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当前“碳价”远低于碳减排成本 应进一步丰富交易品种

2021-08-16 证券时报
语音播报预计6分钟

当前“碳价”远低于碳减排成本 应进一步丰富交易品种

证券时报记者 张淑贤

全国碳市场合理价格是多少?是否应推出碳税?我国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市场空间有多大?针对这些话题,证券时报记者近日专访了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志青。 碳税可为碳市场确定基准价

证券时报记者:全国碳市场合理价格应以什么为参照?

李志青:全国碳市场价格最终会回归碳减排的社会成本。碳减排成本的测算,学界争议很大,碳减排成本包含很多因素,不同区域碳减排成本不同、不同行业的碳减排成本又不同。但总体测算下来,全国碳市场50元/吨的价格远低于碳减排成本。

目前的全国碳市场价格,对企业成本而言可忽略不计。观察企业在节能环保方面的投入,就会发现两者之间不对等,因此目前我国不是完全依赖碳市场推动碳减排,还有很多行政手段。

证券时报记者:如果推出碳税,是否会影响碳市场价格?

李志青:碳税可为全国碳市场确定基准价,碳税是排1吨碳要缴多少税,计算基础也是减排成本,碳排放的社会成本是上限,减排成本则是下限,碳价在中间较合理,如征收碳税,碳市场价格可以碳税作为基准。

目前二氧化碳没有纳入环境保护税,如果要征收碳税,要么修改上位法环境保护法,新增税种;要么修改环境保护税,将二氧化碳增加到应税污染物中。

财政部正牵头起草《关于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拟充实完善一系列财税支持政策,构建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相比碳税,该财政政策更多指的是碳排放权交易是否需征税、与碳相关的投入是否可抵税等,这些目前还没有明确。

应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证券时报记者:应如何提高全国碳市场的有效性?

李志青: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流动性不足,市场没有积极性,未来应在让全国碳市场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上下功夫,同时积极发挥绿色金融功能。这需要定价合理,价格反映成本,市场交易行为反映真实供需关系。

目前,全国碳市场仅是现货交易,受限于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价格发现功能很难实现。未来,我国碳市场交易品种要进一步丰富,打造多层次碳市场,加强碳市场的金融属性。

在远期等衍生品推出后,就会知道供给和需求在哪里,再加上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强制性的披露机制)、交易规则的完善、监管功能完善等,就能进一步提高全国碳市场的有效性,让市场真正发挥资源配置作用。

证券时报记者:我国CCER市场空间有多大?

李志青:CCER备案申请2017年起已暂停,目前交易的是存量项目。很多地方都在制定碳汇行动方案,但最终能有多少被认定为CCER项目,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证券时报记者:光伏等项目CCER前景如何?

李志青:光伏、风电、垃圾发电等为了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而开展的项目,更易获得CCER项目认证。CCER市场空间在于新能源的使用以及工业负碳技术(目前处于实验室试验阶段)的发展。

碳排放配额(CEA)市场参与者都是巨无霸,中小企业、园区和个人等都没能加入进来。未来,应鼓励中小企业和个人等主体参与CCER交易,目前我们已在研究个人碳账户及其与CCER市场的对接问题,未来,不排除个人节省下来的碳汇也可进入CCER市场交易,每个人节碳的行为都可转化为非常小的碳收益。

(责任编辑:董云龙)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