上农大教授,会擦出什么火花?时间回到5个月前。奉光荣新流转了200多亩撂荒地,正愁不知道种啥?一次与区农技站陈才贵站长闲聊,得知四川农业大学有位雍教授研究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效果很好。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奉光荣动了心思,想要看看教授种地的法子跟咱农民有啥不一样。有了陈站长的牵线搭桥,很快,雍教授就带着团队来到了奉光荣的基地。

秋粮探行 凭经验还是信试验?种粮老手遇上农大教授

图为奉光荣(左)与雍太文(中)在田间合影。受访者提供。

两人一见面,雍教授就把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和盘托出:“2行玉米与3行大豆,玉米一定要密植,这样就能在不减少玉米株数的情况下,给大豆留出生长空间,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的目标。”

“每窝玉米间隔多少?”奉光荣追问道。

“15cm就够了。”雍教授答道。

“这么密,肯定影响玉米采光,背阴那面苞谷长不大的。”奉光荣一听直摇头,根据他的经验,45-50cm才是比较合适的窝距。

“你放心,绝对没问题,我们已经做了10多年的试验了。”这位有着庄稼人一样黝黑皮肤的大学教授回答得信心十足。

奉光荣心里还是有些打鼓,又担心玉米大豆套作在一起,机播机收有困难,差点就打了退堂鼓。没想到,雍教授团队早就考虑到了机械化作业环节,而且已经通过多年试验,研制出了配套的机播机收机具。

多番考虑,这位种粮老手决定把老经验先放在一边,严格按照雍教授的法子来,把今年新流转的200多亩撂荒地都种上了玉米大豆。

秋粮探行 凭经验还是信试验?种粮老手遇上农大教授

图为近期奉光荣将成熟的玉米收获后,大豆依然绿意盎然。预计10月初大豆成熟。

功夫不负有心人。8月初,地里的大豆已有5-6片复叶了,奉光荣开着雍教授团队研制的小型玉米收割机,灵巧的顺着玉米行来回穿梭。“第一年种的撂荒地,亩产近千斤干玉米籽粒,真是不赖。”看着硕大的玉米棒子,奉光荣高兴得合不拢嘴。

秋天是个不得闲的季节。再等一个月,奉光荣又得张罗着收地里的豆子了。从目前大豆结荚来看,毎亩可望收获约300斤大豆,增收上千元嘞!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艳玲

(责任编辑:和讯网站)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