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专业就是门槛

2021-09-09 证券时报
语音播报预计8分钟

专业就是门槛

【缘木求鱼】

改造之后的赛格广场大厦,还会不会在大风吹拂下摇摆娉娉袅袅的身姿,恐怕还需要等待一场大风的检验。

木木

刮大风的时候,身处高层建筑之中,随大楼一起摇摆的感受(无论是生理感受还是心理感受)恐怕不太好;哪怕身在其外呢,看见大楼弱柳扶风的样子,大约也很难舒服得起来。所以,当初深圳赛格广场大厦多次迎风“抖擞”,引起舆论震动,也是情有可原。

舆论之所以震动,一是大厦摇头晃脑的样子确实恐怖,观者的应激本能肯定要有所表现;二是绝大多数围观者都是非专业人士,面对一种专业现象,反应往往偏于夸张;三是大厦多次摇晃,多种解释随之出现,围观者对这些解释不认同、甚至不满。化解类似的舆论震动,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显然很有必要,但化解的路径大约也只有一条,即请专业人士解释、解决专业问题,这也几乎等同于对所有专业外人士的一次科普。

科普要想达成比较好的效果,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其中比较重要的,首先就是专业解释要耐心细致,尽量做到通俗易懂,其次,时间也很重要,专家的专业解释到底对不对,实践检验也需要时间的帮忙。当初,专家得出大厦摇晃是楼顶桅杆捣鬼的结论时,怀疑的声音确实也不少。“一句话”(简短、简单)结论,往往都显得居高临下、很武断,闻者有质疑、有“反抗”,也可以理解。随着更详细专业解读的出现,非专业的“反应”几乎就没有了。

专业解读中,详细数据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赛格广场大厦楼高292米,楼顶的桅杆高51.2米(相当于17层楼的高度),重236吨。如此高、如此重的一根“金箍棒”插在楼顶(按重量计甚至超过13根金箍棒的重量),大风吹啊吹,带动大楼晃啊晃,倒也可以理解。当初盖楼的时候,为什么要安插这么一根“金箍棒”,虽然后来也有专业人士给出过看似专业的解释,但实践专破“本本”,实践检验之下,当初专家的专业计算和算计,显然站不住脚。

就此而言,专业显然也是有局限性的。赛格广场大厦1996年动工兴建,当年的专业人士对“金箍棒”作用的认识,显然就比2008年开工的上海中心大厦的设计者,有不小的专业差距。当然,这也用不着大惊小怪,毕竟,对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而言,14年的时间已足够漫长,一头一尾间的差距,也足够大。专业人士搬掉这根“金箍棒”,重新设计、安装一个“金钟罩”,既是对现实问题的专业解决,也是对专业差距的现实补救。

如此看来,专业就是一道极实在的门槛,面对这道门槛,槛内、槛外者的反应显然存在差距。当然,有些曾经看似极实在的门槛,随着时间、环境、条件的改变,也在发生变化。这就给所有专业人士都提出了非常现实的要求,即只有端正专业态度,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坚守专业之道,才能保持住“槛内人”的可贵身份,也才有能力帮助非专业人士翻越这道或高或低、或薄或厚的门槛。

改造之后的赛格广场大厦,还会不会在大风吹拂下摇摆娉娉袅袅的身姿,恐怕还需要等待一场大风的检验。其实,等待时间和实践检验的“赛格广场大厦”还有很多,这些“大厦”稳不稳、结实不结实,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设计、建造它们的专业人士,专业技能是否足够过硬,专业态度是否足够认真。

毋庸讳言,在证券市场上,也有许多专业人士在构建自己的“大厦”。在这个过程中,“大厦”会不会出问题,也取决于构建者的专业态度和专业技术。前些日子,有市场外专家对市场内某著名专业人士构建出的“大厦”,发出了强烈质疑,这无疑就是一场“大风”。市场中所有类似的“大厦”,是否坚固、是否存在问题,除了要经常性地接受这类“大风”的检验外,还要接受许多考验(比如市场或大或小的震动)。这对所有构建者而言,都是一个挑战。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

以上文章发表的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证券时报立场。

(责任编辑:王治强)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